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基础过关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下列气体的排放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b)a.so2b.n2c.cl2 d.co解析:so2、cl2、co均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2.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其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飘尘所起的作用是(a)a.催化剂b.还原剂c.氧化剂d.供氧剂3.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少酸雨危害的是(d)a.对含硫化石燃料进行脱硫处理b.研发和使用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c.对含so2废气进行回收和利用d.将含so2废气直接排放至高空解析:将含so2废气直接排放至高空,不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最终还是形成酸雨。4.为了除去so2中少量的hcl气体,应将混合气体通入(b)a.溴水 b.nahso3饱和溶液c.naoh溶液d.nahco3饱和溶液解析:br2(水)、naoh、nahco3均能与so2反应而被吸收,而nahso3与hcl反应生成so2,故选b。5.so2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褪色或变浅,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组合是(d)酸性kmno4溶液溴水碘水氯水fecl3溶液a.b.c.全部d.都不是解析: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so2氧化为h2so4,自身被还原成无色的mn2+。so2能使卤素水溶液褪色,是由于x2(不包括f2)将so2氧化为h2so4,本身被还原为无色x-。so2能使棕黄色的fecl3溶液变浅,是由于fe3+将so2氧化为h2so4,本身被还原为浅绿色fe2+。6.已知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现co2气体中含少量so2,欲得到干燥纯净的co2,通过如图所示的洗气瓶,两瓶中所装的试剂应该是(c)a.naoh溶液;浓h2so4b.浓h2so4;naoh溶液c.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d.浓h2so4;na2co3溶液解析:co2和so2为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故a、b两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c项,由于so2溶于水生成h2so3,co2溶于水生成h2co3,且酸性h2so3h2co3,故so2遇到碳酸盐或碳酸氢盐时可放出co2气体;中饱和nahco3 溶液既可减少co2在水中的溶解,又能吸收so2并产生co2气体,中浓h2so4将co2进行干燥,故符合题目要求。d项,先用浓h2so4干燥后通过na2co3溶液,在na2co3溶液中带出的水蒸气不能被除去,且na2co3溶液还能溶解一部分co2,故不符合题目要求。7.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a)a.co2b.nh3c.so3d.cl2解析:nh3与溶有so2的水溶液反应生成(nh4)2so3,(nh4)2so3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白色沉淀;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h2so4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cl2与溶有so2的水溶液反应生成h2so4,h2so4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而co2不能与溶有so2的水溶液反应,也不与bacl2溶液反应,无沉淀生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将co2、so2气体分别通入溴水中,溴水都褪色b.将co2、so2气体分别通入ba(oh)2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c.将co2、so2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d.将co2、so2气体分别通入用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so2、co2都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ba(oh)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baso3、baco3沉淀,与bacl2溶液不反应;so2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能与硝酸反应产生s,s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而co2不具有还原性,与溴水、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不反应。能力提升9.如何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气体?写出所需除杂试剂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括号内为杂质)。(1)so2(hcl): ;(2)co2(hcl): ;(3)co2(so2): 。解析:除去杂质应本着不增、不减、简单、安全的原则。除去so2中的hcl气体,通常用饱和nahso3溶液:nahso3+hclnacl+h2o+so2,类似的是除去co2中的hcl气体:nahco3+hclnacl+h2o+co2,但不能用na2so3和na2co3溶液,因为两者分别能与so2、co2反应:na2so3+so2+h2o2nahso3、na2co3+co2+h2o2nahco3。除去co2中的so2的方法有: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除去so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so2:2nahco3+so2na2so3+2co2+h2o。答案:(1)饱和nahso3溶液,nahso3+hclnacl+h2o+so2(2)饱和nahco3溶液,nahco3+hclnacl+h2o+co2(3)饱和nahco3溶液,2nahco3+so2na2so3+2co2+h2o(其他合理方法也可)10.用na2so3可以治理工业so2尾气污染,这是一种治理so2尾气污染比较新颖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将含有so2气体的工厂尾气通入na2so3溶液中,使其吸收尾气中含有的so2气体并转化为nahso3;将富集有so2气体的溶液加热,即可使其中的so2气体逸出,这些so2气体可以应用于制取h2so4。该方法中na2so3可以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试题:(1)写出、两步的化学方程式: ; 。(2)现有10 m3 0.1 moll-1的na2so3溶液,每次吸收标准状况下含有so2气体的尾气89.6 m3后,即达到了饱和状态。则此尾气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是 。解析:(2)n(na2so3)=0.1 moll-110103 l=1 000 mol,根据反应:na2so3+so2+h2o2nahso3,每次吸收的so2的物质的量为n(so2)=n(na2so3)=1 000 mol,故该尾气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是(so2)=100%=25%。答案:(1)na2so3+so2+h2o2nahso32nahso3na2so3+so2+h2o(2)25%1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试回答:(提示:中反应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1)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此实验证明so2是气体。(2)中的品红溶液,证明so2有性。(3)中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so2有性。(4)中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so2有性。(5)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亚硫酸;so2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so2有氧化性,与有强还原性的h2s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so2有还原性,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答案:(1)变红酸性(2)褪色漂白(3)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氧化(4)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还原(5)吸收so2,防止so2污染环境so2+2naohna2so3+h2o12.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b,c,d,e,f。(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由框图中a、b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加入h2o中,生成含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课件
- 水肌酸产品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参考模板)
- 乡镇机关管理制度
- 吴起采油厂人执勤点工程颐园样本
- 物业员工工作计划
- 2025年微波等离子炬光谱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服务项目建议书
- 物业的服务规定规定合同(物业的服务公司的)
- 博物馆解决方案方案
- 2025年试验机械相关检测仪器合作协议书
- 2023年小学数学必背定义和公式
-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全科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测试卷(含答案)
- 电梯井道脚手架施工方案
- 兴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 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相似三角形4.3 相似三角形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主令电器(课用)课件
- DLT 5066-2010 水电站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 湘少版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测绘生产困难类别细则及工日定额
- 湖南省长郡中学“澄池”杯数学竞赛初赛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消防系统施工总进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