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浪淘沙令 教案.docx_第1页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浪淘沙令 教案.docx_第2页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浪淘沙令 教案.docx_第3页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浪淘沙令 教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浪淘沙令学习目标:1鉴赏乌夜啼,体会词人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惆怅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即景抒情的艺术特色。2 通过李煜词的鉴赏,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背景知识: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据乐府纪闻云:“(后主)第怀故国,词调愈工。其赋浪淘沙有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其赋虞美人有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旧臣闻这,有泣下者。七夕在赐第作乐。太宗闻之怒,更得其词,故有赐牵机药之事。”(历代讨余卷一百十三引)该词和虞美人一词,成为他致死之因。感怀故国之情可见。二词文赏析:1白描手法:“雨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说说它所传达出来的神韵。a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b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c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总结:白描手法,以粗细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2梦境与现实:“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说明:有的同学认为梦欢是主,现实是宾,这种理解与全词的主旨不能较好的契合,故为不妥。3倒叙的手法:正常顺序应为“梦欢”“春寒”“梦醒”,而词中却为“春寒”“梦醒”“梦欢”,作用如何。为了突出现实的孤寂凄凉,“梦欢”为反衬而已。4“莫”与“暮”的选用(品读与探讨第3题)学生自由阐发。“莫”好:a词人正在凭阑,但“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就是见了又能怎样,失去的国家不能再回来,逝去的美好生活不能再回来了,自己的生命之春也不能再回来了,所以告诫自己还是“独自莫凭阑”,表达了词人对亡国的深深悔恨和对故国难回的深沉悲哀以及现实的无限凄凉之情。b“莫”字更有力度,表达了深深的悔恨之情。“暮”好:a这个意象与全词的意境更加契合,传达出现实的凄凉。b与下文衔接更恰当。正因为暮色茫茫,所以放眼望去才会“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5“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意释:唐圭璋先生认为:此句“申说不久于人世之意,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将四种了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遗恨千古。”明代李攀龙说:“结云春去也,悲悼万状,为之泪不收久许。”(草堂诗余隽卷二)6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你能用词中的内容来诠释吗。李后主因有赤子之心,所以情真意切,表达出亡国之苦,真挚动人。且能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传达出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如“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