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1页
氧气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2页
氧气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3页
氧气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4页
氧气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xxx压缩气体经营部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工程师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APJ-(黔)-3102014年1月22日 压缩气体经营部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报告法 定 代 表 人:xxxxxx技 术 负 责 人:xxxxxx评价项目负责人:xxxxxx2014年1月22日前 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受 压缩气体经营部的委托,对其公司票据经营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安全评价。公司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氧气和乙炔。属于没有也不租赁储存场所从事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本评价报告按照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要求,根据该公司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该公司的特点,对该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得出了评价结论。本安全评价报告可作为该公司经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项目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 压缩气体经营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安全评价组2014年1月目 录第一章 评价依据11.1 评价目的11.2 评价依据11.2.1 法律、法规11.2.2 评价标准21.2.3 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21.3 评价范围21.4 评价程序2第二章 企业概况42.1 企业概况42.2 周边环境情况42.3经营设施概况52.4 经营流程52.5 安全管理及组织机构5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73.1 危险化学品物质物化性质及其危险危害特性73.1.1 氧73.1.2 乙炔83.2 环境因素分析103.3 混存、混放、泄漏危险因素分析113.4 重大危险源辩识11第四章 安全评价124.1 评价单元划分124.2 评价方法选用12第五章 安全评价135.1 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135.2 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小结17第六章 安全对策措施196.1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对策措施196.1.1氧196.1.2乙炔206.2 管理系统安全对策措施216.3 储存、装卸过程安全对策措施22第七章 评价结论和建议237.1 评价结论237.2 建议231遵义吉星注册安全工程师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编制 1第一章 评价依据1.1 评价目的本次评价的目的是对 压缩气体经营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经营条件进行安全评价。对该单位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全过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并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对目前已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出安全整改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单位的安全工作水平,使业主的各项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在今后的经营工作中更加稳定和可靠。1.2 评价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4.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3号)5.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5号)6.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7.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8.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38号9.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1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调整安监管函字【2003】119号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附录A部分内容的通知1.2.2 评价标准1.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2.危险货物包装标记GB1909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致GB28942008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6.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643907.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条件GB1791419998.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9.安全色GB28932008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2.3 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1、企业名称预核通知书、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员资格证等;2、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1.3 评价范围本次评价为 压缩气体经营部批发经营危险化学品应具备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六条(三)(四)(五)的基本条件进行评价,公司的其他业务不在本次评价范围之内。1.4 评价程序为了全面、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业主的安全情况,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收集及数据分析,本次评价确定采用定性分析评价的方法,分析和评价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针对业主的实际经营状况,确定如下评价程序(见下图):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图1-1安全评价程序第二章 企业概况2.1 企业概况 压缩气体经营部位于 。该经营部现有职工2人,其中安全负责人1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人,均参加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培训,并取得合格证。该经营部目前还未开展危险化学品的经营业务,待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后,拟从事氧气和乙炔的经营业务。表2-1-1 企业概况表企业名称气体经营部备案单位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性质个人经营注册号法人代表企业人数2投资资本5万元注册日期注册地址邮编拟经营地址电话经营面积60m2建筑面积67.2 m2拟经营范围氧气、乙炔2.2 周边环境情况经营部门面位于 ,南面是通往 公路;此方向距离经营门面15米处有零散住户;西面18米处有一户住户,该住户人员常年在外工作,基本无人居住;北面有一条乡村路,此方向距离经营门面10米处有零散住户。 2.3经营设施概况该经营部准备用于经营危化品的门面面积大于60m2,房屋结构为砖混结构。经营门面内只有经营部的工作人员,无其他与经营部无关的人员居住。经营场所配备有干粉灭火器4只,经理办公室一间、财务室一间。 2.4 经营流程该企业为批发经营(票据经营)企业,拟只经营氧气和乙炔,不经营其它气体和危险化学品。经营部只负责联系客户和收款结帐,不承担气体钢瓶的运输和检验(有产品销售合同,见附件)。该企业直接向供货单位进货,并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销售。根据产品购销合同中的有关规定,由供货单位送货至需方指定地点、供货单位负责有关化学品的运输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2.5 安全管理及组织机构为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安全开展,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制定有相应的安全经营管理制度。2.5.1 主要负责人员安全培训一览表经营部现有职工2人,其中主要负责人1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主要安全培训情况如下。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已参加 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培训,并取得合格证。表2-2 安全培训一览表序号姓名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培训单位取证日期12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该经营部的拟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为氧气和乙炔。主要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介绍如下。 3.1 危险化学品物质物化性质及其危险危害特性3.1.1 氧(1)标识中文名:氧;氧气英文名:oxygen分子式:o2CAS号:7782-44-7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危规号 22001 UN 编号 1072(2)物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有蒜臭味。比重1.43(空气=1),熔点-218.8,沸点-183.1,临界温度:-118.4,临界压力:5.08MPa,溶于水,乙醇。(3)主要用途:用于切割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4)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热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昏、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5)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6)操作注意事项: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7)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8)运输注意事项: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3.1.2 乙炔(1)标识中文名:乙炔;电石气英文名:acetylene分子式:C2H2CAS号:74-86-2危险性类别:第2.1类 易燃气体危规号 21024 UN 编号 1001(2)物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比重0.91(空气=1),熔点-81.8,沸点-83.8,临界温度:35.2,临界压力:6.14MPa,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3)主要用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4)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时,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5)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6)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7)储存注意事项: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 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8)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3.2 环境因素分析经营部门面位于 东面,南面是通往 的公路;此方向距离经营门面15米处有零散住户;西面18米处有一户住户,该住户人员常年在外工作,基本无人居住;北面有一条乡村路,此方向距离经营门面10米处有零散住户,企业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有: (1)压力气体钢瓶未定期检验,不能承受足够的压力而可能导致泄漏或爆炸。(2)泄漏的乙炔气体遇火源或火星、雷击、静电等,会发生燃烧和爆炸。(3)泄漏的乙炔气体,当达到其爆炸下限 (2.1%)时,会发生爆炸事故。3.3 混存、混放、泄漏危险因素分析乙炔和氧气混存、混放,由于乙炔是易燃气体,而氧气是助燃气体,当两者发生混合,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3.4 重大危险源辩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的规定:该企业只是票据经营危险化学品,不存在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所以不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第四章 安全评价4.1 评价单元划分针对经营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划分为六个评价单元,即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从业人员要求、仓储场所要求、仓库建筑要求、消防与电气设置。4.2 评价方法选用按照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要求,结合经营单位实际经营状况,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采用SCL安全检查表法对经营单位的安全经营条件和管理措施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查找该系统中潜在的事故隐患,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对现有安全管理措施的合理性、有效性实施评价。第五章 安全评价5.1 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以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38号为依据编制下列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表5-1 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项 目检 查 内 容类 别检 查 记 录结论一安全管理制度1.有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制。A有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合格2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包括教育培训、防火、动火、用火、检修、废弃物处理)制度,经营剧毒化学品的需有剧毒化学品的管理内容(包括剧毒物品的“双人双锁”制等)。A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经营经营剧毒化学品合格3有完善的经营、销售(包括采购、出入库登记、验收、发放、出售等)管理制度,经营剧毒化学品的需有剧毒化学品的管理内容(包括销售剧毒化学品的登记和查验准购证等)。A有危险化学品销售管理制度,不经营经营剧毒化学品合格4建立安全检查(包括巡回检查、夜间和节假日值班)制度。B有安全检查制度合格5有符合国家标准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17914-19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件(GB17916-1999)的仓储物品储藏养护制度。B有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合格6有各岗位(包括装卸、搬运、劳动保护用品的佩戴和防火花工具使用等)安全操作规程。A有各岗位操作规程合格7有事故应急求援措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一般包括:应急处理组织与职责、事故类型和原因、事故防范措施、事故应急处理原则和程序、事故报警和报告、工程抢险和医疗救护、演练等。B制定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合格二安全管理组织1.有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10人以下的,有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可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格的人员提供安全管理服务。公司的安全员已参加遵义市组织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合格2.大中型仓库应有专职或义务消防队伍,制定灭火预案并经常进行消防演练。无大中型仓库不涉及项3. 仓库应确定一名主要管理人员为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仓库安全管理工作。有安全负责人合格三从业人员要求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主要负责人已参加遵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培训,取得合格证合格2.其他从业人员经本单位专业培训或委托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已参加遵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培训,取得合格证合格3.剧毒物品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经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A未经营剧毒化学品不涉及项四仓储场所要求1.从事批发业务的单位应有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的专用仓库(自有或租用)。所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不得放在业务经营场所。A有消防检查意见书,办公场所内无危险化学品合格2. 零售业务的店面与繁华商业区或居住人口稠密区的距离应在500m以上,也可采取措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店面经营面积(不含库房)应不小于60m2。B店面经营面积大于60m2。合格3. 零售业务的店面内不得设有生活设施;只许存放民用小包装的危险化学品,其存放总质量不得超过1t,禁忌物料不得混放;综合性商场(含建材市场)所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应专柜存放。B业务门面内未设生活设施,不储存氧气和乙炔。合格4. 零售业务的店面与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库房(或罩棚)应有实墙相隔。库房内单一品种存放量不能超过1000kg,总质量不能超过2t。B企业只作票据经营,不涉及储存合格5.零售业务店面的备货库房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A有公安消防检查意见书合格6.大型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大于9000m2)、中型仓库(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在550m2-900之间m2)应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下游的地域。B无大型仓库不涉及项7.大中型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等的距离应至少1000m。B无大中型仓库不涉及项8.大中型仓库内应设库区和生活区,两区之间应有高2m以上的实体围墙,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应满足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B无大中型仓库不涉及项9.小型仓库(小型仓库的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小于550m2)的要求与“本栏第4、5条”的相同B符合4、5条的规定合格五仓库建筑要求1.建筑物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A无仓库不涉及项2.库房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通道和防火间距,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和防火间距,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和防火间距,易燃、可燃材料的露天、半露天堆场的布置和防火间距,仓库、储罐区、堆场的布置及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四章的要求。B无仓库。不涉及项3.库房门应为铁质或木质外包铁皮,采用外开式。设置高侧窗(剧毒物品仓库的窗户应设铁护栏)。B无仓库。不涉及项4.毒害品、腐蚀性物品库房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B无仓库。不涉及项5.甲、乙类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设在丙、丁类库房内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不燃烧隔墙和1h的楼板分隔开,其出口应直通室外或疏散通道。B无仓库。不涉及项6.对于易产生粉尘、蒸汽、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应有密闭的防护措施。剧毒物品的库房应有机械通风排毒设备。B无仓库。不涉及项7.库房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九章的要求。A无仓库。不涉及项8.库房采暖,应采用水暖,不得使用蒸汽采暖和机械采暖,其散热器、供暖管道与储存物品的距离不小于0.3m。采暖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B无仓库。不涉及项六消防与电气设施1.仓库的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八章的规定。A无仓库。不涉及项2.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有专人管理。消防器材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放物品和杂物。A无仓库。不涉及项3.危险化学品仓库有消防报警装置,有供对外报警、联络的通讯设备。A无仓库。不涉及项4.仓库应设置醒目的防火、禁止吸烟和动用明火标志。B无仓库。不涉及项5.仓库的电气设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十章的规定。A无仓库。不涉及项6.甲、乙类物品库房设置的电瓶车、铲车是防爆型的。B无仓库。不涉及项7.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不准设置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B无仓库。不涉及项8.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场所,有可燃气体浓度检漏报警仪。B无仓库。不涉及项9.仓库有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防雷装置。A无仓库。不涉及项5.2 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小结该公司主要从事危险化学品的批发经营业务,根据“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属于没有也不租赁储存场所从事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从事此类经营的企业必须符合: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主管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取得上岗资格;2)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有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安全检查表可知,A项有16项,其中合格项9项,不合格项0项,不涉及项7项;B项有22项,其中合格项9项,不合格项0项,不涉及项13项,合格率为100%。现场检查结论为:经营条件符合安全要求。评价说明(1)类别栏标注“A”的,属否决项;类别栏标注“B”的,属非否决项。 (2)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全部合格。 (3)基本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中,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5项(含5项)以内不合格,并且不超过实有非否决项总数的20%。(4)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中,有1项否决项不合格,或者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超过5项不合格,或者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未超过5项不合格、但超过实有非否决项总数的20%。第六章 安全对策措施安全对策与措施是以保证生产经营过程安全为目的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分析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对企业内部实施安全卫生监督、检查管理,防止发生事故的发生和职业危害,避免、减少有关损失。6.1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对策措施6.1.1氧(1)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2)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3)储运措施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4)消防措施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5)泄漏应急处理讯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6.1.2乙炔(1)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在特殊情况下,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需有人监护。(2)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3)储运措施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4)消防措施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5)泄漏应急处理讯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提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6.2 管理系统安全对策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中采取的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保障整个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卫生的对策措施,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1)经营人员应掌握企业制定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了解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2)从业人员在装卸危险化学品时,应按照操作规程配戴口罩、手套和特殊的劳保用品。(3)工作场所必须佩备应急事故处理的防护设施,以防事故发生时紧急处理。(4)企业必须给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并按期更换。(5)企业负责人监督从业人员按章操作,穿戴劳动防护品,教育从业人员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佩戴,不使用劳保用品的从业人员要给予必要的处罚。(6)按照安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