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二)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稳态是机体只在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b稳态主要是机体内细胞通过复杂、有序的酶促反应来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静止状态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解析:选d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这种调节下,机体内形成一种稳定的、温和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各种酶促反应的顺利进行。但这种状态不是绝对的稳定,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解析:选a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主要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c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溶液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解析:选da、b两项描述的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后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溶液很接近。4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ch2co3分解产生的co2可经呼吸排出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解析:选d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原因是乳酸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其中乳酸钠随尿排出,碳酸分解成co2和水,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使ph基本不变。5高温环境中劳动,出大力流大汗,口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的变化及应对措施分别是()a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b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c渗透压降低;补充生理盐水d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恢复体力解析:选a高温环境大量出汗,失水多于失盐,渗透压升高,应及时补充淡盐水。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大都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解析:选b蔗糖存在于植物细胞,消化液不属于体液。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7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解析:选c剧烈运动时机体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使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过少,会造成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佝偻病患者体内ca2缺乏,所以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8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解析:选d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因此ph保持相对稳定,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稳定不变。9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下面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选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10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死亡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遇难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解析:选d由于肌红素、钾等物质的释放以及缺水等原因都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缺水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伤者在移开重物被救出后,肌肉没有了外力,且死细胞将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并迅速进入血液,严重破坏了内环境的稳态,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在移开重物前,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可防范此现象。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16分)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其中a代表_,b代表_,c代表_。(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e_。(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系统、_系统。(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系统、_系统。(5)组织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6)血浆中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_。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中的ph将略有_。这是因为_。解析:(1)高等动物体内的血浆(a)、组织液(b)和淋巴(c)共同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另外,组织液还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淋巴经左右锁骨下静脉可汇入血浆。(2)d吸收营养物质,应为消化系统;e排出代谢废物,应为泌尿系统。(3)(4)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中na、cl、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需经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进入内环境,而体内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需经过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ph、温度和渗透压等都是相对稳定的,为细胞代谢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的条件。(6)肺气肿患者由于氧气摄入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加上co2排出不畅,导致内环境中的ph降低。答案:(1)细胞外液(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2)消化系统泌尿系统(3)消化循环(4)循环泌尿(5)适宜的温度和ph等(6)缓冲物质(缓冲对)降低氧气不足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12(14分)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试管中滴1滴1%的盐酸溶液,乙试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 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1)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2)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_。解析:(1)该实验是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除了将加酸或加碱处理的两个试管ph的变化与没有加入酸碱物质前做自身对照外,还应与蒸馏水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