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觉乡义务教育学校小班化教师专用备课本学科 班级 教师 学年第 学期洞头县小班化教育课题组制专业发展追寻发展领域小班化课题研究视角具体定位:自我评价:教师任课表星期午别一二三四五上午下午学生座位表 教学计划一、教材名称: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二、班级情况分析(关注小组、个别和分层定位):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三、优生辅导:(1)、情况分析在智力、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方面相对优秀的那部分学生常常被认为是好学生,也被称为优生。由于这些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认知结构、判断能力和行为决策水平都有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的过高期望等,常常会诱发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优生在年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却颇大,抓好对他们的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有很大作用,这些学生能否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工作无疑会对班级工作局面的好坏产生很大影响。优生比“差生”学习成绩好,常常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赞扬,他们的优越感与日俱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对优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却忽视对优生的心理障碍的疏导(2)、具体措施1、引导优生树立志向推荐有关名人的传记读物,使其将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中认识自己的使命。榜样的力量无穷。以古今中外的伟人为榜样,力量还小的了吗?很多人终身碌碌无为,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只是没有明确的目标,给予其足够的激励。对于一个即将远航的人,一枚小小的指南针是何等重要!2、帮助优生认识自己帮助优生超越某些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和其他杰出青少年的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败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3、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4、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5、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也不能面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要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三、教材简析: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四、学期教学目标: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 2、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起讫时间教 学 内 容课时备注12.72.13学生报名预备周22.142.20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332.212.27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342.283.6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单元练习353.73.13单元练习 1、 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63.143.20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373.213.27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383.284.3单元练习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394.44.10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清明节2清明节104.114.174、日食和月食;期中考试3期中考试114.184.245、太阳系 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3124.255.18、探索宇宙;单元练习 五一2五一135.25.8单元练习 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145.95.15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3155.165.22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3165.235.29单元练习;3175.306.5端午节 期末复习2端午节186.66.12期末复习3196.136.193206.206.26期末考试216.277.3期末复习 暑期开始说明:期末复习见复习计划,如中间有特殊情况造成课时没按时上的,计划整体往后顺延。学期授课汇总汇总课型新授练习复习测验讲评机动总计课时328848学生单元成绩登记序号姓名住址电话前成绩第1单元第2单元第3单元第4单元第5单元第6单元第7单元第8单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放大镜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知道圆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的功能。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观察,能利用放大镜的外形特点自制放大镜,并通过这个制作活动引发:放大镜为什么可以放大物体的思考。上限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科学活动培养学生各种科学探究能力。拓展学生观察范围,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从而培养学生对探索微小世界秘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知道圆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的功能。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观察, 并能利用放大镜的外形特点自制放大镜.教学准备课件幻灯片;镜子;花镜、近视镜(各一副);放大镜、报纸(6组);小桶6组(玻璃片,滴管,一瓶水,抹布);烧瓶、玻璃杯、广口瓶若干;三种纸的样张(6组)。教学方法实验、观察、例举。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引入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工具,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用到它?我们曾用它观察过什么?有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进行观察,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探究过程1. 放大镜下的发现 (1)教师出示桂花树叶和新闻纸,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并记录。 (2)出示放大镜,要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桂花树叶和新闻纸。 (5)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原始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讨论:在放大镜下的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是什么样的? (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的资料。 4.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获得了什么? (3)讨论:用眼睛看到的树叶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4)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 2. 它们是什么 (1)教师出示书写纸(1号)、铅画纸(2号)、吸水纸(3号),让学生根据眼睛观察到的特点判断哪张是书写纸,哪张是铅画纸,哪张是吸水纸? (2)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书写纸、铅画纸、吸水纸的特征,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3. 自制放大镜 (1)教师出示烧瓶、烧杯、盐水瓶、塑料薄膜。讨论:怎样用这些器具制作放大镜? (2)学生制作放大镜,并用自制放大镜观察指纹。 (3)讨论:这些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放大镜为什么能把物体放大呢? 分层作业选做:课堂作业本1到3题必做:课堂作业本4到5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放大镜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用途: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1会使用放大镜耐心仔细地观察昆虫的特殊构造和本领,发现昆虫王国的更多秘密;知道使用工具比只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更多。 2知道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方面的特殊构造,了解蚜虫和草蛉之间的生活习性,从而获得对昆虫世界更多的了解。上限目标在学生获得更多昆虫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教学难点】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活动和生活习性。教学准备放大镜,蝴蝶、苍蝇、蚂蚁等常见昆虫的实物或标本,记录用纸,制定观察方案用纸。教学方法观察、分析、讨论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引入激趣1、投影出示蟋蟀足的图片,这是什么?学生猜测。这是蟋蟀足的图片,它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奇妙吧! 2、揭题:蟋蟀、蚂蚁、蝗虫、蚕蛾,它们都是昆虫。它们有着与其他动物不同的身体构造和本领,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昆虫是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的生物。昆虫学家法布尔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来观察昆虫,研究昆虫,发现了许多昆虫有趣的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像法布尔一样的观察家,借助放大镜来探索昆虫的奇妙世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二、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构造5、教师利用课件补充有关的知识,激发兴趣。三、观察昆虫的活动和习性1、刚才观察的都是昆虫的标本,都是“死”的昆虫。如果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像法布尔一样在蔚蓝的天空下、在蝉鸣的歌声中去观察,一定会发现许多非常有趣的事,发现更多的秘密。 2、投影出示“蚜虫生小蚜虫”的图片。从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不容易确定) 教师解释:“蚜虫生小蚜虫”是一个过程,一张图片只是一个静止的画面,无法显示一个活动的过程。想了解整个过程就要去观察活生生的昆虫。3、观察昆虫的活动和习性,怎样做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先学习一些方法吧!6、教师布置完成任务的时间、上交的内容,评价激励方法。四、课堂小结:昆虫世界有许多奥秘,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肉眼看不见的细节,让我们带着放大镜去观察,去发现,去走进昆虫奇妙的世界吧!1、分组选择观察内容:蝴蝶的翅、蝴蝶的触角、苍蝇的眼睛、苍蝇的眼睛等等。2、分组观察,在记录单上用图文进行详细记录。3、在完成小组观察任务后可以交换观察的实物或标本。4、交流观察结果,教师小结评价。 阅读课本上的观察范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他观察的是什么?怎样记录的?4、小组讨论制定观察方案:这个季节里,我们经常看见哪些昆虫,它会在哪里出现,什么时间出现?你想观察哪种昆虫,观察它的什么方面,要注意什么? 5、交流观察方案,评价补充方案。教师强调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注意事项。分层作业选做:课堂作业本1到3题必做:课堂作业本4到5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复眼由小眼组成奇特的身体构造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放大镜下的晶体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上限目标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用图记录观察结果。自制食盐等晶体。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难点】制作晶体。教学准备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讨论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引入: 1、出示一些矿物的晶体如水晶、黄铁矿、方解石的图片。这些是什么?(板书:水晶、黄铁矿、方解石)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这些矿物有着规则的几何形体结构。(板书:有规则的几何形体)2、白糖、食盐、味精的结构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它们的结构形态。(板书 观察内容:“放大镜下的物体结构”。) 4、教师小结:在放大镜下看到的食盐、白糖、味精,虽然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同一种物质的颗粒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板书:晶体更改板书揭题。5、观察更多物质晶体的形状。你们还知道自然界中的还有哪些晶体物质?看课本插图,了解更多的晶体。教师投影补充一些晶体的图片。6、教师小结: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是有规则的。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少,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三、制作晶体1、自然界的晶体是怎样产生的?教师讲解:自然界的晶体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结晶过程产生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晶体;有的晶体是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物晶体。2、制作晶体今天我们就用减少浓盐水中的水分来制作食盐晶体。教师讲解制作晶体方法:用取滴管取一两滴浓盐水滴在玻璃片上,轻轻晃动一下,让盐水扩散得薄而均匀。用夹子夹信玻璃片在酒精灯微微加热,慢慢烘干。强调:玻璃片离酒精灯的火焰要远一些 加热过程中不能用手或器物触摸液体和玻璃。提供教师课前制作的滤去杂质的浓盐水。3、制作一个更大的晶体教师出示自己做的大的晶体,问:愿意制作更大的晶体吗?教师对制作方法进行一些说明。要求学生课后制作。四、欣赏更多的晶体、介绍晶体的用途1、晶体不仅美丽,用途也很广,老师也找到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2、出示课件,介绍晶体的用途。3、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是晶体,晶体是一类美丽、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物体,它既具有特殊的结构,又有着优异的性能,但是,到今天为止,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体会呢?二、分组观察: 1、分组先用肉眼观察辨别哪一包是白糖,哪一包是食盐,哪一包是味精,这些物体结构有些特点?学生观察后交流。 2、这些颗粒是否也像矿物晶体一样具有规则的几何形体呢?下面我们用放大镜来观察。分组用放大镜轮流观察白糖、食盐、味精,它的颗粒有什么特点,有没有规则?在记录单上画出白糖、食盐、味精颗粒的形状。3、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分组制作食盐晶体,用放大镜观察食盐晶体。阅读课本上的制作方法。分层作业选做:课堂作业本1到3题必做:课堂作业本4到5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 规则几何外形 固体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怎样放得更大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上限目标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解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和显微镜的发展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显微镜的发明,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教学难点:调节两个放大镜之间的关系和距离。教学准备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透明胶片、剪刀、双面胶。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蚂蚁、苔藓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讨论、分析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1引入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大更多的倍数呢? 讨论。 2怎样放得更大 讲解: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 17 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观察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5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 阅读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6讲解: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 300 倍,使人类看到了过去从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后来人们不断改进技术使显微镜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1500 倍左右,能分辨出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物体。但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1932 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由此把放大倍数提高到 1 万倍。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了放大率 200 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知道了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从而发现了原子世界。 1983 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类最敏锐的眼睛。7提出下一节课的研究任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探究: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分别拿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如教材上的图),反复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汇报。 3做个简易显微镜 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看看观察效果如何。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等,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分层作业选做:课堂作业本1到3题必做:课堂作业本4到5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1.4怎样放得更大肉眼看放大镜显微镜(两个凸透镜组合)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上限目标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教学准备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观察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谈话导入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呢?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师演示)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四、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1、如果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2、师出示显微镜,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教师对不规范操作的同学进行指导。将显微镜下的发现画到科学记录本。4、交流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5、阅读12页的资料,了解胡克发现细胞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对细胞的认识。五、课外作业。查找资料:细胞的作用。2、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玻片标本三、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2、材料员发给每位同学放大镜,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分层作业选做:课堂作业本1到3题必做:课堂作业本4到5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的制作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细胞 胡克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上限目标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并用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教学难点】能认真细致观察、记录。教学准备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观察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生物细胞的观察。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洋葱表皮,发现洋葱的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今天我们要继续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不同部位的结构,看看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二、细胞的作用。1、不同的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呢?2、读21页资料库的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同学讨论并填写16页的网状图。三、小结: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2、提供给小组两张相同的装片,装片上要有生物及部位的名称,组与组之间尽量不同。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时可先将观察到的图画到科学记录本上,然后再用粗记号笔,画到A4纸上。3、各组将所画的细胞张贴在黑板上。4、如果先画完的组时间充裕,可与其它组交换观察用的装片,以观察更多种类的生物细胞。5、交流我们的发现。准备交流观察发现。先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发现。根据自己的观察和黑板上同学们的绘图,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6、阅读16页资料。分层作业选做:课堂作业本1到3题必做:课堂作业本4到5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1.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上限目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教学准备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观察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导入: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今天,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和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三、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1、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4、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四、延伸拓展。1、除了水中有微生物,哪些地方也有微生物?2、它们是如何生存的?二、制作装片。1、制作方法: 准备好一块载玻片。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轻轻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2、学生制作装片,教师巡视指导。5、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画下观察到的微生物。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本上。辨别认识微生物。对照18页及2224页的资料,辨认所观察到的是什么微生物。如果与资料提供的生物不相符,课外再找资料查证。分层作业选做:课堂作业本1到3题必做:课堂作业本4到5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水中的微生物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微小世界和我们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上限目标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教学方法资料收集整理、讨论、例举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导入。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遂道显微镜三、总结1、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感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慧。)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二、各组汇报展示。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方式进行展现。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像内容。4、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分层作业选做:课堂作业本1到3题必做:课堂作业本4到5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1.8微小世界和我们肉眼 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 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第一单元练习课时2课 型练习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1. 检查第一单元的学习成效2. 从练习中发现学习问题上限目标查漏补缺,修正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完成第一单元练习卷教学准备第一单元练习卷一份教学方法练习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第一课时:完成练习卷第二课时分析练习卷具体见分析材料和试卷分层作业资源链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我们身边的物质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上限目标用举例、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组内对比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难点: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准备易拉罐、一杯水、冰、火柴1盒、生锈的铁钉、铁丝、纸、蜡烛、粉笔等。易拉罐、火柴1盒、纸、粉笔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分析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世界是由物质所构成的。1.出示给学生一杯纯净水和一勺盐,告知学生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2.放在一起充分搅拌,盐完全溶解,3.教师解释:当盐在水里完全溶解后形成的盐水溶液是混合物,但它是有盐和水两种物质所构成。5.教师解释:苹果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这种物质,水很多说明有水这种物质,同样还有酸性物质,当然它还有很多类似与这样的物质。6. 小结:我们身边的书本、橡皮、椅子、植物、动物等物体像苹果一样都是由多种物质所构成的,所以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物质所构成的,而且这些物质又时刻发生着变化。二物质在变化(一)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二)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1.拿出两根火柴,把其中一根折断,另一个点燃,问这两种变化一样吗?2.哪一种变化跟纸杯变形和水结冰的变化相似?3.火柴折断和火柴燃烧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前者:只是形状、体积、状态的改变;后者已不是火柴了,生成了新的物质“炭”,并发光、发热了。4.再出示铁生锈的图片,请学生说说这是属于哪一种变化?5.它的变化跟火柴燃烧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都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个快速、剧烈,一个缓慢、柔和)6.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问房屋会变化吗?跟哪种变化相似?岩石会变化吗?跟哪种变化相似?公路会变化吗?跟哪种变化相似?7.小结:所以世界上的所有物体都在发生变化。三让物质发生变化四小结延伸小结:有些物体只是形状、状态、大小、体积等发生了变化,有些还产生了新的物质。课后继续留意身边一些物体的变化问学生杯里有几种物质?为什么?4.再出示一个苹果,告知学生这是一个物体,请一个同学上台尝一口,把尝到的滋味告诉大家。(有点甜、水很多、有点酸)1.出示一次性纸杯,把它捏扁,问纸杯发生了哪些变化? (形状、体积)2.出示一杯水,问水结冰后会发生哪些变化?(状态 、形状、大小)3.比较这两种变化的相同之处:形状、体积、状态、大小等变化,(还是原来的物质)。1.世界的物质都会变化,你有哪些办法让回形针、纸片、粉笔发生变化?2.让回形针、纸片、粉笔等其它物质发生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实验并记录:用了哪些方法?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交流实验结果。 结合实验记录,问:纸片用不同的方法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折纸、撕纸和烧纸)分层作业选做:课堂作业本1到3题必做:课堂作业本4到5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我们身边的物质物体名称所用的方法发生了哪些变化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纸片回形针粉笔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2)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上限目标(1)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惠州仲恺高新区招聘中小学教师10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六安市中医院公开招聘1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至2030中国青蒿素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广东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三元里街道办事处招聘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春季四川泸州市合江县事业单位人才招聘1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龙岩市新罗区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招商专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教师招聘23人(编制)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兴化市招聘教师6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招聘急需紧缺合同制人员1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西大新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 2021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
- 急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
- 甲醇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
- GB/T 7216-2009灰铸铁金相检验
- GB/T 5796.3-1986梯形螺纹基本尺寸
- 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互换性及技术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
- 医学影像学总论-X线课件
- 大班科学《神奇的洞洞》课件
- 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