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35 第四章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 作业.doc_第1页
粤教版选修35 第四章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 作业.doc_第2页
粤教版选修35 第四章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 作业.doc_第3页
粤教版选修35 第四章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 作业.doc_第4页
粤教版选修35 第四章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 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系中只存在太阳和它的八大行星c太阳系由太阳和若干行星及它们的卫星和彗星组成d以上说法都正确2关于宇宙的成因,目前比较易被接受的是宇宙起源于_3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个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其计算公式为t_.4在天文学上把两个相距较近,由于彼此的引力作用而沿轨道相互环绕的恒星系统称为双星,例如天狼星就是双星系统的一颗子星,另一颗子星是已不再发光的白矮星,它们的环绕周期为50.1年星和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其“晃动”(实际上是环绕转动,不过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它们在晃动)周期为t,星的晃动范围为d,星的晃动范围为d,如图471所示试求星和星的质量图4715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据此,若有反粒子,它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为多少?6两颗靠得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宇宙中有一对双星,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以二者连线上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双星间的距离为l,不考虑其他星体的影响,求这两颗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7阅读如下资料并回答问题: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处于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已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0t4,其中常用5.67108 w/m2k4.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成黑体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rs696 000 km,太阳表面温度t5 770 k,火星半径r3 395 km,球面积s4r2,其中r为球半径(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 m1102 m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认为垂直射到面积为r2(r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他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8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时而出现于黎明的东方,时而划破晴夜的长空对于彗星的观察,我国从殷商时代就有了关于彗星的观察记录,并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其中在春秋中记载的观察彗星的资料,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关于彗星的记录早了几百年在西方研究彗星的众多科学家中,英国物理学家哈雷对彗星的研究最为深入,他不仅对彗星进行天文观察,而且还对彗星的轨道进行了定量的计算,1705年,他在彗星天文学一书中计算了彗星的24个轨道在现在已知的1 600颗彗星中,人们对其中的600颗已确定了它们的轨道下面是关于彗星的几个问题:(1)经过观察与研究,人们发现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一般为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彗星轨道的形状是由彗星的能量所决定的试问著名的哈雷彗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是抛物线,还是双曲线?为什么?(2)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彗星是由稀薄气体、冰冻团块、甲烷、氨、干冰等组成的彗星中还含有钾、钙、锰、钠和铁等物质,试说明人们是运用什么方法知道彗星中含有上述物质的(3)1994年,曾经发生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天文奇观,一颗命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断裂成了21块(其中最大的一块线度约4 km),并以60 km/s的速度连续地向木星撞去,这就是著名的彗木相撞现象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中的第一块碎片于格林尼治时间7月16日20时15分落入木星大气层并向木星撞去,撞击后产生的多个火球绵延近1 000 km.设想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分裂时有一块碎块的质量为1012 kg,它相对于木星的速度为600 m/s,求它与木星相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4)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中的第一个碎块于格林尼治时间7月16日20时15分落入木星大气层并向木星撞去,放出了相当于81020 j的巨大能量已知一个铀235裂变时可放出约200 mev的能量,试估算: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中的第一个碎块与木星相撞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千克的铀235发生了裂变?参考答案1解析:太阳系中以太阳为中心,有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有的行星还有卫星,除此外还有2 000多颗比较小的小行星和彗星等,所以叙述较完整的是c项通常我们所说的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中较大的几颗行星,太阳系的组成中还有小行星和彗星答案:c2解析:目前关于宇宙成因有许多说法,其中具有代表性并为多数科学家所接受的是“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尽管“大爆炸”学说受到很多人支持,但仍有很多不解之谜答案:大爆炸3解析:题中提供两个信息,一是宇宙在膨胀时,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二是各星体匀速运动,设想我们位于其中心,取大爆炸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的两个星体研究(v1v2)设大爆炸开始到现在经过的时间为t,由于各星体做匀速运动,物理模型如图所示则两个星体的位移应满足:r1v1t,r2v2t,根据rvt,结合题中的vhr,可分析得到:t.答案:4解析:晃动范围实际上就是做圆周运动的直径,晃动周期就是环绕周期,由于两者之间万有引力为向心力,故环绕中心转动的角速度是一样的对星:gm2对星:gm2两星之间距离l又因为将式分别代入式和式整理可得mm.答案:mm5解析:因“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质量、相同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所以,反粒子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答案:426解析:设m1的半径为r1,m2的半径为r2,则r1r2l由万有引力定律gm2r2gm1r1由可得r1,r2t2l.答案:r1r2t2l7解析:(1)由c/得1 hz1.51015 hz.2 hz3106 hz所以辐射频率范围是3.00106 hz1.51015 hz.(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e4rs2t4t,代入数据得e1.381030 j.(3)设火星表面温度为t,太阳到火星的距离为d,火星单位时间内吸收来的太阳的辐射能量prs2t4,d400rs所以p火星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电磁波能量为p出4r2t4,火星处于平衡状态pp出,即4r2t4得t204 k.答案:(1)3.00106 hz1.51015 hz(2)1.381030 j(3)204 k8解析:(1)哈雷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人们最近的一次观察到它是在1986年,预计在2062年哈雷彗星会再一次光临地球“做客”哈雷彗星的周期为76年,由此可见哈雷彗星的运行轨道应该是椭圆(2)当彗星造访地球时,可以对其进行光谱分析,通过对彗星光谱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彗星中含有钾、钙、钠、铁等物质(3)这个彗星碎块与木星相撞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其与木星相碰前瞬间的动能,则有e1012 j1.81017 j.(4)我们先计算一个铀235裂变放出的核能是多少焦,e21081.61019 j,我们再计算多少个铀235裂变后可放出81020 j的能量,即n2.51031(个),则约相当于发生裂变的铀的质量m235103 kg9.8106 kg.答案:(1)椭圆理由略(2)光谱分析(3)1.81017 j(4)9.8106 kg9(探究)黑洞的本质是什么?9解析:爱因斯坦相对论指出,任何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由此可以推断,对这种天体来说,任何物体都不能摆脱它的吸引而逃脱出来,这种天体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黑洞黑洞是否存在不仅对理论物理的研究非常重要,对天体物理、宇宙学等都非常重要于1990年发射升空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几年来的观察结果支持黑洞理论,1997年2月更换过设备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已发回许多更清晰、详细的观测资料,供科学研究黑洞就像一个谜,没有人能看见它但黑洞强大的吸引力会影响它附近的天体,这些天体在被黑洞吸收、吞没的过程中,会发射出x射线或y射线,而一旦落入黑洞,便无影无踪科学家就是通过观测这些射线,发现了黑洞的蛛丝马迹例如,天鹅座x1的伴星可能就是一个黑洞还有科学家认为,银河系的中心也存在一个巨大的黑洞答案:关于宇宙和我们人类所在的太阳系结构问题,是人类文化历史中最古老的课题之一这些问题的科学研究,也就是天文学,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并且对哲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天文学已成为物理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宇宙以及构成它的所有宏观部分的形成和发展这就需要把经验研究,就是观测和实验,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这就使天文学必然与许多物理领域产生必不可少的联系,特别是与粒子物理黑洞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天体它的体积很小,但密度却大得惊人,每立方厘米就有几百亿吨甚至更多因为它的密度大,所以引力也特别强大不管什么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