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丘古代名称及地理区划的演变商丘,简称商,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商丘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沿海,西扼中原,北接齐鲁,南襟江淮,素有豫东门户之称,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衔接处。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古代商丘的厚重历史文化更增添了这座城市的魄力。商丘拥有五千余年的建城史,一千五百年的建都史,为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在古代,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称在不同的时期或是同一朝代也不尽相同,先后称为亳、商、商丘、宋国、梁国、睢阳、宋州、宋城、应天府、南京、归德府等。到了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始置商丘县,自此,商丘一名沿用至今。一、“商丘”一名的由来商丘因其历史文化悠久,所以导致了现在人们对“商丘”这一名称的由来莫衷一是。在众多的观点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商”字甲骨文的意思是子姓生活在冈上就是“商”。上古时,商丘一带地势并不象现在这么平坦,有一座座土丘。人们为了防止洪水猛兽的侵袭,多生活在丘上。所以,商部落所居住的高地,就被称为“商丘”。第二种说法:商丘的“商”字,源于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地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商丘因此被誉为“三商之源”。商丘的“丘”字,即商朝都城的遗址,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商之都”。 王国维在观堂林集说商中云:“商之国号,本于地名。始以地名为国号,继以为有天下之号。其后虽不常厥居,而王都所在,仍称大邑商。”因此,商丘的商有三重含义:一是指商部族的“商”;二是指商人商业的“商”;三是指商朝的“商”。第三种说法:“商丘”来源于阏伯,阏伯为帝喾高辛氏之子,相传为帝喾后妃简狄吞燕卵而生。古时的“丘”字有两个含义:一是居住地,一个指坟墓。阏伯不仅在台上居住观星纪时,而且死后又葬在这里。又由于阏伯的封号为“商”,所以,后人称此台为“商丘”。唐代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阏伯台就是商丘。即今天商丘市的由来。“商”字作为地名出现,最早的时间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在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已经有“商”、“中商”、“大邑商”、“丘商”的记载,而第一次将“商”、“丘” 两字联系在一起的,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记载,来自春秋时期的左传。春秋左传昭公元年载:“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这些记载和传说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同样反映出了商丘悠久的历史。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商丘的名称也几经更改,直到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置商丘县,商丘一名才自此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二、古代商丘名称及地理区划的演变 商丘古代名称的演变经历了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并且商丘这一名称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称,甚至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商丘的名称也不尽相同。商丘的地理区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古代商丘的名称及地理区划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时期:(一)先秦时期商丘传为上古帝王之都,帝颛顼曾建都于商丘。据晋书地理上载:“颛顼始自穷桑(今曲阜北),而徙邑商丘”。黄帝的曾孙姬初居高辛(今睢阳区高辛集),后代颛顼为天子,都亳,亳的地望在商丘。诗经商颂长发载:“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帝喾之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诗经商颂玄鸟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也有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都南亳(今商丘)。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诗商颂:“武王伐纣,以陶唐氏火正阏伯之墟,封纣兄微子启为宋公。”左传载:“昔陶唐氏火正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是始封商也。正义括地志载:“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钱林书先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城邑及疆域考里曾考证:春秋末年,宋景公三十年(前487年),曾灭了北边的曹国,使宋国疆土有今河南开封、通许、扶沟以东;河南鹿邑、安徽宿州市以北;江苏邳州市、山东鱼台县以西;北边超过今山东定陶,并一度到达河南濮阳境。战国时宋国改称商丘为睢阳,后因受韩、魏等国的进逼,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周赫王二十九年(前286)齐、楚、魏灭宋而三分宋地,商丘属魏。 (二)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时,称睢阳,并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睢阳县,属砀郡,因其位于睢水北岸而得名,此后,睢阳之名一直延续至隋朝。领21 县:睢阳、蒙县、虞县、栗县、砀县、芒县、酂县、谯县、甾县、襄邑、外黄、陈留、雍丘、开封、大梁、济阳、下邑、单父、昌邑、东缗、爰戚。地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宁陵、睢县、民权、夏邑、虞城、永城,开封市及兰考、通许;安徽亳县、砀山县;山东省单县、巨野、嘉祥、曹县。此外,今天属于商丘的柘城在当时隶属于陈郡(今淮阳)。西汉王朝建立后,在承袭秦朝制度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先后分封异姓王、同姓王,形成了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局面。汉书地理志载:“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是也,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墟也。”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为梁国,属豫州。西汉梁国先后有彭越之梁国、刘恢之梁国、刘揖之梁国和刘武之梁国。梁国初封之人为彭越,都城在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刘恢时的梁国地域变化不大。文帝二年(前178年)汉文帝刘恒封自己的儿子刘揖为梁王,是为梁怀王,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直至西汉末年国除未曾徙都。前168年刘揖逝世,却无子嗣,汉文帝改封另一儿子刘武为梁王。刘武嫌大梁(今开封西北)地势低洼潮湿,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据后汉书地理志记载,梁国下辖九城:睢阳、蒙县、宁陵、鄢县、谷熟、虞县、下邑、砀县、薄县。梁国在刘武统治时期最为强大,拥有40多个大县,其疆域南起新郪(今安徽太和北),北至古黄河与赵国为邻,西到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东与泰山郡、鲁国接壤,辖地相当于今商丘市及安徽省北部一带。梁孝王之母窦太后对刘武本来就非常疼爱,让其王40余城,居天下膏腴之地,拥财巨万。史记梁孝王世家载:“于是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公元8年,王莽篡夺汉政权,废掉梁国。三国时期,商丘隶属于魏,亦称梁国。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将梁国改为梁郡。辖有睢阳、宁陵、鄢县、孟县、虞县、下邑、砀县7县,地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宁陵、柘城东北、虞城、夏邑城北,安徽砀山,山东曹县南。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时仍为梁郡。北魏为梁郡,属南兖州。晋书地理志载:梁国,汉置,下辖睢阳、蒙县、虞县、下邑、宁陵、谷熟、陈县、项县、长平、阳夏、武平、苦县十二县。地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南商丘、宁陵、柘城、虞城、夏邑城北,周口太康、鹿邑、淮阳、郸城、沈丘;山东曹县南;安徽砀山。南朝宋、齐为南梁郡,属南徐州。南朝宋以后,商丘先后为北朝魏、东魏、北齐所有。领县二:襄邑、淮阳。(三)隋唐五代宋时期隋唐时期,商丘地区地位上升,曾置州或郡,治所睢阳城被改名为宋城,州、县同城。隋书地理志载:梁郡,开皇十六年置宋州。宋城,旧曰睢阳,置梁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又置郡。隋开皇初梁郡废,十六年(596)置宋州,大业三年(607)复置梁郡,统十三县,即宋城、雍丘、襄邑、宁陵、虞城、谷熟、陈留、夏邑、考城、楚丘、砀山、圉城、柘城。地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宁陵、柘城北半部、睢县、民权、虞城、夏邑,开封东、杞县、兰考;安徽砀山;山东曹县南。唐朝,“宋州,隋之梁郡。旧唐书地理志载: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又改为宋州,领宋城、宁陵、柘城、谷熟、下邑、砀山、虞城七县。其年,以虞城属东虞州。五年,废东虞州,仍以虞城来属。贞观元年,废杞州,以襄邑县来属。永淳元年,又置柘城县。新唐书地理志载:“天宝元年改宋州为睢阳郡,属河南道。乾元元年复为宋州。下辖十县:宋城、襄邑、宁陵、虞城、砀山、下邑、谷熟、单父、楚丘、柘城。”地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宁陵、柘城、睢县、虞城、夏邑;安徽砀山;山东曹县、单县。旧五代史地理志载:“五代梁开平三年二月割隶汴州,移宣武军于宋州。二年,却隶宋州。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改宣武军为归德军。后晋天福三年十月,复割隶开封府”。五代周时仍为宣武军。北宋建立以后,由于商丘是赵匡胤发迹之地,宋人以之为帝业肇基之地,所以商丘的地位开始上升。宋史地理志载:北宋初复置宋州,县城仍称宋城。景德三年升宋州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应天府始为京东东路路治,后为京东西路路治),大中祥符七年诏升为南京,为北宋陪都。熙宁七年分属西路。下辖六县:宁陵、楚丘、宋城、谷熟、下邑、虞城。地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宁陵、柘城、睢县、虞城、夏邑;山东曹县。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改应天府为南京,商丘为南宋开国都城。(四)金、元时期宋以后,商丘的地位下降。金朝时期商丘的行政区划沿承北宋时期,但是分别改称应天府为归德府、改拱州为睢州、改宋城为睢阳,而且辖地变化也不大,只是睢州增加了考城。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改南京(应天府)为归德府, 属南京路,归德府之名始立。金史地理志载:“金朝初,置宣武军,县六:睢阳、宁陵、下邑、虞城、谷熟、楚丘。”地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宁陵、柘城、睢县、虞城、夏邑;山东曹县。承安五年(1200年)改宋城为睢阳。元史地理志载:“元朝至元八年,令归德自为一府,属河南布政使司,割亳、徐、邳、宿四州隶之。睢州下领四县:襄邑、考城、仪封、柘城。”地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宁陵、虞城南、夏邑、永城,周口鹿邑、郸城;安徽濉溪、萧县、亳州、宿县、灵壁、固镇;江苏徐州、邳县、宿迁、睢宁。(五)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商丘的地位时升时降,政治上的地位明显不如宋朝时期。明朝“归德府,元直隶河南江北行省。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五月降府为州,属开封府。明史地理志载:“嘉靖二十四年,升州为府,置商丘县。领州一:睢州,县八:商丘、宁陵、鹿邑、夏邑、永城、虞城、考城、柘城。”地域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全市,周口鹿邑、郸城。清沿明制,仍为归德府,属河南省,领州一、县八:商丘、宁陵、鹿邑、夏邑、永城、虞城、考城、柘城。与明归德府相比商丘的地域变化在西北:考城。清史稿地理志载:“府西北百二十里。乾隆四十九年,改隶卫辉府,光绪元年复。”明清时期的归德府即现在的商丘古城,始建于明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电设施改造升级承包服务合同
- 地铁隧道施工进度款支付合同
- 上市公司员工购车补贴与股权激励结合合同
-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投资合作与分红协议
- 建筑工程退款及合同履行协议范本
- 城市建设研学合同书:城市规划与发展趋势研究
- 历史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维修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俄语专业四级试题及答案
- 英语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辅警笔试题库行测及答案指导
- 运维7×24小时服务保障方案
- 单招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2025年建筑行业员工劳动合同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解读课件
- 继电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职工干部禁毒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
- 供销社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