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及呼吸原理的应用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乙醇。2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酵母菌的呼吸情况。3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有氧气和温度等。4呼吸作用不仅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且中间产物还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枢纽。 1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1)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气和无氧气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2)设计实验:将酵母菌平分为两组,一组提供氧气,另一组隔绝氧气,检验两组是否产生co2。(3)结果:两组均产生了co2。(4)结论:酵母菌在有氧气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没有氧气下进行无氧呼吸,且都有产物co2。2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呼吸作用不仅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且中间产物还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枢纽。 (2)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进行酿酒。(3)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过程称为发酵。(4)水稻生长期适时露田或晒田以及对其他农作物的中耕松土都是促进根系的细胞呼吸。(5)储存粮食需要干燥、低温,水果等保鲜需要低氧和低温都是抑制细胞呼吸的方法。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酵母菌在无氧时一定进行无氧呼吸,有氧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2)发酵时,酵母菌产生乙醇和水()(3)细胞呼吸的作用只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条件,以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5)对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应设法降低细胞的呼吸速率,故保持无氧、低温环境很重要()(6)密闭的土窖保存水果,利用了水果自身产生的co2抑制细胞呼吸的原理()2下列不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是()a乳酸 bco2 c乙醇解析:选a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co2 和乙醇。3在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注入一层油脂的目的是()a阻止空气中杂菌的进入b造成无氧环境c阻止水分蒸发解析:选b油脂的作用是隔绝空气,造成无氧环境,促进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4下列生物或器官的无氧呼吸类型与其他不同的是()a酵母菌 b马铃薯块茎 c苹果果实解析:选b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类型是乳酸发酵型。5在储存新鲜水果时,以下哪种条件不是必需的()a高温 b低氧 c适当地充氮气解析:选a高温会使水分蒸发,另外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不利于水果保存。6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存时间的原因是()a细胞呼吸减弱 b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解析:选a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后,温度降低,呼吸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减弱,从而延长蔬菜保存时间。7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无氧呼吸原理的是()a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b提倡慢跑等健康运动c稻田定期排水d光下适当增加作物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解析:选a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原理。 核心要点(一)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应用项目温度o2co2原因温度主要影响酶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o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但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曲线应用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大棚蔬菜夜间适当降温以降低呼吸消耗,提高产量适当降低o2浓度,抑制呼吸消耗,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在蔬菜、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或充入n2)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名师点拨水果与粮食的保存(1)相同点:储藏水果、蔬菜与储藏粮食、种子的相同点为“低温、低氧”。(2)不同点:水果、蔬菜储藏需“一定湿度”,而粮食、种子储藏需“干燥”环境。题组冲关1夏季暴雨过后,水淹的农作物常发生烂根现象,其原因是()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c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d土壤因水涝导致温度低,使根受低温损害解析:选a土壤长期被淹,导致土壤中缺少氧气,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而乙醇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从而导致烂根。2如图表示光照、储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速率变化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番茄果实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8 时比15 时更强c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储藏番茄果实d储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有关解析:选c由图看出低温条件下呼吸强度更低,但黑暗条件下比光照条件下呼吸强度高,所以黑暗条件下不利于果实的储存。核心要点(二) 植物细胞co2、o2产生过程及场所1co2和o2的产生和利用(1)co2的产生和利用: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中)均可产生co2;co2利用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2)o2的产生和利用:植物细胞只能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经光反应产生o2;o2的利用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上。2o2和co2跨膜层数的计算(1)o2、co2自产生场所扩散至同一细胞:o2:叶绿体类囊体膜(一层膜)叶绿体内外膜线粒体内外膜,共计5层生物膜,10层磷脂分子。co2:线粒体双层膜叶绿体双层膜,共计4层生物膜,8层磷脂分子。(2)o2、co2自产生场所扩散至相邻细胞:o2:叶绿体类囊体膜(一层膜)叶绿体双层膜本细胞细胞膜相邻细胞细胞膜相邻细胞线粒体双层膜,共计7层生物膜,14层磷脂分子。co2:线粒体内外膜本细胞细胞膜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相邻细胞叶绿体双层膜,共计6层生物膜,12层磷脂分子。名师点拨二氧化碳跨膜层数的特殊情况(1)植物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可通过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2,此时计算跨膜层数时应去除线粒体双层膜。(2)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co2,co2只产自有氧呼吸过程,即co2只产生于线粒体中。(3)一层细胞等于两层生物膜,如人体内o2由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时共跨越两层细胞、四层生物膜,然后才进入红细胞。(4)一层生物膜等于一个磷脂双分子层,也等于两层磷脂分子。题组冲关3植物细胞产生的co2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穿越的生物膜层数为()a2层b4层c6层 d6层或4层解析:选d若co2产自有氧呼吸,则由一个细胞的线粒体进入相邻细胞叶绿体被利用需跨越线粒体双层膜、本细胞细胞膜、相邻细胞细胞膜及其叶绿体双层膜,共计6层生物膜;若co2产自无氧呼吸,则不需跨越线粒体双层膜,只需跨越4层生物膜。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的co2既可产自有氧呼吸,也可产自无氧呼吸b人体细胞co2的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c人体细胞产生的co2进入组织液需跨越4层磷脂分子d红细胞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跨越6层生物膜解析:选d人体细胞co2只产自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人体细胞产生的co2进入组织液需跨越线粒体双层膜,本细胞细胞膜共计3层生物膜、6层磷脂分子;红细胞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线粒体被利用至少需跨越红细胞膜、毛细血管管壁(一层细胞两层膜)、组织细胞膜及线粒体双层膜共计6层生物膜。5将盆栽植物天竺葵浇上含18o的水后,置于密闭的玻璃钟罩内,再把整个装置放在室外阳光下,并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一周后,玻璃钟罩内的空气及天竺葵中下列哪些物质可能含有18o()o2水蒸气co2葡萄糖氨基酸脂肪a中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gcam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61T 501-2010 农村中小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管理规范
- DB61T 382.1-2018 魔芋标准综合体 第1部分:魔芋种芋、种子
- 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2025年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 2025浙江温州市人才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招聘非在编代课教师(若干)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压疮的预防和处理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生产月竞赛试题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国有企业急需紧缺工作人员公开选聘(8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如何申请非遗
-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附答案
- JJF1030-2023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
-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第二章)
- 幼儿园低结构材料清单
- 注塑标准成型条件表电子表格模板
- 冶金传输原理课件
- 《健康是1财富是》课件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含注释)
- 《输血制度及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