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片两组 书香晨读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文本总结 课后悦读 书香晨读开卷有益 国学讲堂 1 子曰 德不孤 必有邻 论语 译文 孔子说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 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领悟 孔子在这里讲的 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 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自己有道德的涵养 自然会影响身边的人 2 朝闻道 夕死可矣 论语 里仁 译文 早上得知真理 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领悟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 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导入阅读 有人说 战争是一场发昏的游戏 很有道理 为了发昏者的利益 成千上万无辜者成了他们手中的侵略工具 或者说 只是这场 发昏的游戏 中不起眼的一个道具 显然 战争是邪恶中最大的邪恶 当侵略者为暂时的胜利而庆祝时 谁为那些随战争硝烟逝去的生命埋单 在厮杀中得胜的人们在喜悦中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伤口 而失败的人们已永远失去了他们过去的辉煌 爱好和平的人们 又一次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真正的宽容与理智 21世纪已在局部的战火中走过了15个年头 世界人民回首战争 经历过战争 更期盼和平 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兄弟姐妹情深意重 人人相互友爱的世界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文本助读 王小亭 北京人 1925年任万国新闻通讯社摄影记者 后来受聘 申报 任新闻摄影部主任 1930年任 申报 新闻摄影记者 协助该报创办 图画周刊 九一八 事变后 他又到东北锦州前线摄影 1932年淞沪会战爆发 他化装成菲律宾籍司机 驾驶汽车 越过日军岗哨 直达淞沪前线 拍到不少战地照片 刊诸报端 引起轰动 八一三 事变爆发后 他在上海火车南站拍摄到一个小孩坐在被炸毁的月台上大哭的照片 被美国认为是在1855年至1960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照片在美国 生活 杂志作为封面发表后 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世界舆论对日本在远东所发起的这场非正义战争表示极大的关注和谴责 一 相关链接1 走近作者 2 文学常识 1 新闻图片是通过视觉手段来传达信息的新闻报道体裁 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新闻图片主要包括 新闻照片 是利用摄影技术制作完成的用于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图片 新闻漫画 是一种在特定新闻报道载体上 运用夸张 幽默的绘画形象和构图语言 专门报道或评论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时事 社会问题的绘画形式 新闻图表 分为统计图 示意图和地图 是指综合运用文字 图形符号 照片 线条 数据 色彩等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图表 2 解说词是对展览 实物 影视 图片 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 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 词语的渲染 来感染观众或听众 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 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根据被解释的对象 解说词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两种 用于参观浏览的导游解说词和用于电影电视风光片的解说词 多用文学 散文手法 既抒情又有解释说明 语言绚丽多彩 情感真挚浓郁 用于创业成就的参观展览的解说词和科普影片 新闻纪念片的解说词 则侧重于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 解说词有补充视觉和听觉的作用 具有以下特点 语言通俗 平易 读起来顺口 听起来顺耳 因为解说词是对形象画面的补充 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宣传和教育群众的 紧扣实物和形象进行解说 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依据 忠实于实物和形象是解说词写作的基本原则 围绕实物 形象这一中心点 安排结构 组织段落 注重文艺性 解说词不是空洞的说教 必须通过形象的语言对实物进行描绘 就像报告文学是报告事实和文艺创作的结合一样 解说词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 具有文学作品的一些特点 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 一首动人的诗 答案 ku zh ob 二 基础积累1 字音辨识 1 单音字 2 据音写字 答案 撼 憾撤 澈粹 萃摄 慑 答案 1 后果 成果 3 词语辨析 1 后果 成果 辨析 都表示事情最后的结局 后果 指坏的结果 贬义 成果 指好的结果 褒义 例句 美国气象中心发布最新报道 最强太阳风暴将会形成 并可能会袭击地球 对地球造成严重的 到时会干扰通讯 飞行等等 对地球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早茶飘香 高朋满座 在中央民族乐团悠扬的乐曲声中 宜宾生态茶叶建设汇报会在这里举行 答案 2 愤怒 愤慨 2 愤怒 愤慨 辨析 都表示内心不满 愤怒 着重于 怒 生气 不满到了极点 愤慨 着重于气愤不平 多指重大事件 例句 油价上涨引发民众 菲律宾妇女砸鸡蛋抗议 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是非常不友好的 引发全国民众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 一 整体把握 二 文本研读观察两组图片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对应考点 理解画意 第一组图片中尽管摄影者各不相同 但有三幅拍摄的主要人物是孩子 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这些摄影者之所以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孩子 是因为孩子本应该无忧无虑 但战争却让他们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遭受生离死别之痛 忍受精神的折磨 摄影者以他们为作品的题材 更能控诉战争的罪恶 2 对应考点 鉴赏手法 第一组图片中的第四幅图片 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战争主题 参考答案 烘托手法 尸体胡乱摆放在路边 孩子是面无表情的 熟视无睹的 孩子对死亡已经失去了恐惧感 其情感已经麻木或丧失 孩子的心灵遭到扭曲 这可能是战争的最大破坏点 图片从侧面表现了战争对孩子精神的摧残和纳粹分子的罪恶 3 对应考点 鉴赏手法 把握感情 研读第二组图片 指出图片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特点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图一记录的是中国重庆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走上街头狂欢的场面 画面中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他们振臂高呼表达兴奋之情 其中一人兴奋地骑在别人的脖子上 高举两臂表达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这一图片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喜悦 对和平的渴望 图二中林立的墓碑散发出的肃穆气息让我们动容不已 每一块墓碑就是一个未曾安息的灵魂 都在控诉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失去生命 失去亲人 这一照片表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及对战争的厌恶 控诉 图三中士兵回到成了废墟的家的那种无言的心痛让我们唏嘘 战争让他失去了亲人 失去了家园 废墟的荒凉无声地控诉着战争的残酷 这一照片表现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是无休止的伤痛 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图四中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一跪让我们感动不已 战争的残酷有目共睹 战争造成的灾难难以弥补 难得的是勃兰特勇于反省 勇于谢罪 这幅照片体现了对战争的反思 总之 这四幅照片都表现了对战争的厌恶 对和平的渴望和向往之情 参考答案 4 对应考点 探究意蕴 两组图片反映战争的角度和选材有什么异同 思路提示 图一 人们慌乱的脚步 此起彼伏的爆炸 流淌着的鲜血 惨不忍睹的尸体 如山坍塌的断壁残垣 受伤的小男孩孤独无助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 妈妈 你在哪里 图二 看到男女老少劳工们用最原始的方法热火朝天地劳作着 战争的灾难使得他们不得已采取这种方式促使战争结束 图三 观察到被迫穿上军装的少年们不一的表情 是对眼前遭遇的不解 还是对战争的厌恶 是对前途感到迷茫 还是对命运感到无奈 图四 为什么他见到堆积的尸体而不惊恐 是他已经见得太多 还是已经麻木 集中营里的童年生活会给他的一生留下什么样的创伤 三 探究争鸣图片是瞬间的永恒 图片把思想直接诉诸视觉 有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透过一幅幅图片可以想象到发生在昨天的故事 听到人物的心灵之声 就第一组图片说说你所理解的画外音 四 主旨归纳两组图片分别带给你怎样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答案 第一组图片通过展现战争给人们造成的灾难 表现人们对战争罪恶的控诉 对和平的渴望 第二组图片通过人们对战争结束的欢庆 战争让人们失去亲人和家园 对战争过错的谢罪 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 更表现出维护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的重要性 文本总结巩固学习 一 技法归纳1 捕捉瞬间 再现历史真实就一个时代而言 一幅照片所反映的内容是很有限的 但摄影者通过对瞬间场景的捕捉 再现了历史的真实 给人永恒的回忆 深深的思考 第一组图片中的四幅照片真实地再现了战争对人们肉体和精神的摧残 第二组图片中的四幅照片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地人民庆祝胜利 反思战争 祈盼和平的场面 2 对比手法的运用两组图片都与战争有关 主题都是战争与和平 但它们的主旨 情感 表现手法却不相同 第一组图片重点在于揭露战争的罪恶 摄影记者从个人遭遇这个角度来表现战争的罪恶 在尸体横陈 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只剩一个儿童在嗷嗷大哭 一个孩子独自走在尸体遍布的集中营的路上 居然能够毫不惧怕 这是一幕多么惨不忍睹的悲剧啊 二 微型写作请用对比手法为下图拟写一段解说词 并就其所表现的主题 发表你的评论 200字左右 写作示例 一边是一排士兵 手持刺刀 满脸杀气 昂首阔步向前走 而士兵的对面 一名妇女上身穿着花衣服 用手托着一朵鲜花 双眼凝望这鲜花 满脸虔诚 枪炮代表着战争 鲜花代表着和平 生活需要鲜花陪伴 人类需要和平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和谐 为了人类的永久和平 和谐发展 让我们放下枪炮 远离战争 为世界和平祈祷吧 三 素材积累 素材1 王小亭于淞沪会战之张华滨战斗后的日本空袭上海火车南站行动的过程中 拍摄了原题名为 中国娃娃 的真实新闻照片 以静态摄影描绘战火下中国儿童的该照片 于两周后见于美国知名 生活 周刊 而此 中国娃娃 照片中残破的战争废墟与哭泣的小婴儿图像 不但震惊美国舆论界 而且迅速流传于全世界 而在王小亭拍完这张照片后发现 自己的鞋子已经吸饱了鲜血 适用话题 真相 战争的残酷 和平美好 牺牲精神 素材2 1970年12月7日 大雪过后 东欧最冷的一天 对捷克 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 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 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 肃穆垂首 突然下跪 并发出祈祷 上帝饶恕我们吧 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勃兰特以此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 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 赎罪 适用话题 真诚 尊重 尊严 责任 铭记 正义与良知 素材3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 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 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 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 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 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 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爆纪念馆等 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中国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适用话题 敬畏生命 尊重人权 牢记战争 追求和平 反思历史 课后悦读延伸学习 今天 重温血写的教科书今天 12月13日 第三个国家公祭日 这一天 南京的天空淫雨霏霏 又是一个凛冬 水西门外 万众肃立 祭奠79年前的亡灵 10时整 凌厉的防空警报刺破苍穹 所有的人低头默哀 首段简洁有力 明确日期的重要性 以描写的手法写出公祭的场景 回顾79年前的惨案 1937年的今天 南京城破 侵华日军在这里制造了人类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30万同胞沦为鱼肉 惨遭屠戮 鲜血染红了温婉的秦淮河 也染红了滚滚长江水 今日 万人坑 遗址的累累白骨 就是控诉的铁证 每一次的拜谒 都会在死亡的丛林里体会到彻骨的寒凉 历史并没有远去 仍在遥远的远处注视着今天的人们 灾难从来都是血写的教科书 我们也在一次次的爬梳整理过程中 感受彼时的血雨腥风 并在血污中挺起脊梁 而无数个脊梁也由此拼接成绵亘的山脉 不屈是底色 抗争是灵魂 家国情怀是每一个中国人勇往直前的动力之源 写出灾难的价值所在 民族的记忆形成了民族的不屈精神 阐明传承历史才能铭记历史 走向未来 灾难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 这些密码深深地根植于民族的记忆之中 无论何时何地 都不应该遗忘 经由这些民族记忆 后人可以轻松进入幽深的历史隧道 长歌当哭 奋发自强 一个民族的人格可以有多坚忍 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有多顽强 死难者以其生命为我们做出了诠释 而一代代中国人也在这样的传承中完成了民族性的熔铸 这些年来 随着记忆的复苏 尽管当事人正在凋零 而历史的现场却越来越清晰 越来越丰富的细节 越来越密匝的信息链 都呈现给后人真实的场景 而越是清晰地逼视历史 就会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今天人们的责任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铭记历史 走向未来 明确公祭的原因和要义 当然 时隔越是久远 则遗忘就越是厉害 一个总是习惯性遗忘的民族 一个总是缺乏耻感的国家 也注定不是一个拥有现代意识 现代视野的民族与国家 事实上 这也是国家公祭的要义所在 公祭死难者 首先是一种庄严的仪式 慰安死者 砥砺生者 并在仪式中获得某种来自遥远时空的伟大力量 当你看到一个环卫工垂手肃立的时候 当你听到警报声震荡耳鼓的时候 也就找到了打开历史 记取灾难的正确方式 举办一个国家主导的公共纪念仪式 是对抗战记忆的打捞 也是现实的需要 公祭也是一种直白的宣示 作为这块土地上的子民 我们有责任 有义务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立场 传递态度 守望历史 历史固然已经过去 而一个民族在鲜血中凝结的精神信仰和意志追求 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