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docx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docx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docx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docx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各器官系统保持机能正常答案b解析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直接参与,还需要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稳态有利于各器官、系统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人体调节能力的时候,内环境稳态就处于失调状态。故选b。2.下图是一幅生物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维持自身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答案b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3.外界环境会影响内环境稳态,下列事实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答案c解析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加强是由于血浆中co2浓度升高刺激呼吸中枢所造成的,并非外界因素的变化。4.2014年9月,亚运会在韩国仁川举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在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c.h2co3分解生成的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答案d解析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含有缓冲物质,过多的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h2co3分解生成的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5.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 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下进行。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co2浓度(3)降低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钠和磷酸氢二钠)(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析(1)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o2排出co2,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co2浓度,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和磷酸二氢钠),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基础过关1.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内环境稳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答案d解析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但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也是动态的、相对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化验的“误差”无关。2.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中,不包括()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而线粒体基质在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3.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a.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内环境成分及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答案b解析a项是指稳态的调节,c项是指稳态维持的基础,d项是稳态的生理功能。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异常 d.血糖含量偏高答案c解析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导致细胞代谢异常。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答案d解析温度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所以体温的调节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7.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答案d解析稳态破坏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影响了细胞内酶的活性。8.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会略微下降,这是因为()a.血浆中的水分减少了b.血浆中的乳酸增多了c.血浆中的酒精增多了d.血浆中的k减少了答案b解析人在剧烈运动后,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在此过程中产生乳酸渗透进入血浆,能引起血浆的ph略有下降,但因为血浆中有大量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因此ph下降不很明显。9.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的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答案d解析“等量”是排除数量多与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摇匀有利于反应完全;乙试管是空白对照,ph变化明显;血浆中因有缓冲物质,ph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是不变化。 能力提升10.如图表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选项中对曲线bc段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a.乳酸主要与na2co3反应生成co2b.乳酸主要与nahco3反应生成co2c.乳酸主要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d.乳酸主要与na2hpo4反应生成nah2po4答案b解析图中的bc段乳酸的浓度逐渐降低,主要原因在于乳酸可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乳酸钠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h2co3分解为co2和h2o,co2经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11.请回答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问题:(1)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 之间,这主要是 在起作用。(2)剧烈运动时,肌肉会产生 ,血浆ph有下降的趋势,但实际仍维持相对稳定,其调节过程是:乳酸和nahco3/h2co3中的 反应,生成乳酸钠和 ,后者再分解产生co2,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3)ph稳定可保证 的活性,从而使细胞代谢正常进行。答案(1)7.357.45缓冲物质(2)乳酸nahco3h2co3(3)酶解析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物质进入血液,都会使血液ph发生变化。但血液的ph却不会变化过大,而通常在7.357.45之间,原因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在起作用。12.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 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5 ml 0.1 mol/l的盐酸,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 。(2)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科学的是 组,理由是 。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 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 。答案(1)获得实验前的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作比较(2)清水清水中加盐酸后,溶液ph下降对照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比较强(3)加入naoh溶液后,血浆ph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解析(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以便与加入盐酸后的ph作比较,得出ph稳定与否的结论。(2)清水组加入盐酸,酸性增强,ph应降低。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设置清水、缓冲液两组是为了作对照。清水组不能维持ph稳定,血浆与缓冲液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从坐标曲线图可知,血浆维持ph稳定的能力更强。(3)本实验从加酸的角度探究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为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还应从加碱的角度进行探究。13.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过多,引起机体血液ph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产酸过多使ph难以恢复的原因是: 。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 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主要包括血浆、 、 。(2)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 。答案(1)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中和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组织液淋巴(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解析(1)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为了除掉过多的酸性物质,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维持ph的稳定。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受到惊吓时,激素分泌增多,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同时,激素发挥作用,调节生命活动属于体液调节。走进高考14.判断正误(1)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2014新课标,3a)()(2)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2014新课标,3b)()(3)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2009广东,19d)()(4)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2012海南,12c)()(5)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2011江苏,9d)()(6)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2010安徽,5b)()(7)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010安徽,5d)()(8)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2009海南,9b)()(9)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2012江苏,3d)()答案(1)(2)(3)(4)(5)(6)(7)(8)(9)15.(2015海南,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答案c解析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c错误;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d正确。16.(2015海南,27节选)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