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1: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选修1: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选修1: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基础达标1.从西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封建王权的强化b.土地数量的减少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答案c解析a项封建王权强化是在秦始皇时期;b项土地数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d项本身错误,因为材料所叙并非上层建筑,故选c。2.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可知,商鞅变法严禁私自移动田界,这就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所有权,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本题选d。3.(2016湖北重点中学高二检测)如图为商鞅变法时制造的“商鞅铜方升”,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由此统一度量衡。此举重大的意义不包括()a.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影响c.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答案a解析材料中“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未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统一度量衡从而防止了地方赋税缴纳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故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2016吉林高二期中)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和奴隶,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a.世袭b.多生产粮食布帛c.经营工商d.取得军功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考查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度奖励军功,根据军功的大小来授予不同级别的官职,所以他最合法的途径只能是d选项。5.(2016长沙高二期中)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移风易俗b.富国强兵c.推行县制,国君掌握任免权d.重农抑商答案c解析抓住题干要求“加强了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县制,其长官由君主任免,向君主负责,这就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6.(2016兰州高二期中)“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主要是因为()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贵族的势力被铲除c.取信于民d.改革成效显著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秦卒行其法”可知,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成效,秦国大力推行。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不能成为主要原因,排除;b项表述本身不符合史实,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d项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d。能力提升7.(2016邯郸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梭伦诗作里有这样的篇章: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应当抑制你们傲慢的情怀,使它谦逊,不要以为要什么有什么,我们绝不会永远服从。为此,梭伦在雅典公民中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以分享政治权利的民主改革。材料二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分为二十等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以致“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所谓“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在改革中对雅典贵族的政治态度。分析他在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对贵族政治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改革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3)简述上述材料的这些改革给我们的启示。答案(1)态度;限制(抑制)贵族的政治特权。意义:打破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措施:商鞅变法废除(剥夺)贵族特权。积极影响:打破贵族对国家的世袭特权,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提升了新兴地主(军功地主)的政治地位,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3)启示:改革是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要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解析第(1)问“态度”依据“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等信息分析作答;“意义”结合“分享政治权利的民主改革”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作答;第(2)问“措施”依据“废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