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月夜 学案.doc_第1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月夜 学案.doc_第2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月夜 学案.doc_第3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月夜 学案.doc_第4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月夜 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月夜 学案(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1.(14届江西上饶高三二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分)望江道中陆游吾道非耶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起随乌鹊初翻后,宿及牛羊欲下时。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1)“起随乌鹊初翻后”化用了前人诗句,请指出其篇名,并说说其作用。( 分)【答案】()短歌行。( 分)写出了作者路途的艰辛,( 分)透露出无所依托的处境。( 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从全诗看,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 分)【答案】忧愤(彷徨)孤寂悲凉平静。(一点 分)【解析】试题分析:孝宗皇帝的主张由抗战改为议和,陆游在朝廷上便也日益处于不利地位。不久,陆游被调任建康通判,旋即又改调京口,不久又调任兴隆(南昌)通判。这些地方都在长江沿岸,对着壮阔的长江,他常常想到北方广大土地上的人民在敌人铁蹄下的苦难,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满腔悲愤。陆游到达望江一带,已是红树青山的秋天了,浩淼江波,茫茫旷野,一身孤孑,仆仆道途,伤心国事,无力回天,不免产生感叹:“吾道非耶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自己过去的道路真的走错了吗?将来又究竟奔向何方?终于,朝廷在乾道二年(1116),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免掉了他的职务,他又重返故乡了。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1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乡子 陆 游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注】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1)简要说明“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答案】交代自己在归途中(1分),表达急切归乡心情(1分),引出下文(1分)。【解析】试题分析:要赏析诗中某句在诗中的作用,可从该句的内容、所表达的心情以及在诗中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方面入手。题中,一个“归”字和“去路”一词,交代了作者在归途之中;一个“梦”字和“长”字表达了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从结构上看,这是诗的第一句,因而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诗人在舟中主要想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答案】初到武昌情景(1分),仕途经历(1分),想象重回故乡情形(1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先在诗中归纳出诗人所想之事,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诗中,诗人想到的事有:(1)“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这是写诗人初到武昌的情景;(2)“曾是朝衣染御香”一句是在回忆诗人的仕途经历;“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几句则是在想象重回故乡的情形。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3)“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表达了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2分)。诗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1分),但又担心故乡交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与伤感(1分)。【解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14届江苏海门市高三一诊)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注】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1)本诗通篇以早梅伤愁立意,试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4分)【答案】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答对1点4分,答到4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的关键的表情达意的词语,注意注释中的“大唐帝国万方多难”和诗中的“岁暮”“相忆”“白头”“乡愁”。联系这些可以达到答案。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有人说 “忆”字是全诗关键,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前两联“忆”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故人送客见雪见梅情不自禁“忆”起我,表达了对故人思念自己的深深谢意和心心相印的情谊。(2分)后两联围绕裴迪“忆”诗中所叙写的事抒写自己的种种愁情。(1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清人黄生评此诗称“直而实曲,朴而实秀”, 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答案】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语言浅白质朴,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1分)后两联围绕 “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感情深挚而婉曲,推心置腹,荡气回肠。所以说“直而实曲,朴而实秀”。(2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的风格的考核的题目,风格有诗风和语言的风格,此题给出了特点“直而实曲,朴而实秀”,即“朴实之中带有委婉”,用诗中的语句进行解释说明这个特点即可。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14届山东威海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为 农杜甫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注】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四川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句漏令,东晋葛洪年老欲炼丹以求长寿,闻交趾国产丹砂,遂求为句漏令(句漏在今广西北流县),帝许之。(1)“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分)【答案】圆圆的小荷叶漂浮在水面上,小麦花轻轻飘落,(2分)这两句借荷叶、麦花等意象,营造了悠美静谧的意境。(3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鉴赏能力,考生解答时需抓住意象来分析,答题的一般思路是“诗中选取了意象营造了氛围创造了意境”。 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环境安谧,幽美。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请简要分析“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分)【答案】想像葛洪那样去炼丹砂,但又感到非常惭愧,因为自己不能如葛洪一样忘掉一切,弃世求仙。(3分)这是诗人无奈的自嘲,表现了诗人无论何时都放不下国事的忧国情怀。(2分)【解析】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14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三下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空囊杜甫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注】卤莽:通“鲁莽”,苟且偷安。爨(cun):烧火做饭。(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两句诗有何深层的含意?(5分)【答案】双关手法(象征或托物言志)。(1分)这两句诗具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诗人穷困潦倒,只得餐霞食柏,权且充饥;(2分)另一层意思是说,明霞翠柏非凡俗之物,诗人借此表现自己虽生当乱世,饥寒交迫,但仍不同流俗,品节高尚的志向。(2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概括。(6分)【答案】前四句表达了诗人世道艰难,穷困潦倒,无以为继的惆怅与无奈,(1分)也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乱世,贫寒至极,但仍持道守节,绝不苟且偷安的坚定信念。(2分)后四句诗人以幽默诙谐之笔,具体写自己一贫如洗的生活状况,(1分)貌似轻松的言语背后,实则难以掩饰自己沉重悲苦的情绪。(2分)【解析】试题分析:由首联的食“翠柏”“明霞”“艰难”可体会出诗人穷困潦倒的艰难境地,从而可联想到诗人的无奈;“苦犹食”“高可餐”也表明了诗人品节高尚的情怀。“不爨”“无衣”“囊空恐羞涩”直接描述出了自己的一贫如洗的生活状况,“羞涩”等词虽表现出语言的幽默,却难以掩饰自己沉重悲苦的情怀。综合起来概述即可。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15届云南玉溪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醉中感怀 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注: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檀槽:指乐器。(1)“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答案】画面:描写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作用:衬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凄凉形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二联叙事,第四联抒情,叙事和抒情通过这一句贯穿起来。【解析】试题分析:颈联写景,时间为秋天,地点为边界,描绘的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戍边的旌旗毫无生气地挂在旗杆上,显得特别的凄凉,惨淡,营造出了一种破败荒凉的画面,它在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上乘主人公的外在形象,下启作者的内在感受。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