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解读与教学思路.doc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解读与教学思路.doc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解读与教学思路.doc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解读与教学思路.doc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解读与教学思路.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解读与教学思路 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一是毛泽东的故事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在平时的学习中与之接触少之又少;二是毛泽东生活的时代与现在有较大差距,当时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一些做法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情出发,借助本组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和整体安排,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一、通过综合实践,走近伟人在梳理单元学习目标和任务的时候,建议开展一次“走近伟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毛泽东的生平、毛泽东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所作的贡献、毛泽东在诗词和书法上的造诣等,为在教学中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人做好铺垫。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有:名人眼中的毛泽东、影片欣赏、知伟人事迹、诵伟人诗词、开展“走近伟人”读书周、我眼中的毛泽东。这些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23项完成。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与伟人的距离逐步拉近,在自我的探索实践中领略伟人的风采,有效地突破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二、依托文本感悟,走近伟人依托文本,引导学生感悟伟人的品质,让学生真正走近伟人的心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一)在揣摩细节描写中感悟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细节的方法,而恰恰是这些细节表现了伟人的精神品质。那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揣摩细节感受品质,如何掌握描写人物细节的方法呢?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的描写主要是抓住主席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神态进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悲痛”“矛盾”“坚决”几个方面体会主席的内心感受,可按以下板块组织教学:(1)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3)交流主席内心世界完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4)从“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一句展开想象,主席这一夜在床上还会想些什么?连起来写一段话。(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通过诵读、交流、想象、仿写等方式走进了文本,也走进了主席的内心世界,将语言的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二)在视频欣赏中感悟长征诗中一个“寒”字表现了毛泽东和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艰难,从而也从侧面表现出他们的革命精神,那如何让学生体会这个“寒”呢?凭学生现有的知识根本无法想象,也无法用语言去描述,所以,我借助视频组织教学:师:(出示图片)你看,这就是泸定桥,看着它,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寒”?生:感觉寒气逼人、心惊胆寒。师:这冰冷的铁索和滔滔的江水就足以让我们心惊胆寒。带着这种感受读这句诗,读到你感觉到害怕,感觉到冰冷再停下来。(生反复诵读。)师:这里的“寒”仅仅是地形之寒吗?当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场惨烈的战斗画面时,你也许对“寒”字有更深的体会。(视频播放。)师:现在你对“寒”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吗?生:这画面让人感到悲壮。师:这是悲壮之寒。生:这次战斗真是惊心动魄啊!师:这是惊心动魄之寒。师:让我们再次诵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像这样借助视频帮助感悟文本的方法在其他几课的教学中也可适当引用,如开国大典中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和检阅部队的情景,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主席听到噩耗时的那神态和动作展现等。(三)在拓展阅读中感悟从本单元教材的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适度拓展阅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时,让学生阅读特殊的毕业证书了解毛泽东与毛岸英之间的父子深情;教学长征时选择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中的一段话:这是一次可歌可泣的远征,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甚至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课堂上学生通过不断地吟诵这段文字感受长征的伟大。在教学完开国大典后提供以下网址让学生课后阅读,了解更多关于开国大典的故事:中华颂开国大典:http://china/know/gongheguo/kaiguo/cw011.htm开国大典6小时:http://js/qt/cp/y/yujiang/kaiguodadian/index.htmll开国大典秘闻录:http://personal/daikang/junshi/wz121.htm开国大典之夜的毛泽东:http:/www.writer /356/z16356.htm 三、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学习伟人本单元安排的口语交际内容为讲述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故事,而学生恰恰对这些内容知道得较少,所以,我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之前安排同学们去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在活动中同学们亲身感受了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还亲耳倾听了一位老党员讲述自己的革命故事,同学们深受教育。回来后开展了一次以“讲革命故事学革命英雄”为主题的故事会。在这次故事会上,不仅仅要求学生讲故事,更注重引导学生谈听了故事后的体会。将活动与口语交际结合,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思想的启迪。对于习作教学,本单元的单元学习提示与本组内容似乎联系不够紧密。因为教材安排的课文更多是人物细节的刻画,所以,在教学中我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刻画的方法,故对习作要求进行了适当调整。将场面描写的要求改为:选择一个场面,具体抓住一个人物进行刻画,重点从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做到点面结合。而对于写故事梗概的要求,在课文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使之在学文中就掌握要求,不必进行特意的习作训练,具体做法是: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时,学生学完课文后进行这样的填空练习:全文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关于_的电报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_;再写彭司令要求_而金日成首相要求_,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_,最后做出_的决定;最后写毛泽东_。这样的练习就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为写故事梗概打下基础。而学了毛主席在花山一文后要求学生分别用几句话说说主席让警卫员请回到别处碾米的群众;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茶水;毛主席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这三件事,再将这三件事连起来写下来。这个环节,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写故事梗概,只不过与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写好梗概,也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如让学生看了电影后介绍大概内容,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先介绍书的内容学生在活动的同时学会了写梗概,也从电影、书本中认识了一位位坚强的革命者。四、在回顾拓展中歌颂伟人交流平台安排的第三个方面内容是对整册书的回顾,所以,教学时将其省去,与总复习结合。毛泽东是怎样的人其实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已有所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