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历史第一单元练习.doc_第1页
九下历史第一单元练习.doc_第2页
九下历史第一单元练习.doc_第3页
九下历史第一单元练习.doc_第4页
九下历史第一单元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下历史第一单元练习1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是( )A开展赫鲁晓夫改革 B实施新经济政策C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 D形成斯大林模式2某班级举行辩论会,辩论双方主要观点概括如下。请判断此次辩论的主题是评价( )A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3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总产值55221钢产量55432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D赫鲁晓夫改革420世纪20年代,面对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和人们的不满情绪,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他们,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这表明新经济政策是要( )A完全恢复到资本主义 B有限地发展资本主义 C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D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5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涉及中国问题,体现分赃性质的条款是( )A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 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C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D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6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均有损中国主权C对战败国进行掠夺 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7小组讨论时,小红和小亮就某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见下图),他们讨论的问题是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两极对峙格局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世界多极化趋势8“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及任何专利或优越权。”以上引文出自(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辛丑条约 D联合国家宣言9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是( )A九国公约 B北大西洋公约 C华沙条约 D开罗宣言10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个公约最大的受益者是( )A日本 B英国 C中国 D美国11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序”( )A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 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C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D没有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11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A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B都损害了其他弱小民族的利益,表现出“弱国无外交”C都涉及了中国问题,体现了大国意志D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12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是()A美国是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B都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C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D英国和日本都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131919年1月,27个国家在巴黎召开国际会议,史称“巴黎和会”。会议的主题是( )A缓和列强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 B安排一战后列强在西方的“新秩序”C规划一战后加强国际合作的问题 D探讨克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底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该“和约”是( )A四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5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此次危机认识不正确的是( )A导致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B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C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D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6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37.2%,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 )A持续时间长 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大 D来势猛烈17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在,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该日记反映了( )A苏联工业建设的背景 B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C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D二战后美国的状况18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众多公共工程,具体项目见下表。据此判断其主要目的( )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梁新机场地下水道12.2万幢66.4万英里7.7万座285个2.4万英里A恢复工业生产 B缓解就业压力 C兴办公共工程 D推广科技成果19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 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20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材料中提到的美国总统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21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农业产量 兴办公共工程 进行社会救济 扩大工业生产规模A B C D22面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相比较,罗斯福新政促进经济恢复发展,使美国( )A彻底摆脱经济危机 B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C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 D成为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23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此举的目的是( )A保障企业基本利润B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C促使企业采用高新技术D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24.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图1 五年计划,四年完成 图2 工作付酬的美国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25下列哪一项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 )A削弱了政府的权力 B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暂时的退却”?(2分)材料二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2分)(3)概括l921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1分)材料三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以来原料工业和团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个人的创造胜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普京千年之变的俄罗斯(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1分)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1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有13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约为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许多农民流离失所。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许多家庭连照明用的蜡烛都买不起。选自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险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选自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和纳粹党趁机大肆活动,通过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支持。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建立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恐怖统治。l939年9月1日,德国以强大的兵力时波兰发动突然袭击。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四 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1944年第二战场开辟后,反法西新联盟东西配合,相互支援,使德军腹背受敌。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材料一,概括写出经济大危机破坏性的表现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通过何种方式干预国家经济?(3)根据材料三回答,希特勒领导德国走上了什么道路?(4)根据材料四回答,德国发动战争的结局如何?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方面,几乎把所有农民的土地都集中到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开展农业生产,收购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业方面,工厂主要归政府所有、由政府经营。苏联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些成就为二战期间战胜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归纳这种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2)材料二中的“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什么?(3)当时领导美国人民渡过难关的总统是谁?其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做法?(4)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图11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