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河县第二小学语文教案第一单元:植物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来设计的,以学生能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的。本单元以生命特征为核心,研究几种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面对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事物和研究事物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意见的空间,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把科学观察与科学思考结合起来。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我们利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2、植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营养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一生的周期。3、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物质构成、新陈代谢、适应和影响环境、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与方法:1、用感官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2、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内容。3、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4、比较多种植物,总结它们的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探究植物的兴趣。2、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植物意识。3、培养学生以观察结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追求结果的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理解难点:对植物的共同特征的总结课时安排:七课时 学科科学课题我看到了什么审核年级三年级课时第一课时教材页码第14页修改教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过程与方法1、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2、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3、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教学 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教法学法教法:导学法,讲解法。学法: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教学 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案别主 教 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就能体现,说古时候啊,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简介白话文、文言文。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3.指名朗读课文。(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 曰 禽 诣(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果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三、讨论交流,领悟幽默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四、朗读全文五、延伸拓展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学生交流)六、课堂表演让学生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然后推荐一组面向全班表演。及时组织评价。布置作业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板 书 设 计10杨氏之子机智、聪明杨梅杨家果孔雀孔家禽教 学 反 思第三课时年级五级课题11晏子使楚审核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 “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4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过程与方法1课文中运用了推理形式,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朗读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晏子在机智应对中体现出的爱国精神。教学 重点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对待的。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教法学法教法:教学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学法: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读、思、议、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学 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案别主 教 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3.说说课题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2.课堂交流(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3.尝试给课文分段(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2)分段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 心平气和地 冷静地)。(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第 二 课 时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1)理解:水土不服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临危不惧 口齿伶俐 热爱祖国 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抓住重点句:“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布置作业四、作业:1.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2.排练课本剧。教 学 反 思第三课时年级五年级课题12半截蜡烛审核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教学难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法学法教法:用“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学法:通过读、思、议、演等方法,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教学 准备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案别主 教 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1.导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2.了解故事内容。(1)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2)指名说。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2.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3.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4.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1)预设一: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说原因谈感受。(2)预设二:杰克也有贡献。说原因谈感受。(3)预设三: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说原因谈感受。学完了课文,你想说什么?三、初步体会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学生默读思考。同桌同学交流着法。3.全班交流。1.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2.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3.阅读剧本,感悟人物语言。布置作业四 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默写词语。板 书 设 计12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 半截蜡烛(拯救) 杰克杰奎琳教 学 反 思年级五年纪课题13打电话审核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教学 重点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教学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教法学法教法: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理解课文内容学法:通过读、思、议、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语言的魅力教学 准备歌曲打电话案别主 教 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2.谈打电话。(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3)模拟计时表演。(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吗?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乙:是够啰嗦的。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乙:废话。甲:讨论吗?不讨论。乙:人家没事。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乙:他在这报账呢!2.归纳: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3.小组练习: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4.集体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5.畅所欲言:通过观看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6.小结。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3.教师小结: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5.小结。通话时,做到内容集中,语言要简明扼要。布置作业五、作业(选择一题)()给班主任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给远方的亲戚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学会了打电话。板 书 设 计13打电话半分钟两个多小时啰嗦、耗时、误事说话要明白简练给人启迪教 学 反 思年级五年级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三审核学科语文课时3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2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参与习作,切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学 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教法学法教法:是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学法: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教学 准备1吸烟害处知多少补充资料案别主 教 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创设情景、激发劝说欲望1学生表演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吸了一口,咳嗽。)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爷:什么日子?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颖:联合国规定的。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2提出问题: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3让学生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在劝说别人时,以理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二、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1小组交流。假如你是颖,你会怎么劝说爷爷?在小组内讨论、表演。2全班交流。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比较,说说哪种说法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三、拓展、运用。1小组交流。师:刚才大家帮颖解决了难题,可是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2模拟表演。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3全班评议。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板书设计:劝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态度诚恳注意对象第二课时 (习作)一、了解发言稿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班委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2师在全班朗诵课前搜集到的发言稿。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二、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请写过发言稿的学生讲一讲他们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2师举例讲一讲在写某一发言稿的时候要写进哪些内容。3请学生根据以上例子归纳总结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师予以帮助)三、尝试习作。1让学生根据习作提示自己选择写作情景。2明确习作要求: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感情真实;语句通顺。3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四、评改、交流1全班学生互评互改。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2教师根据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3小组交流评改。4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板书设计:明确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3.师生共同评议。评议的重点:(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2.课堂交流:(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 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3.课堂交流、评议。布置作业四作业誊写修改后的作文板 书 设 计习 作 讲 评(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教 学 反 思年级五年级课题回顾拓展三审核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2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过程与 方法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文的魅力,语文的美。教学 重点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教学难点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教法学法教法:引导点拨,评议结合。学法:交流探究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 准备学生收集好对联、谚语、歇后语、广告词。案别主 教 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激情导入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读对话,交流感受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2.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1)说话要机智巧妙、简练得体例1:晏子使楚中晏子三次回答都很机智例2:半截蜡烛中一家三口的说话都很巧妙,特别是杰奎琳说的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很巧妙地迷惑了德军;“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更是迎合了德军的心理,实现自己的目的,保护了蜡烛。例3:打电话中的年轻人说话不简练,太啰嗦了:如:“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例4:请客一文中不得体的语言表现:“该来的怎么还不来?”意思是“来的都是不该来”,得罪了到场的客人。“不该走的又走了。”意思是“没走的是该走的”,又得罪了没走的客人。“我说的不是他们。”意思“他说的是最后没走的”,于是他就得罪了所有的人。(2)剧本、相声的特点剧本: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相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给让人在笑声中受到启迪。4.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2)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巧妙说话。5.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一、日积月累:1.引对联: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能谈谈对对联的了解吗?2.读对联: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先学生自读,再指名读,正音)3.想意思:读对联,想想它们的意思,然后交流。4.悟特点: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看有什么发现。(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讨论。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是一样的。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4)再读对联,加深认识,熟读成诵5.课外拓展:(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顶针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回文联:楼望海海望楼;水连天天连水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歇后联: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艄公捋橹打拱作揖讨船钱(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对联都可以)6.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二、展示台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展示方式可以: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2.相声表演。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4.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5. 朗诵、讲故事等。 设计意图: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布置作业三作业抄写并背诵日积月累内容板 书 设 计回顾拓展三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是一样的。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教 学 反 思单元测试评估(两课时)第 四 单 元 概 要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再见了,亲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红军战士忠于党、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催人泪下;桥中老支部书记在生死关头,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壮举使人心潮难平;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这4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二、学情分析本组四篇课文故事感人,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强烈。教学本组课文的难点,就是要让学生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所打动,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受到国际主义、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所以要在阅读中继续训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叙事、抒怀的一些表达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采访等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本组有些课文,如金色的鱼钓梦想的力量篇幅较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方法与过程2、学会运用倒叙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事件的来历。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5、培养国际主义精神、接受优良革命传统的教育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2、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五、教学课时 教材建议用1114课时学科语文课题14.再见吧,亲人审核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教学 重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教法学法教法:分析法。学法:自读、交流、体验。教学 准备抗美援朝知识。案别主 教 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图片,请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2.指名学生描述。3.师小结: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原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师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八年来,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分别之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师指课题,生齐读)再见了,亲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初读要求。(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3.反馈、交流。(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耗”(ho)等生字读音。(2)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4.速读课文。(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2)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四、激情朗读,引发悬念1.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2.江报、交流(师相机出示送别图、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3.小结: 是的,八年的血雨腥风一起渡过,八年的峥嵘岁月共同走过,血与肉凝成的深情厚谊怎能不感天动地?怎能不牵肠挂肚啊!4.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还更让人割舍不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还令人留恋?课文1-3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13段内容。五、布置作业1.背诵46段,熟读13段。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巩固,激情导课1.志愿军叔叔们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挥手,深情地呼唤。(全班齐背46段)2.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呢?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课文13段。二、精读品味,体现真情(一)教学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并细细体会体会。2.反馈交流(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齐读,读了这一句话,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引导学生提出“什么事能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再读课文,划出表现出志愿军展示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事例。总结:枪林弹雨送打糕;为救亲人失孙儿;为救亲人勇献身;为了亲人失双腿。(2)出示句子: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学生可抓住“冒”、“穿”、“顶”、“送”等动词展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指出“雪中送炭”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指导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导朗读,体会感情。(二)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1.总结学法:放声读,划句子。读重点句,抓重点词,展开想像,体会真情。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小黑板出示)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3.反馈交流。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例如,(1)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抓住“噩耗”、“同归于尽”两个词品味。)(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情感的不同。)(3)讨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都用第二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这样写好像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情,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三、回归整体,感受“亲人”1.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真是感人肺腑,志愿军怎能忘怀呢?让我们走进志愿军叔叔,跟他们一起和朝鲜人民话别,愿意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感情朗读13段)2.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同学们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展开想像,说一说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可以采用第二人称来讲。3.指名生讲志愿军战士的感人事迹。4.填空、交流,然后全班齐读。在朝鲜战场上, _(谁)为了_谁)浴血奋战, _谁)为了_谁)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两国人民用_凝成了_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胜似_。5.列车越开越远再也看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战士们在心里深情地呼唤,朝鲜人民也在心里深情地呼喊。学习4-6段四、教师总结,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布置作业五.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收集有关抗美援朝中出现的感人小故事。板 书 设 计14.再见吧,亲人大娘:送打糕-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亲人.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妈妈.大嫂:挖野菜-失去双腿.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情比山高,比海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教 学 反 思年级五年级课题15.金色的鱼钩审核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2.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教学 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教法学法教法:引读法。学法:读思法、合作探究法。教学 准备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案别主 教 案个性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3.小结。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一)以老班长为主线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3)指导分角色朗读。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1.(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2.让学生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3.建议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布置作业五.作业.2.让学生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3.建议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板 书 设 计15.金色鱼钩肩负重任 弯钩钓鱼 老班长 安定情绪 ( 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救人)困难重重壮烈牺牲教 学 反 思年级五年级课题16.桥审核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页码页修改教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2.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教学 重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涵的深刻含意教法学法教法:引读法。学法:读思法、合作探究法。教学 准备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坩埚购销合同怎么写模板(3篇)
- 辅导课程销售合同模板(3篇)
- 服装生产简易合同模板下载(3篇)
- 环保型私人宅基地买卖及绿色建设标准协议
- 电商企业客户数据保护及隐私保密协议模板
- 离婚时共同投资权益分割及财产处理协议范本
- 住宅小区健身房租赁合同模板-社区健身中心租赁协议
- 高级管理人员竞业限制保密合同
- (正式版)DB65∕T 4369-2021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荧光光度法》
- 矿山股权转让与矿山安全生产合作协议
- 医学实验室安全培训
-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诊断报告编制指南
- 离子检验-教案-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Unit 5 Lesson 20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智能悬架系统集成开发关键技术与实践-2024-12-技术资料
- 应用PDCA降低药占比
- 超重与失重+说课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公司收取管理费协议书范本
- JTS-165-6-2008滚装码头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备维修与保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