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1:第7课 忽必烈改制 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选修1:第7课 忽必烈改制 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选修1:第7课 忽必烈改制 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忽必烈改制 基础达标1.(2016淄博高二检测)蒙古贵族南下时曾“占良田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孳畜”,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两者的本质差异是()a.北方与南方的差异b.畜牧业与农业的差异c.落后与先进的差异d.蒙古族与汉族的差异答案c解析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本质差异”。游牧与农耕是形式上的差异,其反映的本质是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差异。2.下图是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他继承汗位,建年号“中统”,这一年号体现了忽必烈()a.称雄四方的野心 b.问鼎中原的决心c.对汉文化的仰慕 d.游牧民族的胸怀答案c解析“中统”意在强调新政权位居中朝正统、天下一家的地位,也表明他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的决心。3.下列对“汉法”与“旧俗”斗争结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先进文化必将战胜落后的文化b.社会进步是在不断斗争中前进的c.“汉法”与“旧俗”的性质相同d.落后的民族必将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答案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汉法”的先进性和“旧俗”的落后性的认识。“汉法”是封建文化,而“旧俗”指的是蒙古族野蛮落后的习俗,其性质不同。4.忽必烈确立了“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即汗位前后他的主要措施有()保护临安等城市,使之不毁于战火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大批奴隶粉碎顽固派的挑战坚持重用汉官、改行汉法a. b.c. d.答案a解析可结合改制背景“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内容来理解,而改革旧俗必然面临顽固派的阻挠,所以要推行变法,必须粉碎他们的挑战。5.忽必烈改制实质是汉化、封建化,在其改制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任用汉人 b.设中书省c.农桑立国 d.设行省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解题关键是要明确改制前的社会生产方式及汉化、封建化的根本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封建化。6.忽必烈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一诏令的重要意义在于()a.确立了农桑立国的方针b.实现了蒙古的汉化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快了文明的交流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反映了元朝统治者确立了农桑立国的方针。能力提升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这些蛮族征服者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夷平各城市,将新臣民并入传统的蒙古部落社会。但不久便有人向他们提出劝告,说这是不可能的,还有更有利的选择。既然你们已征服天下,赢得四海所有财富,你们自然可以获得所想要的一切,但是,你们还未将到手的一切组织起来。你们应该向土地和商人征税你们怎么说中国人对你们没有用呢?蒙古人听取了这一劝告,建立了与前中国统治者所建立的基本相同的行政机构。同时,他们还能保持自身的特点,因为游牧生活的经历使他们在语言、习惯和法律方面与其臣民相分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中所说的“更有利的选择”实质上指的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是怎样实践“更有利的选择”的?答案(1)实质是指学习汉族先进的制度。(2)实践:首先,仿照汉制,建年号“中统”,采用中原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制定朝仪,采纳中原的礼仪制度。其次,按照中原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央建立中书省执掌政事,设枢密院,主管军务,设御史台,掌管对百官的纠察;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上隶属中书省,下辖路府州县。第三,实行劝课农桑政策,在中央设大司农司,专管农田水利,使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第四,承认和提倡以儒学为主体的汉族传统文化,设立国子学,用汉文化教育子弟。解析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