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促教提高学生写作兴趣.doc_第1页
以改促教提高学生写作兴趣.doc_第2页
以改促教提高学生写作兴趣.doc_第3页
以改促教提高学生写作兴趣.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改促教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太和县李兴中心学校 孙玉邦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一、作文批语:让心与心沟通,使情与情交流。二、学生参与:自改品尝写作乐趣,互改激励写作热情。实践证明,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就一定能够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 批语沟通交流 自改乐趣 互评热情 走出困境 正文:工作之余,办公室闲聊中,同事们总会谈论到一个话题作文教学真难。是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充分讲解作文的审题、思路分析、写作技巧、材料积累等,然后是精批细改,认真评讲。结果是老师在台上讲得时口吐莲花,学生在台下听的是昏昏欲睡。摇头叹息之余,我们一线语文老师都在苦苦思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我们在作文教学还没有抓住教学的关键环节,未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想如果能够抓住“批改”这一关键环节,以小见大,不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相信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把近年来工作实践中的些许心得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一、热辣批语:让心与心沟通,使情与情交流。 作文如何改?有些教师认为作文要精批细改。文法的错误,字词的锤炼,修辞的使用等,不一而足。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圈圈点点,划满道道杠杠。而改的越细,学生看起来就越费劲,导致干脆不看。有些教师认为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就随意的在学生的习作上画出几行显示语句优美的波浪线,写几句千人一面的评语:“主题鲜明,详略得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甚至干脆就给一个“阅”字了事。到这里该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厌倦写作文,害怕写作文,甚至拒绝写作文了吧?责任恰恰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老师自身。成就感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求,学生也是如此。作文是融合了学生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语言经验的一种具有独特性的自主实践活动。能写好一篇作文,应是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学生自己认为是得意之作时,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表扬和鼓励。而得到往往的是什么呢?要么是大篇幅的修改,满篇的 “红字” ,一无是处的感觉,自然心生厌倦;要么是就是一个简单的“优”或者“差”。“优”在什么地方,“差”在何处,老师不作任何说明。无法明了自己写作水平的高低。天长日久,学生灰心失望了,哪有激情去认真写作呢?诚然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写出来的,但教师在学生写作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历练的过程,他的能力、水平的差异性是必然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客观地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给出恰当的批语,进行不同的文字激励,从情感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使这一精神之旅保持下去,则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成功的方法之一。例如我在批阅学生的习作,把批改的中心放在写评语上,总是用多情而睿智的评语去叩击学生紧闭的心扉,用携带真情的文字和学生沟通、交流。用一腔热情温暖学生的心田。既教其如何作文又教其如何做人,写什么和怎么写,都与当代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表什么情,达什么意,也与当今社会的思想道德,文化观念息息相关。作文与做人,文品与人品中密切联系不能分割。文道结合,相辅相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我班一个失去父亲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道:“他的理想是愿做一只忠诚的狗,终生守卫在母亲身旁”,我提笔在评语中写道:“有爱的文字,永远是最美丽的。有情的篇章,永远是可读的。”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们作文写得情真意切。鼓励其他同学也向他学习,写出像他这样有有血有肉的文字来。后来的作文上他这样说:“老师,我知道我不优秀,但也不像别人想的那么差,读你给我的评语,感觉如沐春风。你不仅是我的良师,更是我的益友!在我成长岁月里,至少有了你的理解,我才更爱写作文。更懂得了人间真爱。”此后的作文,他一次比一次认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常给学生批语是:“习作有很多可取之处,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能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有这样的认识和理解,确实难得”。试想,曾经有多少学生因为我们过高的要求而丧失了写作的积极性?当一个学生写作文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时,写作文对他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呀!而此时再谈作文能力的提高岂不成一句空话了吗?班里曾经有一个学生,作业马虎 ,敷衍了事,但是体育特好。我在评语中写道:球场上你那那顽强的意志赢得了无数的掌声,相信你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定能克服作文这一难关, 老师期待着给你的胜利掌声!不久,他那常冒出的错别字明显地少了,语言也变得生动多了。还有一个学生,自幼抚养他的奶奶过世了,又给继母无共同语言,她在自己文章中感觉生活是灰色的无味的。我在评语中写道:生活中你不仅有一个好奶奶,还有更多疼爱你的亲人,还有那么多期待的目光,渴盼你能够健康成长,其中就有你的老师我。那女生看过评语后,给我写了一封信,表示一定好好学习,告慰奶奶的在天之灵,报答所有爱她的和她爱的人。并表示以后也要当老师。我用我的真诚书写评语,我用我的真诚温暖、鼓励着每一个学生。以往发作文本时同学生懒懒的看一眼,叹口气或嘟囔一句,就匆匆扔进了书包的现象不再了。取而代之的是作文本一旦发到手,都迫不及待地翻开,看老师给自己写的评语。有微笑、有沉思、有向我投来信任的目光。有人可能这样理解,批该作文,就是要在“批”上下工夫,就是要在“改”上做文章。指出有哪些不足,为了更好地写作。在“情”上作文章,似乎违背了作文批改的本意,甚至认为是教师的偷懒行为。但我自以为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厌倦写作,害怕写作,直至于拒绝写作。究其根本原因,不是不会写作,而是对写作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如果每次习作后,能得到他人的鼓励和赞许,从而会产生更强烈写作的欲望,会写不好作文吗。二、学生批改:自改品尝写作乐趣,互改激励写作热情。美国当代作家柯德曾经说:“我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说得多好啊。许多名家的写作经历也都证明了这一点。曹雪芹增删十载终成红楼梦,杨沫花费六年心血,重写、修改六七次而成青春之歌,托尔斯泰七遍修改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谁说文学精品不是在反复修改中锤炼出来的?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是啊,学生养成改作文的好习惯,怎能写不出好作文呢?我在多年作文教学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首先要求学生会自评自改。从最简单的要求开始。如:书写是否整洁,错别字怎样处理,有没有语病,标点符号使用是否规范等。这些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一般都能够很快掌握方法。当学生能够熟练的按以上要求批改以后,再从立意新颖,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生动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指导学生互批互改。学生互批互改,方式可灵活多样。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同桌互批互改。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老师在其中一定要做到:第一、学生改前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主要是和同学们根据每篇作文的训练目的,一起讨论并确定每篇作文评改的标准,在评改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等。第二,评改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一方面是指导如何有针对性的拟写评语,帮助个别学生解决评改过程中遇到各种疑难问题,;另一方面随时发现并指导学生解决评改中出现的疑惑。对于典型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第三,结束时教师要有具体的总结讲评。先由各组长汇报评改情况及疑难问题,教师根据本次作文教学重点进行总结性讲评,指出优点,强调不足。作文课堂教学,写评结合。即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又让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变枯燥为愉悦,化腐朽为神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参与批改作文,既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鉴赏能力,既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