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3探究培养液中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学习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学习难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自主学习与点拨】【问题探讨】 1计算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nn_,x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应是 2细菌种群种量按此速度繁殖的条件是_,试分析如果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将如何变化?_。1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的方法【预习完成】 1数学模型建构的步骤(见课本65页) 2以“问题探讨”中实验条件下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得到的可用来描述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是: 公式_。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画在课本66页上。【思考与交流】(1)构建数学模型:比较曲线与方程式的优缺点二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预习完成】 1、根据实例理解“j”型增长的数量变化特点:_ 2、建构种群数量“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模型假设:_。 建立模型:如果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并且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那么: 一年后种群数量n1_, 两年后种群数量n2_, t年后群数量nt_。(这个公式即为数学模型), 【思考与交流】 (1)当1、=1、10、=0时,种群的数量变化分别会怎样?(2)自然界中“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原因是什么?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预习完成】(1) 结合课本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结果理解“s”型增长的特点:_。 (2)建构种群数量“s”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模型假设:_ 建立模型。(种群增长的曲线图)【思考与交流】(1)“s”型曲线分析: 分别分析b点和d点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 b点:出生率_死亡率 c点:出生率_死亡率 一开始ab段数量增长慢的原因是_。 数量增长最快的是_段,其原因是_。 cd段增长速度变慢的可能原因是_。 d点达到最大值k值,k值的含义是_ 你认为k值是个固定值吗,为什么?(2)试从环境容纳量上分析保护大熊猫和控制鼠害的根本措施。 (3)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s”型曲线“j”型曲线前提条件种群增长率有无k值【练习巩固】1图为迁入一个新建的小牧场内的鼠群的生长曲线图试分析曲线中食物最有可能成为限制鼠群繁殖速度的一段是 acb段bde段cef段dbd段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b.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c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d种群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迁出、出生率、死亡率等3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预习完成】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_等。 2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_的,这些变化主要取决于_变化。四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练习巩固】1.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进美国的一个岛屿,经跟踪调查绘出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该岛屿上环颈雉构成了一个 ,其数量增长特点是 。(2)ab,由于 ,种群增长不明显。(3)de,从生物因素看,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个体间由于 加剧,以及该种群的 增加,导致该种群的 降低, 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4)ef段为种群增长的 期,其种群净增长率为 ,种群数量 。【本课时必须记住的知识】构建数学模型、“s”型曲线、“j”型曲线、增长率、k值、环境容纳量【随堂检测】1在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2在进出口口岸,海关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将会(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将是“j”型增长 一般不会缺少天敌 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不适应新环境,很快死亡a. b. c. d.3下图中的曲线14是在w、x、y、z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害废物积累;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害物质积累;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突变结果,出现了新的菌株,它们能代谢原有菌种产生的有害废物以下哪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的配对是正确的?4一渔民承包一鱼塘,他应怎样合理利用池塘生态系统( )a.禁渔三年 b.捕捞要彻底c.适量捕捞成鱼 d.饲养单一品种5右图中曲线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ai b civ dv6.下图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1)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特性_。(2)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闰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和_。(4)当我们迁人刚建的新村美居,可恶的老鼠也一同悄悄“潜 来”,它们咬坏衣物、偷吃粮食、毁坏家具、传播疾病对 其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请从a、b曲线的理论上存在的条件,推测有效灭鼠的措施_,降低环境_量,使鼠群的_曲线变化,转变成_ 。【课后训练】1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2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了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阻塞了航道,成了在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碍。一株水葫芦可以在50天产生1000个后代,其原因可能是( )a.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 c生殖率高和占据的是空生态位d以上答案全正确3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的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4.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的调查数据。动物类群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样地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化肥田4791641183275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5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只 a30 b32c64d96(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集结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d有较多的个体迁入调查区(3)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 只。 aa8n1 ba8n+1 ca8n da8n2(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充足的饵料和水,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吉林延边公交集团公开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1
- 高铁制梁场复垦施工合同(3篇)
- 高速公路改造合同模板(3篇)
- 安全施工考试题及答案
- 高明租房合同台账模板(3篇)
-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解除与竞业限制期限合同
- 2025河南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校学生家长参与学校课程改革协议》
- 股权代持解除与控制权恢复-法律程序与执行合同
- 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支付结算与财务管理合作协议
- 第3章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课件讲解
- 锚杆格梁施工合同书
- 汽车用品采购合同
- P.E.T.父母效能训练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了解研学旅行概念
- 传统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 沅陵旅游宣传方案
-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和检查知识
- MBTI量表完整版本
- 《检验手册》全文
- 基本不等式-高考历年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