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习目标1、通过对农业起源、生产工具、经营方式的学习,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2、通过文本阅读、史料解析,掌握小农经济的特点及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构建基础(a)1、阅读课本,了解本课经济概念:精耕细作、农业经济、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等。(b)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有哪些?二、合作探究能力提升(b)1、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及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2)商周时期:(3)春秋战国时期:(4)西汉时期:(5)唐代:(c)2、史实解析材料一 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 广东新语材料二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战国)管子海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耕作方式?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耕作方式?说明了什么?(b)3、列举中国古代重要水利设施。(b)4、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转变的原因。(c)5、据课本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及评价。三、疑难指导思维拓展(一)重点解析:小农经济的特点和评价:特点:(1)自给自足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耕农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2)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3)封闭性:男耕女织,相互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4)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和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及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5)脆弱性:规模小,条件简陋,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评价:(1)进步性生活稳定,生产积极性较高,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前提,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2)局限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成为近代以来束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2、误区警示 “自给自足”并非富足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下农民生活非常艰难。 第1课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定时练一、选择题:(a)1、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c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a)2、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人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巢,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 )a春秋战国 b西汉c东汉 d隋唐(b)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c灵渠 d坎儿井(b)4、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国家分裂的影响c社会人口的增加 d铁器、牛耕的出现(b)5、“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唱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这就是 ( )a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b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c农民的手工产品只供自己使用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c)6、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 )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b)7、西欧粮食的收获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罗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发达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 (c)8、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写了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的影响b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c中国人耕读传统习惯的影响d小农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二、主观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淮南子主术训材料二 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修的芍陂,灌溉面积一万多顷;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修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工郑国在秦泾渭水系修的郑国渠,灌溉面积达四万顷,使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材料三 “徐州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什么进步?有什么作用?(4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6分)(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3分)第1课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定时练答案1、d 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是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2、d 从材料中“辕有越,加箭”“评”“椠”等可知这是唐代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3、a 从材料中的“旱时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和“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可知这是位于四川的都江堰。4、d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铁器、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使个体农耕成为可能,d项正确。5、a 从材料中的唱词可知,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场景,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的特点,a项正确;b、c、d三项都与材料信息不符。6、c 图片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的变革,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够全面。7、b 从材料信息可知,在古代中国的粮食亩产量要远高于西方,其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b项正确;a、c两项不够全面;d项不是原因。8、d 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根本原因”。材料反映了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忠孝”,要做的事是读书和种地。这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的,d项是根本原因;a、b、c三项都只是某一方面的影响,不是根本原因。二、(1)对牛的控制,反映了当时牛耕的出现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309T 59-2025 肉鸡 鸡舍建设
- 备战2026年高考英语考试易错题(新高考)消灭易错08 名词(解析版)(3大题组)
- 企业函数测试题目及答案
- 统考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疗愈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仓储管理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招商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告文案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药师西药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摄影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抖音SEO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可复制的沟通力课件
- 2025年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
- 文书模板- 医院诊所门诊基本情况说明
- 医院行政管理岗位招聘笔试题和参考答案6套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等4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反家暴法宣传课件
- 超声检查须知及注意事项
- 继电保护试验培训课件
- 2025年初中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香料调味培训课件图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