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1.1体味文化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1.1体味文化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1.1体味文化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1.1体味文化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体味文化 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2、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学习重点】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学习难点】文化的内涵【预习导航】(一)预习提纲1、文化万花筒2、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4)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3、文化的力量(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二)基础知识梳理1、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2)文化现象: , ,即文化具有普遍性(3)文化各具特色:不同的 ,有不同的 ,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2、文化是什么文化的内涵含义: 内容:既包括 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又包括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的特点:从文化的产生看: 从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看: 从文化的载体看: (3)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广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 。我们所讲的“文化” 是指 。3、文化的力量(作用)(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静态)产品: 。(动态)活动: 。(2)文化是一种社会 力量,能够在人们 世界、 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力量,对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 的成长历程中和 和 的历史中。【合作探究】1.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是学习“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出行有“旅游文化”,在中心都市有“都市文化”,在周边的乡镇有“乡镇文化”,在遥远的村落有“村落文化”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已通过胎教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的音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乃至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现象“文化”,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了。思考:文化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文化是动物和人共有的,所以说文化素养是天生的,你怎么看?如何培养文化素养?2.同经典为友,与圣贤为伴,与时代相融。“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的活动在山东济宁开展得有声有色。广大青少年到图书馆、阅览室借阅各类优秀图书,在诵读经典中汲取营养,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中华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和“美德少年”。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哪些特点?3.10多年来,“感动中国”已评选出100多位“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人物和群体,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获奖人物的不平凡事迹一次次湿润着我们的眼睛,温暖着我们的心房,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向世人诠释着感动的涵义,他们不愧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从“文化的力量”角度,谈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的影响。【课后达标】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13年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本次“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经营体制b. 2013年初我国北方多地多次出现雾霾天气c我国著名作家莫言喜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一夜间“洛阳纸贵”d2013年春节期间部分城市蔬菜价格出现小幅上涨2图中我国的甲骨文(十二生肖)告诉我们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3寒假期间,全国各地都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有益的文化活动,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这样要求的道理是a参加有益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b文化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丰富多彩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特有的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4在校内校外,我们要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打开电脑,一个神奇的世界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说明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我们的生活就是文化生活c文化生活高于一切d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表示他们在陕西岐山发现4000多年前的“两室一厅”,内设“迷你”火锅。这对于研究探讨当时社会及其家庭结构,有着重要意义。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不可分开b先民们对家庭的热爱胜于今人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培养公民的文化素养,国家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为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作为公民个人,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汲取文化营养以发展自己。2.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人生道路产生重要的影响。 “感动中国”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笔新的宝贵财富。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有利于塑造美好人生。【课后达标】1.解析:c。要区别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c项属于文化现象,a项属于政治现象,b项属于自然现象,d项属于经济现象。2.解析:b。我国的象形文字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发明的,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明显是错误的;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文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部分;d项观点明显错误。3.解析:a。题干考查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a符合题意。b、c不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不符合题意。d反映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符合题意。4.解析:a。b、c、d三项表述错误,我们的生活包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文化生活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反映,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