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课件(61张).ppt_第1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课件(61张).ppt_第2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课件(61张).ppt_第3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课件(61张).ppt_第4页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课件(6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唐宋辞赋 第13课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1 通假字 1 俨骖于上路同 2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同 2 古今异义 1 时维九月 古义 今义 1 严 整齐 消 消散 在 维护 2 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 古义 今义 3 登高作赋 是所望于群公 古义 今义 4 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古义 今义 远 赊欠 这 表判断 迎接 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贬义 5 俨骖于上路 古义 今义 6 穷且益坚 古义 今义 高高的大道 走上路程 动身 上轨道 处境艰难 贫穷 3 一词多义 1 故 豫章故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桓侯故使人问之 既克 公问其故 徙立故琅邪王泽为燕王 昔年疾疫 亲故多离其灾 旧 所以 特地 原因 旧有的 原来的 老朋友 2 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 潦水尽而寒潭清 则智者尽其谋 聊乘化以归尽 3 属 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在骨髓 司命之所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穷尽 没 干了 全部用出 完 尽头 属于 是 类 掌管 同 嘱 嘱托 4 且 穷且益坚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5 而 襟三江而带五湖 爽籁发而清风生 怀帝阍而不见 6 以 奉宣室以何年 奏流水以何惭 反而 将近 苟且 将要 尚且 表并列 表因果 表转折 介词 在 连词 相当于 而 4 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目吴会于云间 2 名词作状语 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 上出重霄 看 望 像雾一样 像星星一样 向上 3 名词的意动用法襟三江而带五湖 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腾蛟起凤 屈贾谊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 5 形容词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 6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山原旷其盈视 以 为衣襟 以 为衣带 使 腾飞 使 起舞 使 被贬 使 逃走 人才 使 开阔 5 文言句式 1 童子何知 2 奏流水以何惭 3 俨骖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 4 千里逢迎 5 杨意不逢 抚凌云而自惜 6 响穷彭蠡之滨 7 声断衡阳之浦 8 勃 三尺微命 一介书生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动宾倒装句 动宾倒装句 省略句 省略介词 于 省略句 省略介词 于 判断句 9 尽是他乡之客 10 宾主尽东南之美 11 都督阎公之雅望 12 宇文新州之懿范 判断句 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之 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之 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句 6 翻译下列句子 1 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 斗之墟 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译文 2 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译文 3 无路请缨 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 慕宗悫之长风 译文 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 宝剑的光气直射牛 斗二星所在的区域 人有俊杰是因为地有灵秀 徐孺子 竟然能够 在太守陈蕃家中下榻 把贾谊贬到长沙 并非没有圣贤的君主 使梁鸿逃到海边 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 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虽然与终军的年龄相同 像班超那样 有投笔从戎的壮志 也羡慕宗悫 乘风破浪 的志愿 一 结构图解 2 第一段 扣 洪府 地势雄伟 物产珍异人才杰出 宾主尊贵 秋日登洪府 第三 四段 扣 饯 宴会胜况 人生遇合借古勉今 穷且益坚 滕王阁饯别序 第二段 扣 秋日登阁 楼阁壮丽 山川胜景秋景特色 流光溢彩 第五段 扣 别 自叙遭遇 谢主引宾 二 中心主旨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滕王阁壮美秀丽的图景 描写了宴游唱和的欢乐 并反复抒发了作客他乡 怀才不遇的慨叹 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所谓 圣君 明时 的不满 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抒发了因理想不能实现 壮志难酬所产生的深沉的孤独感 1 本文在描绘了滕王阁四周景色和宴会盛况之后 抒发了羁旅之情 寄寓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你如何理解描写和抒情的关系 3 一般地说 美好的环境引发人们积极的情绪 反之亦然 但有时候乐极生悲 尽管环境优美 愁绪仍然挥之不去 这种现象在古诗中大量存在 既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复杂多变 又可以使文章变化多姿 曲折有致 面对 四美具 二难并 作者偏感到自己奔波漂泊 才不得用 志不得伸 兴尽悲来 顿觉忧愁满怀 但冷静地观照了数位古人的身世之后 又能抖擞精神 表示了 穷且益坚 的积极情怀 答案 2 这篇文章运用了许多典故 请谈谈典故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本文用典较多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事证理 如第三段 二是借古谈今 如第四段 答案 3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有人说色彩明丽的景色背后有着灰暗的底色 这其中流露出一种伤感 对失意人生的悲叹才是这篇文章的本质 结合全文 请谈谈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 王勃在最初表现出来的逸兴只是斯时斯地的感触 真的是 躬逢盛饯 而已 最后对宾主的客套寒暄也是表面文章 对本文而言 这些均不足观 足观的是 失路之人 在强烈的渴望 望长安于日下 在热切的盼望 奉宣室 足观的是 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 之人 在痛苦时慷慨地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呐喊助威 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足观的是 有怀投笔 者 无路请缨 只好 奉晨昏于万里 无奈到绝望 只有体会笑脸背后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 年轻背后的沧桑 辉煌背后的伤痕 这样的情感才是最真的 这样的千古同悲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所在 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加颜色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翼轸 zh n 骖 c n 睇眄 mi n 捧袂 m i b 瓯越 u 潦水 li o 簪笏 zh n 桑梓 z c 台隍 hu n 舸舰 帝阍 h n 叨陪 d o d 懿范 y 彭蠡 n 虢州 gu 遄飞 ch n 1 答案 解析 b项 潦 读l o 簪 读z n c项 叨 读t o d项 蠡 读l 遄 读chu n 2 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 人杰地灵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 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 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 答案 解析 a项明 鸣 b项鱼 渔 清 青 d项驰 驰 3 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颜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兰亭已矣 梓泽丘墟 太后曰 敬诺 年几何矣 a 与 相同 与 不同b 与 相同 与 也相同c 与 不同 与 也不相同d 与 不同 与 相同 答案 解析 且 反而 且 苟且 矣 语气词 译为 了 矣 语气词 译为 了 4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颜色实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六国灭亡之故事b 都督阎公之雅望 登高作赋 是所望于群公c 十旬休假 胜友如云 童子何知 躬逢胜饯d 敢竭鄙怀 恭疏短引 谏太宗十思疏 答案 解析 故 旧 过去的 5 从词类活用看 下列各句中加颜色的词与例句中的 雾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a 纤歌凝而白云遏b 襟三江而带五湖c 四美具 二难并d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答案 解析 d项 船 与例句中 雾 用法均为名词作状语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6 10题 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 得天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 飞阁翔丹 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 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 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2 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 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 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 处涸辙而犹欢 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 空余报国之情 阮籍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 6 对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说法 正确的一项是 俨骖于上路 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 飞阁翔丹 下临无地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a 词义相同 词义不同b 词义不同 词义相同c 词义相同 词义也相同d 词义不同 词义也不同 答案 解析 上 高 上 向上 临 靠近 临 将要 7 下列句中加颜色的词 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访风景于崇阿b 襟三江而带五湖c 所赖君子见机 达人知命d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答案 8 下列各句与例句对偶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披绣闼 俯雕甍a 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b 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c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d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答案 解析 b项与例句均为动宾结构 9 下列对有关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在色彩上 上句淡雅 下句浓重 浓淡对比 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 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即冈峦之体势 写滕王阁周围景物 是近景 c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写彩霞自上而下 写孤鹜自下而上 相映增辉 青天碧水 天水相接 上下浑然一色 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 登高远眺 目之所见 耳之所闻 集于笔端 答案 解析 实景 不对 10 下列对文中运用的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怀帝阍而不见 奉宣室以何年 表明自己怀才不遇 有似屈原和贾谊 b 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 表明自己生不逢时 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 酌贪泉而觉爽 处涸辙而犹欢 表明自己身处逆境 仍能达观看待 d 阮籍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 表明自己不会怨恨世俗而放任自流 答案 解析 贾谊被贬长沙 并非没有圣明君主 文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1 15题 新修滕王阁记韩愈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 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有瑰伟绝特之称 及得三王所为序 赋 记等 壮其文辞 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以忘吾忧 系官于朝 愿莫之遂 十四年 以言事斥守揭阳 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其冬 以天子进大号 加恩区内 移刺袁州 袁于南昌为属邑 喜幸自语 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受约束于下执事 及其无事且还 傥得一至其处 窃寄目偿所愿焉 至州之七月 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 为御史中丞 观察江南西道 洪 江 饶 虔 吉 信 抚 袁悉属治所 八州之人 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 公至之日 皆罢行之 大者驿闻 小者立变 春生秋杀 阳开阴闭 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 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 吾虽欲出意见 论利害 听命于幕下 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 人吏浃和 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文武宾士皆与在席 酒半 合辞言曰 此屋不修 且坏 前公为从事此邦 适理新之 公所为文 实书在壁 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 适及期月 公又来燕于此 公恶得无情哉 公应曰 诺 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 盖瓦级砖之破缺者 赤白之漫漶不鲜者 治之则已 无侈前人 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 公以众饮 而以书命愈曰 子其为我记之 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其江山之好 登望之乐 虽老矣 如获从公游 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 袁州刺史韩愈记 选自 古文鉴赏辞典 有改动 注 王勃作 滕王阁序 王绪作 滕王阁赋 王仲舒作 修滕王阁记 即王仲舒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言事斥守揭阳守 任 太守b 人吏浃和浃 融洽 和谐c 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燕 同 宴 宴会d 工既讫功功 事情 工作 答案 解析 燕 同 宴 以酒食招待来宾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 解析 a项以 均为连词 因果关系 因为 b项而 连词 承接关系 从而 连词 转折关系 却 c项且 副词 将要 连词 让步关系 尚且 d项其 副词 表祈使 一定 副词 表反问 难道 a 其冬 以天子进大号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此屋不修 且坏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b 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若望仆不相师 而用流俗人之言 d 子其为我记之如吾之衰者 其能久存乎 1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部属于颂扬王公 观察江南西道 的一组是 及得三王所为序 赋 记等 壮其文辞 无侈前人 无废后观 适理新之 公所为文 实书在壁 大者驿闻 小者立变 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工既讫功 公以众饮a b c d 答案 解析 写王公为 从事 时之事 间接表现王公的才能和政德 直接表现王公的才能和政德 未体现王公的才能和政德 14 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 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以 江南多临观之美 烘托出滕王阁 独为第一 抒发作者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 具有笼罩全篇之势 而 瑰伟绝特 四字则是对滕王阁最集中的赞美 b 文章第二段述说了作者 欲往一观 滕王阁的心愿及 愿莫之遂 的遗憾 行文时运用了扬抑交错的笔法 二扬二抑 文情起伏 曲折跌宕 扣人心弦 充分体现了韩文诡谲多变 变化莫测的风采 c 文章第三段叙述新修滕王阁的缘起和经过 行文极其简洁 寥寥数语 便概述无遗 无侈前人 无废后观 八字含义丰富 表明此次新修滕王阁既造福子孙 泽被后世 又没有奢侈过度 劳民伤财 d 文章第四段紧扣标题 表明作者撰写此文的原因 作者在慨叹的同时 也感到欣喜 与前文相照应 使文章气脉贯通 章法井然 答案 解析 应为 三扬三抑 在 十四年 以言事斥守揭阳 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中也含有 一扬一抑 15 断句和翻译 1 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答案 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窃喜载名其上 词列三王之次 有荣耀焉 乃不辞而承公命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系官于朝 愿莫之遂 译文 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受约束于下执事 译文 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 适及期月 公又来燕于此 公恶得无情哉 译文 参考译文 我 受在朝廷为官的束缚 游览滕王阁的 这个愿望没有机会实现它 我 认为应当能够亲自到 南昌 府 接受御史中丞官员的节制 现在 您离开南昌 三十年后 您来到 南昌 做地方长官 今天 刚好满一个月 您又来到这滕王阁宴请宾客 您哪能不动情呢 参考译文我年轻时就听说江南有很多壮美的楼阁 唯独滕王阁为第一 有瑰伟绝特之称 等我见到三王为它作的序 赋 记等 文辞壮美 更让我想前往观赏 来解我心中牵挂 我 受在朝廷为官的束缚 游览滕王阁的 这个愿望没有机会实现它 十四年 我因为进言的事件被贬为揭阳太守 于是立刻取道以至来到海上 又不能够路过南昌而观赏所说的滕王阁 那年冬天 因皇上更改年号 在国内施恩 我到袁州做刺史 袁州在南昌境内 是它的属地 我欣喜地自言自语 认为应当能够亲自到 南昌 府 接受御史中丞官员的节制 等到无事就可以回还 假若能够登上滕王阁 私下里如我所愿 纵目观赏 到了州府已经是七月 皇上下诏命中书舍人太原王公做了御史中丞 视察江南西道 洪 江 饶 虔 吉 信 抚 袁州全部为它的治所 八个州的人 都极为不便并且有所愿望而不能够实现 王公到的那天 都取消了自己的活动 大的方面驿站听到 小的方面立刻改变 春季万物萌生 秋天万物肃杀 阳气大开阴气闭合 命令几天之内修饰庭院 而我们却在湖山千里之外 我即使想有自己的看法 论及利害关系 我必须听命于上级领导 而我所在的地方竟没有一事可作为借口前往 又怎么能舍弃自己的事而前去呢 那么我又没有因由前往观赏滕王阁了 那年九月 人吏融洽 王公与监军使在此设宴 文武宾士都参与在席 酒喝了一半 一起说 这个楼阁不修 将要毁坏 王公为此采纳了建议 按道理加以修饰 王公所写的文章 实实在在地还在墙壁上 现在 您离开南昌 三十年后 您来到 南昌 做地方长官 今天 刚好满一个月 您又来到这滕王阁宴请宾客 您哪能不动情呢 王公应允 好吧 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中熏黑折断的 以及破缺的瓦砖 赤白之漫漶不鲜明的 进行了翻新 不奢望超过前人 也不妨碍后人观赏 修建事宜完成 王公设宴喝酒 把写记的任务交给我 还是你替我记载这件事吧 我已经感慨没有能够参与改造 私下里欣喜名字能够记载在上面 文词列在三王的旁边 很是荣耀 于是不再推辞而欣然 允命 那大好江山 登望的欢乐 虽然老了 一旦能追随王公游览 还是能够为王公写一篇记的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 袁州刺史韩愈记 2013 浙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6 20题 送丁琰序 宋 曾巩守令之于民近且重 易知矣 予尝论今之守令 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 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 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 则任奉法之吏 严刺察之科 以绳治之 或黜或罢者 相继于外 于是下诏书 择廷臣 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 每举者有姓名 得而视之 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卒亦未见焉 举者既然矣 则以余之所见闻 阴计其人之孰 3 可举者 卒亦未见焉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 则数更法以御之 法日以愈密 而弊日以愈多 岂今之去古也远 治天下卒无术哉 盖古人之有庠有序 有师友之游 有有司之论 而赏罚之始于乡 属于天下 为教之详至此也 士也有圣人之道 则皆得行其教 有可教之质 则皆可为材且良 故古之贤也多 贤之多 则自公卿大夫 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 咸宜焉 独千里 百里之长哉 其为道岂不约且明 其为致天下之材 岂不多哉 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 密于法而不胜其弊 若今之患哉 今也 庠序 师友 赏罚之法非古也 士也有圣人之道 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 则无路焉 人愚也 则愚矣 可教而贤者 卒谁教之哉 故今之贤也少 贤之少 则自公卿大夫 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 常不足其人焉 独守令哉 是以其求之无不至 其法日以愈密 而不足以为治者 其原皆此之出也已 噫 奚重而不更也 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 南城之政平 予知其令 令曰 丁君之佐我 又知其邑人 邑人无不乐道之者 今为令于淮阴 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 于令也 得人矣 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 信于此 有不信于彼哉 求余文者多矣 拒而莫之与也 独丁君之行也 不求余文 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 以示重丁君 且勉之 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本文有删节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堪 胜任b 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诬 诬蔑c 则数更法以御之御 防备d 南城之政平平 安定 答案 解析 诬 欺骗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 解析 a 则皆可为材且良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人愚也 则愚矣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b 今也 庠序 师友 赏罚之法非古也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 拒而莫之与也恐年岁之不吾与 本题考查 且 也 则 之 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 且 第一个是连词 表并列关系 第二个是副词 将要 b项两个 也 都表示句中停顿 c项 则 第一个是连词 表承接关系 第二个是连词 表转折关系 d项 之 第一个是代词 第二个是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18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 而是针砭吏治不修 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 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 师友 赏罚之法 以培养足够的人才 b 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 一唱三叹 再通过古今对比 叹问之间 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 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 更使文章深意无尽 c 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 学校又严重不足 是造成 今之贤也少 的重要原因 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 深中肯綮 d 作者通过南城县令 邑人的评价来称赏丁琰的政绩 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 得人 的感叹 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 答案 解析 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c项表述不当 原文说有圣人之道的士人 想在乡里 在天下推行并加以教化 却没有道路 这是 今之贤也少 的重要原因 19 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 答案 解析 犹恐予之愚且贱 闻与见焉者少 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 则求夫贤而有名位 闻与见之博者 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 卒亦未见焉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首先 通读这篇短文 大致了解整篇内容 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 其次 要抓住一些标志词 如本文中的 也 则 者 而 焉 等 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 密于法而不胜其弊 若今之患哉 译文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和倒装句 有劳于求 密于法 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胜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尽 患 忧虑 整个句子又是一个反问句 答案 解析 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才 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 导致 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 2 奚重而不更也 译文 奚 表反问 更 是动词 改变 答案 解析 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太守和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 离得最近又特别重要 这是不言而喻的 我曾经评价当今的太守和县令 存在着千里连成一个州郡却没有一个贤良太守的现象 也存在着百里形成一个县却没有一个贤良县令的现象 致使天子和大臣时常忧虑这种现象 于是委派奉守制度法令的官吏 去加强对太守和县令的考核与监察 用来约束惩治他们 有的被降职 有的被罢免 在地方上一个又接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 朝廷下达诏书 选定朝臣 让他们分别荐举自己所了解的人才去担任太守或县令 每次被举荐的人都有姓名 我看到这些人的名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