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下8.《李广射虎》教学设计及预习设计.doc_第1页
三语下8.《李广射虎》教学设计及预习设计.doc_第2页
三语下8.《李广射虎》教学设计及预习设计.doc_第3页
三语下8.《李广射虎》教学设计及预习设计.doc_第4页
三语下8.《李广射虎》教学设计及预习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李 广 射 虎 1、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 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2、 教学重、难点: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大意,进一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借助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3、 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5、 教学课时:2课时6、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1、板书课题。2、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适当指导书写: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一类生字包括“唐、卢、组、期、逻、惕、搭、猎、呆、扎”等10个词语。先读准字音,每人都读,力求大部分同学过关(个别同学实在无法认知),需要在字音方面引起注意的字有“惕(声母为t)、扎(第一声)”;认清字形:“卢”的字头是一竖一横再加尸字,与“户”区分;“逻”字,巡逻时需要不住走动,一边走一边看,故而用“走之底”;“惕”是心怀戒惧的意思,是人的心理活动,因此是竖心旁。最后,将每个生字组成两个词语(尽量找寻简单的字与之组词,组成相对简单的词语):唐代、唐朝,卢布、卢沟桥,组成、组长,星期、长期,巡逻、逻辑,警惕(只组一个,其他皆是生僻词),搭建、搭话,猎人、打猎,惊呆、发呆,扎进、扎实。“警” 观察三个部分的变化,仿写。 “巡”、“逻”该怎样写?仿写。 “棱” 注意笔顺, 左部“木”窄、矮,右部撇捺舒展。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出示词语: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 (1)正确读词,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2)了解这些词语主要用来描写什么的?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练习说话。 3.检查朗读课文。 (1)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重点检查指导。 齐读比较生疏的字;理解比较难懂的几个词。方法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3)再次自由练读。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简单交流读书收获: 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3、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 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 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4、 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四)学习一、 二自然段1 细读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 (2) 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 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 指名读塞下曲。 (5) 齐读塞下曲。 2 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 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 他是怎样的将军? (3) 齐读第2自然段。 (五) 出示生字,指导书写1、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并交流。2、认清字形:“卢”的字头是一竖一横再加尸字,与“户”区分;“逻”字,巡逻时需要不住走动,一边走一边看,故而用“走之底”;“惕”是心怀戒惧的意思,是人的心理活动,因此是竖心旁。 3、练习,教师巡视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回顾1、回顾词语出示:卢纶 塞下曲 飞将军 神勇无比朦胧 疾 风 警 惕 拈弓搭箭“嗖”的一声 白羽箭 拔不出来2、回顾古诗诵读,个别背诵。(简要点评第一节课学习效果)二、文本细读,解读李广1、细读第三、四自然段同学们,阅读了课文,我们知道神勇无比(相机板书:神勇无比)的李广并没有射中老虎,而是石头(相机板书:巨石)。多大的石头叫巨石?(板书将“石”放到巨大。)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李广是近视眼?让我们一起随着李广的巡逻队走进那个月色朦胧的夜晚,走进常有猛虎出没的松林。(1)细读第三自然段李广为什么把石头当作老虎?(夜晚、风声、常有老虎出没)相机板书:“朦胧、疾风、常有”三个词。借助三个词体味环境及环境描写的妙处你有过深夜行走的经历吗?当你行走在朦胧、幽暗的树林里,四周一片寂静,突然,一阵疾风吹来,“沙沙”的声音撞入你的耳朵。这时候,你的心跳怎样?为什么?(恐惧充满了我们的内心)你能读得让人害怕吗?朗读指导。此时,李广害怕了吗?从哪一个词语感受到李广的内心?“警惕、搜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何等的勇气!怎么读?指读。李广的警惕和搜寻让他很快发现了目标,并且射中了目标。计算过吗,从发现目标到射中目标,李广用了多长时间?(极短的时间)可见李广的反应之快!能读出李广的快速吗?指导朗读。提升:李广射中了吗?李广是什么时候知道射中的?随从呢?我们什么时候知道的?(李广应在当时就已知道,我上次失手不可能,自出娘胎就没有失手过!这是自信的结果;随从也是,长时间跟随李广作战,什么时候见到李将军失手过从来没有,这是对李广相信到迷信的地步。此时,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例外、满心喜悦地想着赶快天亮吧,拖回老虎,享用美食吧。)李广的自信哪里来?长时间刻苦训练,让他完成了从人到神的蜕变!齐读第三自然段。(2)细读第四自然段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李广判断的精准,尽管猎物变了幸亏变了,这一变,变出了一段千古传唱的传奇中石没镞!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看,将士们惊讶得合不拢嘴了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更让人惊讶的是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追问:多深?将士们会怎么拔?得用多大的力气?最终也没有拔出来这就是“扎”的意思!指导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凝聚情感,似乎更能促进朗读)2、走近李广,运用比较法解读“神勇无比”稳、准、狠通过刚才的学习,李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用词语来概括,也可以用几句话来叙述)李广的神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个成语形容一下:箭法高超。(相机板书)喜欢神箭手吗?在冷兵器时代,诞生了很多神箭手,想认识吗?ppt出示:吕布: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着!”正是: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画戟小枝。黄忠:黄忠把弓虚拽弦响,云长急闪,却不见箭;云长又赶,忠又虚拽,云长急闪,又无箭;只道黄忠不会射,放心赶来。将近吊桥,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云长吃了一惊,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比较一下,谁更神?吕布、黄忠的箭法神在准、巧;李广更显得稳、准、狠,从未有第二人如此之狠!李广简直不是人,分明是箭神!箭神的箭,天下无双,神箭一出,谁与争锋?哪怕是他的敌手也只能慨然长叹:无奈之,敬畏之知道李广的绰号吗?(飞将军)谁给他取的绰号?正是他的对手,也是整个西汉王朝的对手匈奴兵!请看西汉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广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三、感受“文包诗”的写作形式读完了故事,认识了李广,我们发现,课文还有部分内容没有学习塞下曲。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诵读、背诵。这首诗写了谁?(李广)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吗?指说。听了同学的描述,你发现了什么?(诗的意思跟我们刚刚所学的故事非常像。)知道吗?李广射虎的故事就是根据塞下曲改编出来的。这篇课文包含了一首古诗和一个故事,这种写作方式叫“文包诗”。(为初步感知“文包诗”这种写作形式,在直接揭示第一句诗相对应的语句之后,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快速寻找到后面三句诗对应的语句,借助课件呈现。)每一个诗句都可以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来解释,故事就是这首诗的具体化、形象化。(本文中,和“林暗草惊风”相对应的语句是“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和“将军夜引弓”对应的语句是“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力气,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只白羽箭射了出去”;和“平明寻白羽”对应的语句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和“没在石棱中”对应的语句是“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四、诵读相关歌颂李广的诗歌导语:我们喜欢英雄、崇拜英雄,甚至做梦都梦到自己成了英雄。朗读,背诵。说说诗句的意思,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能讲成一个故事最好了。面对神一样的英雄李广,大诗人们不吝笔墨、不吝豪情,纷纷挥毫,请看历代歌颂李广的诗句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唐高适)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唐高适)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唐杜甫)更有对其命运的慨叹: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唐李嘉佑)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唐王维) 叹天生李广,才气无双,不得封侯。(宋苏泂)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唐温庭筠)诵读、背诵。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一)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初步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二)借助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拟写复述提纲,练习复述课文。 (三)叙述经过(出示:1、课文写李广射虎时,先写 ,接着 ,最后写 ,一步一步按 写清楚了。) 说说本课是怎样把故事说清楚的?2、 你也能这样一步一步有条理地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吗?学生试写,交流。七、板书设计: 朦胧 疾风 常有8 李广射虎 巨石 神勇无比 箭法高超 稳、准、狠 附李广射虎预习单李广射虎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一、我会识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二、我会读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我读了 遍;我能够做到:正确 流利2. 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比如: 唐代 卢纶 塞下曲 石棱西汉 李广 “飞将军” 巡逻朦胧 疾风 警惕 搜寻 蹲着影影绰绰 拈弓搭箭 “嗖”的一声 3.本课中的多音字较多,能在括号里给带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吗?( ) ( ) ( )( ) ( )( ) ( ) ( )塞下曲 飞将军 将领 将军 出没 拈弓搭箭 蒙蒙亮 扎进如果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三、我会思考李广射虎包含了一首诗塞下曲和一则故事“李广射虎”,古诗和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故事就是根据古诗改编的,甚至在故事中都有与诗句相应的语句,这样的写法叫“文包诗”。其实,采用“文包诗”的写法上学期就学过每逢佳节倍思亲,方便的话,可以找到这篇文章再读一读。你看,与第一句“林暗草惊风”相对应的句子是“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你能在文中发现其余三句诗相对应的语句吗?试一试,填一填。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四、阅读李广读完课文,李广给你留下了的印象是 (选用文中的一个成语)。李广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单是被他的敌人畏称为“飞将军”就值得千古传诵,请看:西汉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广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上面这段话能读明白吗?可以请家长帮忙的。然而,人,都是复杂的,多面的,英雄也是如此,李广更不例外。有时候,他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有时候,他是是非不分的杀人狂;有时候,他是个运气极差的倒霉蛋上面这段话仅仅是认识李广的一扇窗户,想知道更多“飞将军”的事迹吗?走进网络,走进书,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5、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你最想对李广说什么? 这里还可以记下你读书时的疑问。 教学反思: 苏教版第六册第8课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式的课文,文章通过描绘卢纶的塞下曲一诗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诗的后两句是“平明寻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