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唐诗之旅 下 第8课杜牧诗三首 学习目标1 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 把握这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表达技巧 3 体会杜牧诗歌的艺术特色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意解读诗意解读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 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 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以地名为题 实则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208 十月的赤壁之战 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 刘联军击败了曹军 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 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引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 沉没在水底沙中 经过了六百多年 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 现在被人发现了 经过自己一番磨洗 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 不禁引起了 怀古之幽情 由这件小小的东西 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 想到了那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想到了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 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 在赤壁战役中 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 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 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 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 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 东风来写 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 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 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 却从反面落笔 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 那么 胜败双方就要易位 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因此 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 孙 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 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 那么 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劫去 关在铜雀台上 以供他享受了 铜雀台在邺县 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 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名句识记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考点演示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 国破人亡在此朝 你怎么看 答案 答案若改为 国破人亡在此朝 意思自然没错 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 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 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 乃是诗的生命 杜牧运用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 以小见大 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成功之处 言之有理即可 一 作者简介杜牧 803 852 字牧之 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 祖居长安下杜樊乡 因称 杜樊川 唐文宗大和进士 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为弘文馆校书郎 任江西 宣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 后入朝为监察御史 分司东都 曾任黄州 池州 湖州等地刺史 任为考功郎中 知制诰 官终中书舍人 与李商隐齐名 人称 小李杜 杜牧多才多艺 工诗文 能书画 前人甚至说 有唐一代 诗文兼备者 惟韩 柳 小杜三家 洪亮吉 北江诗话 卷三 杜牧诗以七言律绝见长 俊爽圆淳 风流华美 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 并常能寓讽喻 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 他自称 苦心为诗 本求高绝 不务奇丽 不涉习俗 不今不古 处于中间 献诗启 咏史诗成就颇高 其中多含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 著有 樊川诗集 二 写作背景 早雁 唐武宗会昌二年 842 八月 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南侵 北方边地各族人民流离四散 痛苦不堪 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 听到这个消息 对北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 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 诗人目送征雁 触景伤怀 于是以 早雁 为题写了这首诗 本诗描写大雁四散惊飞 托物寓意 喻指饱受骚扰 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并寄予深切同情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723 修建的行宫 玄宗和杨贵妃在这里寻欢作乐 此诗为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后代有许多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 尤以杜牧的这首绝句为佳 脍炙人口 题乌江亭 唐武宗会昌年间 杜牧任池州刺史时 来到乌江亭 相传乌江亭就是项羽自杀的地方 诗人见到乌江亭 想到昔日西楚霸王丧身于此 心生感慨 便写下了这首咏史诗 1 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 虏弦开 2 菰米 3 莓苔 4 一骑 xi n m i j 2 填空 1 莫厌潇湘少人处 2 山顶千门次第开 3 卷土重来未可知 4 杜牧 字牧之 他在晚唐诗坛与齐名 人称 他是唐代绝句大家 又是晚唐著名散文家 是他的散文名篇 水多菰米岸莓苔 长安回望绣成堆 江东子弟多才俊 小李杜 阿房宫赋 李商隐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词语 1 金河秋半虏弦开 虏弦开 2 山顶千门次第开 次第 3 胜败兵家事不期 不期 4 江东子弟多才俊 才俊 胡人拉弓控弦射雁 暗指军事侵略 依次 难以预料 英雄俊杰 4 翻译下列诗句 1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译文 2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 惊恐四散之雁南飞经过长安上空 见到月光照着高擎的仙掌和灯光暗淡的宫殿 冷宫 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飞驰而来 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 于是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 没有人知道原来那是专门为妃子从南方运来了荔枝 3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译文 胜败乃兵家常事 谁也难以预料 不怕挫折能经受失败打击的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一 结构图示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二 要点赏析1 阅读 早雁 回答下列问题 1 本诗描写的是早秋时节在 胡骑 入侵情境下离散的大雁 它们四散飘飞 哀鸣阵阵 流离失所 寄身江南 第二联描写大雁飞过皇宫时的 孤影 与叫声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案将孤雁哀鸣与皇宫求仙偷安享乐形成对比 突出主题 由于胡骑占据边疆 百姓流散漂泊 无家可归 可统治者不问百姓生死 竟然求仙祈求不老 歌舞升平 这样写有警示统治者关注边疆安定 安抚边疆百姓的意味 答案 2 早雁 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借 早雁 这一形象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案 早雁 象征边疆地区战乱中离家漂泊的百姓 诗人借 早雁 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战乱中背井离乡 寄身江南的苦难百姓的深刻同情 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顾边疆稳定 无视百姓苦难的状况的不满 答案 2 阅读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回答下列问题 1 一骑红尘妃子笑 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句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一是写卷起 红尘 高速日夜奔驰送来荔枝的 一骑 挥汗如雨 苦不堪言 二是写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 乐不可支 两相对照 突出贵妃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无情谴责和鞭挞 答案 2 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答案专使快马加鞭而来 扬起一片尘土 速度如此之快 事情如此紧急 人们还以为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向皇帝汇报 结果专使不过是为贵妃送来了荔枝而已 暗示了玄宗对贵妃宠溺之深 这样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反映了帝王贵妃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答案 3 对比阅读杜牧的 题乌江亭 王安石的 乌江亭 以及李清照的 乌江 回答下列问题 乌江亭 北宋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江 宋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 这三首诗吟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 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 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答案 答案杜诗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王诗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李诗是从节操 气节 角度来评价的 2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杜牧通过这首诗 表达了对胜败得失 历史兴衰的看法 即胜败乃兵家常事 只要忍辱负重 重整旗鼓 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 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答案 三 疑难探究4 早雁 一诗是如何将早雁与乡思联系在一起的 答案诗人写早雁惊飞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消防知识培训简讯课件
- 国际传播学课件
- 《树和喜鹊》小学教案上课件
- 学平险知识培训课件
- 学国语课件教学课件
- MS105DU电子天平校准原则与应用验证
- 先进电子元器件进场质量保障体系的标准化研究
- 商业合同法基础知识及风险防范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施工单价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车辆租赁合同保险责任范围
- 各大媒体联系方式(投诉举报提供新闻线索)
- (完整)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500题(可直接打印)
- GB/T 43241-2023法庭科学一氧化二氮检验气相色谱-质谱法
- 小儿腹泻护理查房
- GB/T 42653-2023玻璃高温黏度试验方法
- 代持股权挂名法人协议书
- 普通化学(第五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P课件
- 医疗保障法律法规行政处罚司法审视及建议PPT学习培训课件
- GB/T 9999.2-2018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第2部分:ISSN
- GB/T 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 GB 19522-200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