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百家争鸣 教案.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百家争鸣 教案.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百家争鸣 教案.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百家争鸣 教案.doc_第4页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2课 百家争鸣 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第1课相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与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制作名片、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教法与学法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探讨案例,从互动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本课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与现实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提问成武文亭山名称的来历,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传说春秋时,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与 “ 三冉 ” (冉雍、冉耕、冉求)曾会文于成武文亭山,后人于土丘上建亭纪念,名 “ 会文亭 ” ,这土丘便称为文亭山了。反映了思想文化的繁荣。讲授新课:学习过程一:自我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战乱时期,为何在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自由和活跃的局面? 1、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面临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带来思想的大解放,2、物质基础: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起;3、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4、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环境;5、文化条件: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士人阶层壮大、活跃。6、科技条件:自然科学领域成就突出,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思想素材。 学习过程二:【角色扮演】归纳:由于当时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势力,强化君主权力;兼并战争又使百姓承担了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严刑峻法压制反抗,是适应当时的社会形势需要的,固然受青睐。而儒、道、墨主张保守与温和、故而当时不被重视。学习过程三:自主学习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填写下表百家争鸣表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内容代表阶级能否被统治者重用?重用或不重用原因儒家孟子仁政、重民;人性本善;舍生取义新兴地主阶级当时不能,西汉武帝以后能逐渐成为统治思想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局面。当时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儒家 “仁”“德”的思想不可能被统治者所接受,因而遭到冷落。荀子“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王霸兼用,但以王道为墨家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尚力”、“节用”、“节葬”小生产者在中国封建时代永远没有成为统治思想小生产者在当时是一个受剥削和受压迫的阶级,他们的思想只是反应了他们对美好社会的一种幻想。与统治者的统治需要正好相反,不会成为统治思想。道家庄子“无为”、“齐物”“逍遥”、人和天“不相胜”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法家韩非新兴地主阶级不但当时能,特别是在汉武帝之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兵家孙膑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年代,要想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重用兵家。试试牛刀某中学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角度表达他对诸子思想的理解:甲: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讲究衣服的穿着实在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未尝不好。丁:穿衣服由上面规定,大家穿一样的衣服不就好了吗?请同学们运用所学判断他们分别属于哪一派别的思想。(提问)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理解百家主张1. 儒家思想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手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为天子而为诸侯,得手诸侯而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材料三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荀子王制(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4)三段材料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2.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也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请思考: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战国以后,为什么不再受人们重视?3.法家思想“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总结:诸子百家思想的特点?儒家软绵绵、道家懒洋洋、法家恶狠狠、兵家杀腾腾、墨家很想美洋洋学习过程四:【应用学习】案例1: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人因赋税繁重,生活困难,偷盗别人的钱财。案例2:某学生不孝敬父母,不接受学校教育,甚至顶撞辱骂父母和老师。学生分成儒家思想教育组、道家无为而治组、墨家爱心感化组、法家严格执法组4个小组,分角色模拟诸家代表,面对上面展示的古今两个案例,通过讨论,各家(组)代表对其作出评价及处理办法,应充分体现“本学派”思想主张,最后做出点评。学习过程五:自我探究:下面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对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流派作的评价,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你认为百家争鸣有何影响?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1、“百家争鸣”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后世思想文化的基础,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因而,百家争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断作用。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百家争鸣的因果及各派的思想主张。现在我们来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