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研课文锻炼思维 整体感知 背景链接宰相吕夷简在位日久 政事积弊甚多 又任人唯亲 为此 范仲淹多次上书 主张选贤任能 指斥吕夷简 因而得罪宋仁宗和吕夷简 被贬为饶州知府 太子中允尹洙 欧阳修相继因直言遭贬 尹洙在欧阳修被贬后 对欧阳修的情况有所不解 就写信询问 欧阳修便写下这封信回复他的询问 整体感知 文脉梳理 文段研读 一 阅读课文第一段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师鲁十二兄书记古义 今义 党 团等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答案 办理文书及缮写工作的人员 文段研读 2 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前在京师相别时 答案 名词作状语 以前3 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如 约使人如河上 怪不如约 文段研读 其余皆如昔时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 答案 如 动词 到 去 动词 遵从 按照 动词 像 如同 动词 比得上 副词 如果 文段研读 4 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及得师鲁手简 乃知留船以待句式 译文 2 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句式 译文 文段研读 答案 1 省略句 补充完整为 及得师鲁手简 乃知留船以待 我 等到收到你亲手写的信 才知道你停船等待我 2 被动句 我才知道老仆人懒得前往而被他骗了5 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答案 第一段解释自己受骗失约 文段研读 二 阅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 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古义 今义 年长的人 2 以大暑 又无马古义 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 文段研读 3 泛大江古义 今义 大河的通称答案 1 有德行的人 2 天气 太热 3 长江2 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 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 2 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 文段研读 3 始谋陆赴夷陵 答案 1 名词作状语 像有德行的长者一样 2 名词活用为动词 往西去 3 名词作状语 从陆路3 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 绝 沿汴绝淮 则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文段研读 忽然抚尺一下 群响毕绝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类弥勒 而心目耳力俱穷 绝无踪响 2 凡 凡五千里 文段研读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尽众人凡士 答案 1 绝 动词 渡过 动词 断绝 动词 停止 形容词 陡峭的 形容词 隔绝的 副词 非常 副词 全然 2 凡 副词 总共 副词 凡是 形容词 平凡的 文段研读 文段研读 4 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台吏催苛百端句式 译文 2 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句式 译文 文段研读 3 泛大江句式 译文 答案 1 状语后置句 吏役百般严厉催促 2 状语后置句 因此 又没有在京城给你留下回信 3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补充完整为 泛 于 大江 在长江上浮行 文段研读 筛选概括5 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 答案 第二段主要写了未能修书的原因以及赴贬的艰辛 三 阅读课文第三段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 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云去郢止两程 通 答案 止 通 只 只是 仅仅 文段研读 2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古义 今义 书籍答案 书信3 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以 方喜得作书以奉问 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 文段研读 以大暑 又无马 果以此行为幸 非以朋友待之也 答案 以 连词 表目的 连词 相当于 而 表顺承 连词 因为 动词 认为 介词 把 文段研读 4 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师鲁欢戚不问可知句式 译文 答案 宾语前置句 我不问也知道你是喜是忧 文段研读 筛选概括5 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才明白这个老奴懒惰没去见你 我 被欺骗了 b 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 只能托王拱辰在给你写信时附上我欧阳修的意思 然后派人启程西去给你送信 c 在路无附书处 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 在路上没有捎信的地方 不知王拱辰曾写信转达了我意思没有 d 师鲁欢戚不问可知 我不问也知道你是喜是忧 解析 以西 指欧阳修向西出发赶赴夷陵 文段研读 6 师鲁欢戚不问可知 所渴欲问者 别后安否 及家人处之如何 莫苦相尤否 六郎旧疾平否 中 作者为什么运用了这么多问句 渴 字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答案 表达对朋友的极切关心 渴 字道出了作者极想知道朋友是否安好的心情 口语化的语言令人感到亲切 温暖 文段研读 四 阅读课文第四段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 然江湖皆昔所游古义 今义 旧时泛指四方各地 2 往往有亲旧留连古义 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文段研读 3 又不遇恶风水古义 今义 旧时指宅基地 墓地等所处的地理形势 4 昨日因参转运古义 今义 把运来的货物再运到别的地方 也指运气好转答案 1 长江和湖泊 代指水路 2 处处 3 风浪 4 转运使 宋代一路长官 文段研读 2 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幸 果以此行为幸 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则幸得脱矣 文段研读 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 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 始皇帝幸梁山宫 答案 幸 名词 幸运 此指平安 副词 幸亏 副词 侥幸 动词 希望 动词 宠爱 动词 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文段研读 文段研读 筛选概括3 欧阳修在信中主要是解答尹师鲁的疑问 表明自己的心境 为什么一开始却用几段文字叙家常 答案 大段的叙家常更显二人真挚友情 也为后文剖白心迹 推心置腹作好感情铺垫 文段研读 五 阅读课文第五段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 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古义 今义 将曲线改为两点连线 2 得罪虽死 不为忘亲古义 文段研读 今义 触犯 使不满而怪罪答案 1 博取忠直的名声 2 获得罪名2 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 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 2 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 答案 1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忠直的声誉 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不了解 文段研读 3 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责 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 求全责备 数加笞责 崇高之位 忧重责深也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答案 责 动词 责备 动词 要求 动词 责罚 名词 责任 通 债 名词 欠别人的钱财 文段研读 4 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 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句式 译文 2 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句式 译文 答案 1 状语后置句 然而你又说我对朋友不了解 2 定语后置句 有不少对我获罪感到意外并加以安慰的人 文段研读 筛选概括5 整封书信有几答几疑 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案 全信有三答三疑 一疑 修有自疑之意者 今而思之 自决不复疑也 二疑欧阳修 暗于朋友 此似未知修心 三疑欧阳修 非忘亲 此又非也 此事须相见 可尽其说也 其核心内容在于解释自己并非 暗于朋友 所作所为理智冷静 立场坚定 态度鲜明 文段研读 六 阅读课文第六段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 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有义君子在傍 通 答案 傍 通 旁 旁边 文段研读 2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 见有就死 知其当然古义 今义 表示对事理或情理的充分肯定 2 史册所以书之者古义 今义 用于因果关系复句中 表示结果 文段研读 3 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古义 今义 认为答案 1 应当这样 2 的原因 3 即 以之为 把它当作3 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 相师成风 文段研读 2 史册所以书之者 3 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 4 日知进道而已 答案 1 名词活用为动词 学习 2 名词活用为动词 写 3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诧异 4 名词作状语 每天 文段研读 4 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然 然士有死不失义 见有就死 知其当然 安道亦以为然 沛公然其计 从之 环堵萧然 以须炉火之然也 文段研读 答案 然 连词 但是 代词 这样 形容词 对的 动词 认为 是对的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通 燃 动词 燃烧5 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往时砧斧鼎镬 皆是烹斩人之物句式 译文 文段研读 2 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句式 译文 3 要知修处之如何句式 译文 文段研读 答案 1 判断句 古代的砧斧鼎镬 都是斩杀人的东西 2 省略句 补充完整为 使 之 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 使人知道这些事应该承担而不能逃避 3 省略句 补充完整为 要 尔 知修处之如何 需要让你知道我是怎样对待那件事的 文段研读 七 阅读课文第六段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 感激不避诛死古义 今义 由衷地感谢 2 其心欢戚无异庸人古义 今义 平庸没有作为的人答案 1 感动发愤 2 普通人 文段研读 2 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 自言我为大不为小 2 自言益慎职 答案 1 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大事 小事 2 名词活用为动词 做好本职工作 文段研读 3 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察 师鲁察修此语 徐而察之 则山下皆石穴罅 察臣孝廉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文段研读 文段研读 4 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 感激不避诛死句式 译文 2 其心欢戚无异庸人句式 译文 文段研读 3 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句式 译文 答案 1 被动句 感动发愤不怕被诛杀 2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补充完整为 其心欢戚无异 于 庸人 他们心中的欢喜悲愁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 3 被动句 近代人因为上书言事也有被贬职的 文段研读 筛选概括5 下面各句分别编为四组 最能体现作者泰然心境的一组是 c 感激不避诛死 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 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 自言我为大不为小 此事修今亦遵此语 咽喉自出京愈矣 至今不曾饮酒 到县后勤官 以惩洛中时懒慢矣a b c d 文段研读 6 欧阳修是怎样看待自己被贬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在这封信中 你读出了作者与尹洙之间怎样的感情 答案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欧阳修对待被贬的态度 认为 得罪虽死 不为忘亲 对史书记载义士事迹的看法 警后世愚懦者 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 虽被贬 也须 居闲僻处 日知进道而已 告诫朋友 慎勿作戚戚之文 自言益慎职 无饮酒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从作者对挚友生活的关怀 反复的慰藉之中 不难看出其中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真情 文段研读 八 阅读课文第八段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1 古今异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 夷陵有一路古义 今义 同一类 一起 沿路 一个劲儿 2 白头奴足以往来古义 今义 完全可以 达到某种结果 答案 1 一条路 2 足够用来 文段研读 2 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至 只数日可至郢 罪至重而刑至轻 水至清则无鱼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答案 至 动词 到达 副词 极 最 副词 达到了顶点 介词 至于 文段研读 3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作者认为唐代文学家韩愈对待贬谪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其心欢戚无异庸人 心胸不够豁达 b 在贬所勤官慎职 不作穷愁文字 凸显了作者面对贬谪的泰然心境 c 范仲淹 高若讷 尹洙 欧阳修先后因直言政事被贬逐 当时有人作 四贤一不肖诗 传诵一时 四贤 指范仲淹 高若讷 尹洙 欧阳修 一不肖 指余靖 字安道 d 本文行文朴实 同叙家常一样 充满着温馨和理解 对于同遭贬谪的朋友而言 这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 归纳探究 上下求索 请谈谈你从本文中感受到欧阳修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 探究思路 写作背景 书信内容 文本审美 归纳探究 探究结论 答案 示例 一是对遭贬的态度 作者在信中对尹洙袒露了自己对贬官一事的态度 认为 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 好友说的 非忘亲 这些都是不了解他的内心 他的内心是 得罪虽死 不为忘亲 虽被贬官 也须 居闲僻处 日知进道而已 反对被贬后 傲逸狂醉 戚戚怨嗟 他泰然面对被贬 不悲观不放纵 严格要求自己 积极向上 二是对友情的珍重 作者于信的开头几段详尽地叙述了自己关切 思念尹洙的心情 对失约而遗憾 对行程中无法与尹洙通信而牵挂 急于打听尹洙的情况 这些看似生活琐事 却表现了作者对挚友生活的关怀和慰藉 细腻 亲切 充满人情味 课文翻译 某 作者自称 顿首 叩头 如 到 既 已经 受 领受 白头奴 老仆人 还 返回 言 说 其夕 那天晚上 手简 亲手写的信 简 书信 见 用在动词前 表被动 绐 欺骗 课文翻译 课文翻译 百端 百般 长者 名词作状语 像有德行的长者一样 惶迫 惶恐 紧迫 深 深切 托 托付 道 说出 表明 意 心意 西 名词活用为动词 往西去 始 当初 谋 考虑 打算 陆 名词作状语 从陆路 大暑 天气 太热 绝 渡过 泛 浮行 凡 总共 程 一天的路程 附书 寄信 附 投寄 课文翻译 止 只有 两程 两天的路程 方 才 奉 奉上 问 问候 欢戚 喜忧 渴 渴望 安 平安 处 对待 莫 不 苦 十分 非常 尤 责怪 埋怨 相 代词 你 平 痊愈 课文翻译 课文翻译 行 行程 江湖 长江和湖泊 代指水路 亲旧 亲人和故旧 留连 不舍得离开 恶 不好的 风水 大风浪 用 采用 相信 术者 算命的人 幸 幸运 此指平安 茶荈 chu n 茶叶 喜贺 欣喜 庆贺 参 参拜 庭趋 古代下级参拜上级的礼节 属下初次拜见上级 必须北面跪拜 上级坐受 这让欧阳修感到受辱 身 自己 课文翻译 课文翻译 自疑 怀疑自己 非他 没有别的 盖 连词 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 表示原因 太深 太过分 取 获取 博得 直 正直 尔 通 耳 语气词 相当于 罢了 决 决定 暗于朋友 介宾结构后置 暗 不了解 发 发作 极愤 非常愤怒 切 痛切 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印刷品、记录媒介复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大数据技术助力提升教学质量研究
- 教育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 从教育心理学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 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法的紧密结合
- 心理资本开发教育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实践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汇文实验学校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在线教育与远程教学下的教师能力提升
- 合同变更的处理流程题目
- 学习科学在教育游戏中的应用研究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
- 2022年全国《网络安全学习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库与答案
- DL 5190.2-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
- 印刷与人工智能集成
- 药房盘盈盘亏分析报告
- 老年病科医生工作总结
- (正式版)JBT 14933-2024 机械式停车设备 检验与试验规范
- JJF 1033-202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sqe年终述职报告
- 保密协议Word模板
- 支部政务课: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几点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