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26-33课教案.doc_第1页
二年级语文26-33课教案.doc_第2页
二年级语文26-33课教案.doc_第3页
二年级语文26-33课教案.doc_第4页
二年级语文26-33课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我能行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会写8个生字与、球、之、跃、注、准、视、允,会认14个生字:瞄、投、凳、注、滚、之、捡、待、递、跃、与、融、允、约,积累瞄准、自信、约定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贝贝面对困难自己努力解决的勇气和办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懂得在现代生活中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合作和共处。教学重点:准确认读14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会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巧讲故事,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打球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打球的这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一、 预习检测读课文,认识生字。开火车读课文,认识词语。二、趣味识字一)自读课文,用画出生字,用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借助拼音识字。注意刚才你们读不准的字音。 二)标出自然段,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词。 三)听老师读课文,一边听,一边看书,注意刚才你们读不准的字音。 第二课时 自合学文一、细读课文同学们真不错,生字朋友都认识了,能不能告诉我贝贝遇到了什么困难,他的困难得到解决了吗?(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你们带着这个问题来默读课文,看看在哪个自然段可以找到答案?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3指名汇报出示第2自然段。(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大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分享积累用求之不得训练说话,以理解词语。达标提升朗读全文。把贝贝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听。向贝贝学习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理解我能行这篇文章的意思,要在生活中充满自信与阳光。板书设计: 我能行 晾在了一边 融在了一起 27 再来一次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对失败能发表看法4、通过拼读扩人识字量5、在朗读中认识失败,懂得信心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读?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1、出两个字在、再 2、谈这两个字的用途“在”与地点、时间有关“再”与“又”“重新”有关3、“再”、“在”填空4、板课题:再来一次5、师:到底事情需要再来一次?我们读课文。预习检测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趣味识字1、出示生字2、自由拼读3、同桌交流读后记下难记的生字,针对这些生字进行重点教学。4、出示生字果树摘读 第二课时自合学文1、自由朗读课文 2、读一读小加回家的表现。小加的表现与平时有何不同?3、人家找找小加的困难在课文的哪几个段。 4、大家仔细读27段,找出不解的词语。反常:与平时不一样难为情:不好意思,怕人笑话 2、妈妈是怎样开导小加的?找出句子读一读。 3、家仔细读27段,找出不解的词语。反常:与平时不一样难为情:不好意思,怕人笑话 4、妈是怎样开导小加的?找出句子读一读。分享积累1、积累词语2、造句。 3、小加吃晚饭时( )地( ),对妈妈说,今天跳马怕( )不敢跳过去,妈妈劝他,不能因为没有信心而放弃,要( )达标提升(1)从妈妈的这些话,你知道了什么?(2)你喜欢这位妈妈吗?为什么?(3)你做哪件事失败了?(4)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想?板书设计: 再来一次 妈妈 小加 专心做 失败 不放弃 再来28、我是最弱小的吗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弱小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是最弱小的吗这篇课文。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质疑一、预习检查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弱小的?画出本课的生字词。2、出示生词、认读。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二、趣味识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分组学习全班交流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3、范写,重点指导:末:第一笔横要写得长些,第二笔横要比第一笔横短,撇和捺要写得舒展开来。亚:第一笔是横,第二、三笔是竖,要先写中间后写两边。森:品字结构,上面的木要扁些,撇捺伸展,下面的两个“木”要窄长些,其中左边的“木”捺变点。雷:上下结构,上下两部分的长短大致相等,上边的“雨”第三笔的横折钩变成横钩。芬芳: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5、展示,交流评价。第二课时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谁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2、过渡:外国有一个小男孩叫萨沙,虽然他才五岁,但是也不愿意做一个弱小的人,并且用白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再读读这个故事。三、自合学文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突然,萨沙发现了一丛一一野蔷薇。出示句子: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指名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3、正当野蔷薇美美地开着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拿出雨衣给哥哥,哥哥又把雨衣递给了弟弟萨沙。可是5岁的萨沙对妈妈和哥哥的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是萨沙和妈妈之间就进行了一场对话。请大家读读39自然段,看看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学生自由读49段。(1)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出示: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2)自由读读这二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练习读这二句话。自由读,指名读(3)重点指导第三句问话:萨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读读7、8段,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学生自由读画。假如你就是萨沙,现在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你用自己的雨衣保护弱小的蔷薇花,多勇敢的孩子啁!那你能不能坚定地说,你不是最弱小的?这时你的心情什么样? (自豪)萨沙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她的第三次问话里,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谁再来读读第三次问话?(4) 分角色读39自然段。四、分享积累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积累词语。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五、达标提升1、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向大家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护过比你更弱小的吗?2、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一个有爱心的、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3、默写生字词语。板书设计:28、我不是最弱小的 保护蔷薇花 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教学反思: 29、掌声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揭题质疑1、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的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给别人鼓掌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板书一、预习检测1、读了课题,你能提出问题吗?(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她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又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们带着提出的问题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反馈检查。重点读准下列字:翘舌音“镇”“骤”“持”“束”“述”,平舌音“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生字并记住它。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4、看一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你会不会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时候 愿意 持久 结束 情绪残疾 犹豫 讲述 镇定 交谈礼貌 骤然间 忧郁 慢吞吞5、生字、词语我们都会读了,请大家再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6、课文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8、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不仅读准了生字、词语的读音,大家还通过认真读书,读懂了一些词语的意思。二、趣味识字。1、认读书后要描红的生字。2、学生描红。3、教师指导4、听写词语时候 愿意 轮流 情绪 慢吞吞持久 讲述 结束 然后 骤然间第二课时三、自合学文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2、分小组讨论: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反馈交流,指导朗读。(1)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指导学生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心理。(2)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讨论: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心理。(3)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讨论让学生明白:“犹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眼圈儿红了”,是小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练习朗读体会小英复杂的心理变化。(4)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讨论让学生明白:同学们的掌声是小英感到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她感动得流泪了。练习朗读体会小英感激的心情。(5)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深鞠一躬是感谢同学们在一次的热情鼓励。练习朗读。(6)她不再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联系小英来信中的话交流讨论:小英为什么回有这些变化?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从同学们的掌声中获取了动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很珍惜同学们的掌声。练习朗读。4、有感情的朗读的第16自然段,说说从小英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5、显示最后一段,读一读再讨论: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引导学生理解“身处困境”,小英怎样珍惜掌声的,这里的“掌声”只是指鼓掌吗?6、教师总结:掌声这篇课文,通过身患残疾而自卑忧郁的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上台演讲,在同学们掌声激励下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四、分享积累1、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2、背诵第四自然段。五、达标提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写生字3、检测背诵第四段教学反思: 30、晏子劝齐王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2、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3、自由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学难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第一课时一、导入讲故事导入古代有一个个子很矮,他是齐国的人臣,有一天,他去出使楚国,楚国国王想捉弄他,便在国门的旁边挖了一个矮矮的小门,请晏子进入。晏子心知楚国人想侮辱他,便心生一计,针锋相对道:“我今天是出使狗国,要钻狗洞。”楚国人十分尴尬,只好灰溜溜地打开大门,晏子大摇大摆地进入。同学们听了晏子的故事,觉得晏于是个怎样的人?二、预习检测l、出示生字2、自由拼读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出示生字5、识字生字6、教师范畴写7、学生书写三、自合学文1、晏子为什么劝齐王?2、晏子怎样劝说?3、晏子与齐王百姓做什么?4、求百姓现齐王做什么?5、求白姓的结果是什么?五、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分角色前的语句指导2、正确、流利地齐声朗读课文二、分享积累:1、分角声前的语感指导2、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小组分角色朗读加动作分角色朗读三、达标提升板书设计:河干,庄稼枯黄(聪明机智) 晏子劝齐王有什么用呢? 求河神也没有什么用求山河求百姓听从求谁不再也不再教学反思:31、诺亚方舟教学要求:1、认识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识一个新部首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3、认识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识一个新部首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教具:小黑板卡片教学课时:二课时课型:新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想象及语训导入师在说出像船的基础上,由“船”导入“方舟”,最后导出课题:诺亚方舟二、预习检测: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自由交流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 谁建造了诺亚舟?(2) 诺亚为什么要建造成方舟?(3) 诺亚方舟的作用?三、自合学文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读。 淹没地势2、出示带有这些生字词的句子进行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1) 大水淹没了村庄和农田,淹没了城堡和关塞(2) 人们纷纷向声势高的地方逃命。四、指导书写五、作业l、抄写生字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生汇报自己积累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分享积累: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及词句。三、达标提升:故事比赛评选最佳小故事能手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诺亚方舟水淹没了村庄和农田诺亚造方舟鸽子带来水退的消息放动物、植物种子(象征和平与希望)储备食品教学反思:32、 三借芭蕉扇(一)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绿线中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3、联系课文读懂作业中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具体,土动。4、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5、了解孙悟空人物形象的刻划,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联系课文读懂作业中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教学难点: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绿线中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在西游记中你们最喜欢谁?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西游记里面的故事(齐读课题)三借邑蕉扇二、预习检测1、通过预习,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出示小黑板:芭蕉腾云驾雾寸草不生熊熊腾起千丈之高汗流浃背一抹径自扛着猪八戒头撞 捶胸猢狲细雨霏霏指名读齐读。2、文中写的是谁向谁借芭蕉扇?借了几次?(文章写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总共借了三次)3、再次读题:“三”借芭蕉扇。(1)你还知道哪些跟“三”有关的典故? (“三”打祝家庄、“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2)在这些故事中的“三”有什么含义呢? (学生自由讨论)(3)师总结:中国传统小说惯用“三”来设计小说情节。有时并不一定就指三次。“三”中包含了做事不易、需要克服困难才能成功的意思。三、自合学文1、文章中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三次借芭蕉扇?请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2)按问题提示给课文分段。(3)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交流分段情况。3、讨论文中学生有疑问的词语。四、分享积累1、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自由读第一段,用文中的话回答。出示:这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要翻过此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水。这山的火焰只有翠云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扇灭。(1)火焰山是怎样的一座山呢?谁能读出这山的危险来? (紧扣“八百里”、“寸草不生”“铜脑袋、铁身躯”体会火焰山之险。)(2)抓住“只有”体会借扇的必要性。2、孙悟空这次借扇结果如何呢? (理解“不但不借,反而”)3、铁扇公主为何如此恼恨孙悟空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表扬、引导)师:孙悟空首次想借扇,铁扇公主不但不借,反而把他扇出五万多里,拉卜来,孙悟空又是怎样不屈不挠三次借扇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教学反思:33、 三借芭蕉扇(二)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文的14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2联系课文读懂作业4中的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更具体,生动。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的英勇善战 教学过程:一、回顾全文。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借芭蕉扇。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文章写的是孙悟空三次向铁扇公主借扇,写了哪三次?一借铁扇公主给假扇二借牛魔王骗回扇子三借铁扇公主献扇二、自合学文1、三次借扇孙悟空用的方法是不是一样? (板书:威逼 诱骗 强夺)2、第一次孙悟空威逼铁扇公主,从哪儿看出来的?悟空在里面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痛得满地打滚,大喊饶命,忙将芭蕉扇给了孙悟空。(1)这段话我们应该怎样读? (脚蹬头撞、满地打滚、大喊饶命)(2)指名读,齐读。3、铁扇公主在孙悟空的威逼之下给了他一把假扇,孙悟空发觉上当之后,又想出了第二条计策诱骗。这部分是文中写得最详细的一部分,老师想让大家自学,并用笔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仔细读一读后,告诉你的同桌你为什么喜欢它?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