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纳谏除弊、修明政治的道理 2、学习用设喻讲述道理的写法第一课时活动单设计学习目标:1、识记文学常识 2、掌握生字词的读音,流畅朗读课文 3、参照注释整理字词解释,翻译课文活动一:识记文学常识 1、选自战国策齐策,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辑。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2、背景材料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列,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于是,各国统治者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活动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皆朝于齐( ) 形貌昳丽( ) 朝服衣冠( ) 孰视之( )窥镜自视( ) 谤讥于市朝( ) 期年之后( ) 邹忌( ) 间( )进活动三:参照注释整理字词解释。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曰,客从外来, 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官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所谓在朝延上战胜别国。”活动四: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1) 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第二段:(2)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 第三段:(3、4)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 第二课时活动单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纳谏除弊、修明政治的道理 2、学习用设喻讲述道理的写法活动一:主题概括。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 必须 ,才可以兴国。活动二:分析人物形象:1、 邹忌: 2、齐王: 活动三:用原文填空。 1、体现邹忌受妻子蒙骗的句子: 。 2、邹忌能清醒地认识到众人美之背后的真相: , ; , ; , 。3、齐威王被蒙蔽的原因: , , 。4、“ ” 一方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5、“ , ”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 6、说明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也从侧面反衬齐王纳谏的巨大成果的句子: 。 活动四:思考题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这段文字在刻画人物时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2、俗话说“忠言逆耳”,批“龙鳞”,逆“圣听”,是件冒险的事。试分析:邹忌是怎样变“逆耳”为“顺耳”的? 3、我国历史上有哪些从谏如流的明君和拒绝纳谏的昏君?请各举一例。 活动五:一词多义 而形貌昳丽 今齐地方千里 而 而复问其妾 方 今方来,吾欲辱之 暮寝而思之 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时时而间进 春蚕到死丝方尽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时时而间进 门庭若市 又何间焉 若 若毒之乎 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天若有情天亦老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奉命于危难之间 朝服衣冠 君美甚 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 甚 急湍甚箭 皆朝于齐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活动六:阅读下列文言文后答题。外科医 明江盈科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注释延使抬:请他来治疗。簇在膜内者须亟治:箭单留在肌肉里面这才是最需治疗的。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称善外科(善: ) (2)延使治(延: ) (3)不意并责我(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而”的用法与“跪而请谢”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B登轼而望之,曰:“可矣。”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将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医生本应当救死扶伤,而文中的医生治伤无方,但却很爱钱。文中体现他爱钱的一句是 。5试联系社会实际设身谈谈感受。 愚公移山学习目标:1、了解故事的寓意:这则寓言并不是提倡挖山,而是告诉人们,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活动单设计学习目标:1、识记文学常识 2、掌握生字词的读音,流畅朗读课文 3、参照注释整理字词解释,翻译课文活动一:识记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列子汤问。作者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全书共载134则,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最为脍炙人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如杞人忧天嘲笑不必要的担心;两小儿辩日说明片面看问题得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九方皋相马说明观察事物要注意精神实质。活动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高万仞( ) 惩山北之塞( ) 始龀()荷担()孀妻()箕畚() 无穷匮( ) 亡以应(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活动三: 参照注释整理加点词的意思。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凭您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块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次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 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汉之阴,无陇断焉。 一直到汉水的南面,再没有高山阻隔了。活动四: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这是故事的背景。第二段:写愚公不畏艰难,毅然率子孙移山。这是情节的开端。第三段:叙述愚公对智叟的驳斥。这是情节的发展。第四段:写愚公精神感动天帝,移山愿望实现。这是情节的结局。第二课时活动单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故事的寓意。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过程:活动一: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3、甚矣,汝之不惠。 ()通(), 。活动二:一词多义。 面山而居 ( ) 河阳之北( ) 聚室而谋 ( )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而 笑而止之曰 ( ) 以君之力( ) 而山不加增 (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之 跳往助之( ) 其妻献疑曰( ) 汝之不惠( ) 惧其不已也( ) 虽我之死( )其 其如土石何( ) 操蛇之神闻之 ( ) 帝感其诚 ( ) 始一反焉 ( )焉 有子存焉 ( ) 无陇断焉 ( )活动三:用课文原句填空。 1、用夸张手法写两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 。 3、愚公移山的目的(好处)是: , 。 4、家人对愚公移山这一建议的态度: 。 5、从移山工具的简陋来体现劳动艰辛的句子: , 。 6、智叟反对移山的理由: , , 。7、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原因: 。 8、愚公移山最后的结果: 。活动四:课文研析。 1、本文塑造了北山愚公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 。 2、 愚公之妻与智叟在文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愚公之妻是从“ ”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 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非常委婉。这是提醒愚公及家人正视移山的困难,是为了设法克服困难,而不是被困难吓倒。而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是对愚公的 。 3、试说说下列人物形象。 愚公: 智叟: 4、文章用神话色彩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活动五:阅读下列文言文后答题。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未穷青之技(穷: ) 秦青弗止(弗止: )自谓尽之 (谓: ) 乃谢求反(谢: )2、解释下列多义词:于:薛谭学讴于秦青( ) 饯于郊衢( )之:未穷青之技( ) 自谓尽之(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薛谭乃谢求反。 4、在下面的括号内,补出句子的省略成分遂辞()归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 薛谭乃谢()求反5、根据要求回答。请结合短文内容,解释题目。 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言归”?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活动六:语段修改。1、下面文字中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1)中宣部教育部日前印发并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指出,(2)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3)帮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2、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市领导在实地考察后聆听了西湖区关于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进展情况。市委书记王国平对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取得的成绩充分的给予肯定。他指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圆满成功,将是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愚公移山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本事全部学会,就自以为全部学会了,于是向秦青告辞想回到家中,秦青没有阻止他走,而是在郊外为他摆酒饯行,拍着乐器唱了一只恨哀伤的曲子,使树林都为之动容,云彩都忍不住停下来倾听,薛谭听了他的歌,知道自己的本事远不及老师,也就是还没学会的意思,于是马上向老师道歉并且恳求让老师继续教自己,自己不想回去了。之后一辈子也没敢再提要回家的事。(参考答案:1、穷:尽,这里是完全学会的意思。弗止:不挽留。谓:认为,以为。谢: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核心考点与模拟题集合解析
- 文库发布:电与磁课件
- 2025年财务分析师面试指南及模拟题答案
- 甲状腺结构学习课件
- 甲状腺磁共振影像课件
- 甲状腺癌的护理常规课件
- 甲状腺瘤课件
- 江苏苏州2022-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46篇
- 江苏南京2021-2023年中考满分作文38篇
- 新解读《GB-T 36134-2018不定形耐火材料 抗爆裂性试验方法》
-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听力评析及备考建议
- 小学生课件藏文版下载
- 中试基地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电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养老院电动车管理制度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 2025年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报告
- 养生馆转让协议书
- 南充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原版)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 物理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