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第九册 七律长征 教案背景一、课题:小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 七律长征1、课时:2课时2、学生课前准备:(1)小组自制卡片教具:不怕远征难五岭乌蒙金沙水大度桥岷山尽开颜(2)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故事的图片、文字、记录片以及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3、教师课前准备:准备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VCR。准备诗配乐七律长征。教学多媒体课件。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 1、学会3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万水千山”的意思;体会理解这些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的意思并体会红军的所向无敌的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3、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4、简单了解律诗的特点,知道本文中所用的手法:夸张与对比,了解本诗的风格:浪漫主义手法。5、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教育方面:1、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的气质。2、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一首七律诗。全诗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写诗的背景是1935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甘肃会宁会师,史无前例的长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主席回首艰苦卓绝的长征写下了56个字的壮丽诗篇七律诗。此诗距离现在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结合内容的理解上看注释而理解全诗的意境。而诗的背景和赞颂红军的精神则是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课有机地与课外相结合,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形成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深刻地领悟出毛主席豪迈的诗风。课前在百度上搜索有关长征的相关教学材料(如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视频),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到了长征组歌中的长征的录音,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四、教学措施本课教学设计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教学资源优势来突破重点、难点,体现了参与式学习,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环境等现代教育思想。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讲所熟悉的故事,加入吸引学生的电影片段,不仅增强他们对长征的感官认识,同时也使他们理解并掌握了长征的相关知识,并通过谈体会来巩固升华,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真正理解长征精神。五、教学过程(一)揭题,通过课内外资料初步感知诗歌内容1、谈话揭题,读通读准诗歌: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然而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吗?现在让我们一起领略这首气魄宏伟的七律诗长征。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把这首诗读通、读准。(让学生自由地读2分钟)2、介绍这首诗的体裁: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3、出示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图。(出示地图页)师:亲自率领红军长征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回顾所经历的千山万水,心潮澎湃,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诗篇七律长征。(板书课题)4、根据资料,再读诗歌:请同学们根据投影以及书中的相关资料,再次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说说诗歌中的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例如:(投影)当我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感受到) 5、同学间读诗心得,交流感受:6、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红军在长征路上所经历的苦难与豪情。读诗(二)赏读诗句,领略诗境【播放百度】欣赏/programs/view/o4dhqxeWlUE/师:全诗虽然仅有56个字,却向我们展了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说说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的出示)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交流)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认真诵读全诗,这两句诗句概括了全诗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中心句,请用笔把它划出来。你们都是划的这两行吗?(板书:远征难)理解“万水千山”“只等闲”,谁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谁来读好这两句?(指名读)谁愿意读?我们一起读。(齐读)第1句语气要坚决,充满信心,第2句后面轻读,读出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2、“五岭/ 逶迤/ 腾/ 细浪,乌蒙/ 磅礴/ 走/ 泥丸”。(出示)师:这五岭是哪几座山【百度文本】/question/17334603.html这乌蒙是什么样的山呢?边讲边板书:五岭是逶迤的(同时理解逶迤的意思:连绵不断)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逶迤的五岭。在你们的眼中这五岭是怎么样的?但在红军眼里,这逶迤的五岭怎么变成了翻腾的细浪了呢?乌蒙山是磅礴的(理解磅礴的意思:气势雄伟)这气势雄伟的乌蒙山怎么是滚动的小小泥丸了呢?红军是怎样面对的?(再次引导学生抓住“不怕”“只等闲”)。师:难道红军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真的如同他们说的那么容易嘛?你想象一下他们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红军就靠着自己的双脚,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穿越了峰峦起伏的五岭上,越过了这巍峨高大、山势陡峭的乌蒙山,多少的艰难险阻,在我们红军的眼中,都算不了什么!再带着感受读一读,讨论红军其中的辛苦。(学生齐读、指名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呢?3、出示:“金沙/ 水拍/ 云崖/ 暖,大渡/ 桥横/ 铁索/ 寒。”A、出示巧渡金沙江视频: 【百度视频】/programs/view/Qu50cjoiJB8/isRenhe=1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金沙江吗?(简介故事: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敌人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昆明,迷惑敌军,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而另一面我军主力队悄悄到皎车渡袭击,缴获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师小结: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斗智斗勇,有巧夺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是恶战,多少红军战士葬身于滚滚的大渡河中,知道这个背景指导学生读句子。1、我们胜利了(读)(怎样读)2、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又该怎样读)3、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更加明确怎样读)三个句子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朗读。师:现在,你知道“暖”字表达的感情吗?(生各抒己见)B出示:铁索桥【百度图片】/i?z=0&cl=2&ct=520093696&sn=&lm=-1&cm=1&sc=0&bu=&rn=1&tn=baiduimagenewsdetail&word=%E3%F2%B6%A8%C7%C5&pn=3 师:为什么用“寒”字来描写铁索桥呢?由“寒”字你联想到了什么?生1:我由寒字想到那铁索寒光闪闪,阴森森的。生2:看到“寒”字令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生3:我想到了当时战斗非常激烈,红军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前进,视死如归。生4:我联想到红军战士攀着十三根铁链、面对敌人的狂轰乱炸艰难前进,下面又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那是一场怎样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欣赏红军勇士飞夺泸定桥)【百度视频】/programs/view/wf9mf3f5nSM/。师:你认为该怎样读这句诗?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雾气蒸腾,巧渡金沙,欢快心情)同学们,这一暖一寒,一喜一泪,不正是体现(学生自由补充)4、出示:“更喜/ 岷山/ 千里/ 雪,三军/ 过后/ 尽/ 开颜。”师:“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播放过雪山视频)感受那种以苦为乐的精神。【百度视视频】/programs/view/wUOO3qs_6as/师: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声音读出来吧!(生齐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三)诵读全诗,品悟诗情。1、过渡:红军长征仅仅遇到了这五个困难吗?他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呢?你听到过哪些红军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交流:金色的鱼钩、丰碑、草地夜行等让学生讲讲大致的故事情节。)2、这些困难在这首诗中用哪个词语予以表达?(远征难)3、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他们不仅不怕这些困难,还把这“万水千山”看作了什么?(只等闲)怎么理解“只等闲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把困难当作平常事的气概通过诗句再次来感受。齐读: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四)学唱七律诗,升华情感过渡:在这25000里的长征路上,英勇的红军战士要走过万水千山,要经历千难万险。虽然只有五幅画面,却包含了红军长征途中所有的艰难困苦,只是这些太多太多,说不完、道不尽。让我们带着对红军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赞叹之情,再来朗读全诗吧!1、这首气壮山河、豪情壮志的诗歌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所作。(出示毛泽东图片【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3%A4%D5%F7&in=8314&cl=2&cm=1&sc=0&lm=-1&pn=7&rn=1&di=3670518208&ln=2000&fr=ala02、播放歌曲,烘托气氛,再读诗歌,提升情感。【百度歌曲】/programs/view/9kq2WINdcLE/3、感情背诵借助板书,配乐背诵(五)作业布置同学们:轻松的假期结束了,明天带上你的作业,带上你欢快的心情回学校,明天是周三,虽然不升旗,也不要迟到。请家长督促孩子,早上快点,有个别学生到校太晚,没办法读书。7:307:40之间一定到校。谢谢(1)出示:填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梁( )寒。 更喜(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抄写生字词语,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背诵。(3)课后收集有关长征和毛泽东的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怀。(毛主席还有一首诗词清平乐六盘山。毛主席的诗词中还写到了娄山关、昆仑山等,每一首都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成为不朽的史诗。建议同学们课后找来读一读。)五、板书设计: 25、 七律长征 只等闲 万水千山 远征难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尽开颜 岷山千里雪六、教学反思七律长征教学反思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通过课文的学习,首先是精彩回放,走进长征。一、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二、现在的小学生对长征是非常陌生的,为使学生理解文本,领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以读带讲,运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感情朗读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素养得到提高,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三、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采用比喻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本体喻体强烈反差,足见红军的顽强和乐观。在学习课文时,把诗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跃性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完课文我让学生高声朗读诗句,再现红军长征的一些英勇场面:如巧渡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