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 巷一、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学时代就爱好文学。1923年入上海大学,1925年入震旦大学学法语,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大革命时期曾加入共青团,因参加革命宣传,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四?一二”政变后,避居江苏松江,后到北京。1928年回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译工作,1930年曾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11月赴法国留学,就读于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回到上海。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任理事。在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和英文刊物中国作家等。日军占领香港后,他以抗日罪被捕。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并进行著、译、研究工作。1948年因遭国民党政府通缉再次赴港。1949年辗转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解放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1950年2月8日因病逝世,终年45岁。二、写作背景戴望舒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他从2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早期作品多表现个人的精神迷惘和哀怨,抗战后诗风转向明朗乐观,颇富爱国激情。在艺术上致力于将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诗词的表现技巧与法国象征派的艺术方法熔为一炉,多采用富有象征意蕴的意象来曲折地表现自己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后期部分作品还有超现实主义的印记。戴望舒的作品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此外尚有大量诗文译作和理论研究成果。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这首诗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戴望舒因此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三、课文讲解1、课文朗读(声音文件与图片ppt同时打开)2、课文分析这首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他常常孤身一人,彷徨在江南的悠长的雨巷,等待着一位姣好的姑娘。也许是这位姑娘的家就在小巷的尽头,也许是她回家时必然要穿过这条小巷。冬去春来,日复一日,“我”又穿行在小巷之中了,春雨打在油纸伞上,雨巷显得那样的寂寥、凄清,更触人愁思的是“我”希望逢着的这位姑娘又偏偏结着愁怨,她家的篱墙颓圮了,莫非她也受到了命运的打击?惆怅、凄清、叹息、迷茫。不过她没有颓唐,没有乞求,她仍然是那么妩媚动人,显得高洁而孤傲。3、课文难点研讨1)中西结合的意象美。雨巷选择了中国化的诗歌意象,借鉴了西方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了中西结合的意象美。诗人用丁香比喻姑娘显然寓有深意,是中西结合的意象在其诗中的集中体现。我国古诗里有好多吟咏丁香的句名:“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香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呈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诗人巧妙地将西方象征主义手法同中国古典诗歌意境融于一炉,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姑娘美丽、高洁、愁怨,象征着诗人美丽的理想。 2)创造了兼有比兴寄托和象征韵味的朦胧美。雨巷是一篇重象征重暗示的抒情诗。戴望舒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然而他使用暗示的方法,尽可能使这种感情隐蔽一些,朦胧一些。雨巷的悲剧感和孤独感,是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蒙蒙的细雨等环境的渲染和游子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期待的描绘来暗示的。一切都没有说穿,没有点透,然而我们懂了。从作品创造的“梦一般凄婉迷茫”的诗境中,我们不难发现,悠长寂寞,前途茫茫的“雨巷”,正是诗人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途的象征;雨雾弥漫,篱墙顷颓的环境,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乌云压城景象的写照;那位“丁香姑娘”正象征着作者的理想。诗人巧妙地将西方象征手法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熔为一炉,创造了兼有比兴寄托和象征韵味的朦胧美,也创造了含不尽之意在言外的多重意象。3)独特的音乐性和旋律美。诚如叶圣陶所说,雨巷在音乐性方面也具有突出的成就。全诗共七行,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常用首语重叠,加上奇特的字句组合,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使得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地暗示了诗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音乐性和旋律美还来自诗韵。“彷徨”、“悠长”、“雨巷”、“丁香”、“姑娘”、“惆怅”、“迷茫”均用唐韵或“江阳辙”,回环吟叹,增添了全诗伤感惆怅的情致。其用韵与古典诗歌将韵用在诗脚不同,是让同样的子音和母音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以达到听觉和谐的效果。诗歌中大量采用叠词和双声叠韵的词语,使诗歌低徊婉转,一唱三叹。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杜衡: 序)。四、思考与实践 1试述诗中“我”、“雨巷”、“姑娘”这三个形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从作品创造的“梦一般凄婉迷茫”的诗境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中的姑娘形象是诗人美丽高洁的理想的象征。悠长寂寞的“雨巷”,正是诗人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途的象征;雨雾弥漫,篱墙顷颓的环境,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乌云压城景象的象征。 2本诗的音乐性强,试作具体分析。诚如叶圣陶所说,雨巷在音乐性方面也具有突出的成就。全诗共七行,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常用首语重叠,加上奇特的字句组合,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使得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地暗示了诗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语言的音乐性和旋律美还来自诗韵。“彷徨”、“悠长”、“雨巷”、“丁香”、“姑娘”、“惆怅”、“迷茫”均用唐韵或“江阳辙”,回环吟叹,增添了全诗伤感惆怅的情致。其用韵与古典诗歌将韵用在诗脚不同,是让同样的子音和母音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以达到听觉和谐的效果。诗歌中大量采用叠词和双声叠韵的词语,使诗歌低徊婉转,一唱三叹。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杜衡: 序)。 3说明本诗是怎样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技巧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相结合的。雨巷选择了中国化的诗歌意象,借鉴了西方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了中西结合的意象美。诗人拿丁香来比喻姑娘显然寓有深意,是中西结合的意象美的集中体现。我国古诗里有好多吟咏丁香的句名:“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香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呈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诗人巧妙地将西方象征主义手法同中国古典诗歌手法意境融于一炉,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姑娘美丽、高洁、愁怨,象征着诗人崇高的理想。4、运用西方“向心式”阅读方法,分析本诗的三层含义。5、本诗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的结晶,从这一视角分析本诗与法国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联系。6、运用象征手法,把本诗改写成800字左右的一篇抒情散文,作为课外写作实践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五、相关艺术作品展示见课件。六、延伸阅读依据学生接受能力,指定阅读篇目。七、参考资料戴望舒和现代派(节选)唐世贵唐晓梅 戴望舒(19051950),他在读小学时即爱看水晶鞋、木马兵等外国童话。1921年,他便与施蛰存、杜衡、张元定(张天翼)、叶为耽(叶秋原)等人在杭州组织“兰社”,出版四开旬刊兰友,并任主编。编辑部就设在他家中。1924年,戴望舒进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攻读。1926年,施蛰存和杜衡也进该班求学。同年3 月17日,3 人创办了同仁刊物璎珞共出4期,戴望舒首先用望舒笔名发表诗凝泪出门和翻译魏尔仑的诗露兰菜,还署名望舒发表诗可知,从此,戴望舒走上了诗歌创作道路。1927年夏发表雨巷一诗一举成名后,戴望舒去北京,通过上海大学的同学丁玲认识了冯雪峰、胡也频、沈从文、姚蓬子、魏金枝等人。1928年初,戴望舒、施蛰存、杜衡(文坛三剑客)与冯雪峰拟办了文学刊物文学工场。1929年,戴望舒创作我的记忆一诗,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19291930年,戴望舒参预了刘呐鸥创办的新文艺月刊的编辑工作,并在该刊物上更系统的介绍了法国象征派诗歌,同时发表了他自己创作的象征主义诗歌。1930年3月2日,戴望舒出席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1932年5月1日,文艺月刊现代在上海创刊,戴望舒、施蛰存、杜衡、刘呐鸥、穆时英等人成为该刊的主要撰稿人,又因现代杂志而文坛称之为“现代派”。后期新月派在其发展最后阶段,已经显示出向现代派过渡的迹向,徐志摩虽然受英国诗人的影响,此时他却转而推崇法国象征主义诗派的鼻祖波特莱尔,并把他与卢梭、但丁并列。他西窗一诗就曾受到英国现代意象派诗人艾略特的启示,因此,他后期创作已逐渐转向揭示“微妙的灵魂的秘密”。还有孙大雨、陈梦家、林微因等人都写过类似的现代派的诗歌。因此在诗歌形式上,后期新月派青年诗人也出现了向自由诗发展的趋势,陈梦家在新月诗选从理论上归纳了这一新的动向:“我们决不坚持非格律不可的论调,因为情绪的空气不容许格律来应用时,还是得听诗的意义不受约束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戴望舒已于1927年写的第一首显露象征主义倾向的诗雨巷,在诗的形式上却采用了新月派的格律式。可以说,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交互演变而成的。现代诗派经历了一个酝酿、形成、发展的漫长过程。施蛰存曾经说:“现代中的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戴望舒早期的诗歌显然受法国象征派诗的影响很深,杜衡在望舒草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戴望舒是个热衷于“一个人在梦里泄漏自己的潜意识,在诗里泄漏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象梦一般朦胧的。”现代派的诗中的形象的含义多具有不确定性,或者说具有多义性,形成多层次的结构与多层次的复杂主题。诗人所属意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隐蔽在第二第三层次之中,通过暗示传达给读者,而读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引申、联想出更深更新的含义。正是这种不特指性与暗示性,极大地增加了诗的含量和情绪宽度,并对读者的欣赏产生巨大的刺激性,吸引读者极积地参予审美再创造过程。1927年,戴望舒发表了雨巷,其响亮、曳长的韵律显然是借鉴了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仑的艺术手法,而其意境则是中国古代的。清人褚人获撰写的坚瓠集中载有一封妻寄夫的情书云:“槟榔一走,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全文以药名为借代来暗示夫妻之间那种纯真的相思之情。虽然戴望舒未必是从该文中获得的启示,但受那一句古诗“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影响却是毫无疑问的,引雨巷其中的两节如下: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忧怨的姑娘。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怨,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这是诗的开头两节。我们读了后便可以看到诗的第一层的外在形象:在“寂寞而又悠长的雨巷”,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打着油纸伞在彷徨,她静静地走来,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试题目及答案甘肃
- 2025-2030中国电接触材料行业并购重组案例与资源整合策略报告
- 2025-2030中国物流园区招商引资模式与产业集聚效应分析报告
- 交投面试题目及答案
- 银行春招考试题及答案
- 五乱治理面试实战模拟题库:如何有效进行城市规划与管理
- 2024-2025学年阿尔山市某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 2024-2025学年德兴市某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 2025年医疗器械现场检查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慢性病培训试题(含答案)
- 2023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全套样本方案模板
- 开展学制度懂规矩守纪律精业务活动动员会讲话
- 色素性皮肤病课件
- 《医用化学基础》教案
- 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 GB/T 3618-2006铝及铝合金花纹板
- GB 31645-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胶原蛋白肽
- 防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 江苏省社会组织网上办事系统-操作手册
- DB37-T 3079-2017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 2023版江西省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1744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