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列传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文言句式。能力目标了解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传评结合)的不同于一般史传文的写法,理解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情感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的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习他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2.以学习屈原为契机,谈谈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忘及如何重振民族精神。【教学设想】屈原列传是一篇传统教材,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都有选入,可见它的重要性。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的一篇文言人物传记,通过记述屈原的生平事迹,表现了屈原对楚国兴衰存亡说起的重大作用,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德,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气和叹惋之情。如何教、如何教好这样一类“老”课文,一直是令语文教师头疼的事情。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教法,讲传统的观点,未免是拾人牙慧,“教之无味”。可如果完全打破传统,只求创新,则难免脱离实际,使学生不知所云,也违背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与鉴赏文言文的要求。所以我准备在尊重传统,即讲解文言知识和领会屈原人格精神的基础上,不揣鄙陋,谈谈当代的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屈原的人格精神,就当是抛砖引玉吧。【教学重点】掌握本课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判断、介宾后置等句式。【教学难点】从抒情、议论中体会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理解作者“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思想感情。讨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淡忘及如何重振民族精神。【教学时数】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大家都喜欢在端午节时吃棕子,戴香包,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关于屈原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今天,让我们走进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屈原,学习屈原列传,用历史的眼光去品评价屈原。二、出示有关介绍屈原及其作品的文字见多媒体课件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三、明确学习要点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第15段,掌握其中重难点文言知识,分析课文内容。四、讲解课文讲每一段时,我准备都采用朗读法、点拨法和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1.学生朗读该段,读准字音。2.学生结合注释自学本段,做到基本掌握大意。3.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句相互讨论或者提出来问老师,老师点拨解答。4.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本段内容。五、出示重点字词句 和译文出示多媒体课件六、归纳第15段内容。第1段:屈原见任第2段:屈原见疏第3段:屈原为文播放影片屈原片段第4段:屈原被绌,张仪行骗第5段:怀王被惑,纵仪归秦第二课时明确学习要点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第611段,掌握其中重难点文言知识 ,分析课文内容。教学方法同第一课时。归纳第611段内容。第6段:诸侯击楚,楚兵大败。第7段:淮王赴秦,客死他乡。第8段:顷襄即位,子兰为相。第9段:屈原被放,心系怀王。第10段:子兰使奸,屈原被迁。第11段:江畔问答,绝望自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拨。第三课时一、明确学习要点出示多媒体课件1.学习1213段,体会屈原宁死不屈的精神2.分析屈原和司马迁不同的生死观,总结本文的艺术特色。3.从屈原开始谈起:传统文化的淡忘和民族精神的重振。二、讲解课文教学方法同第一课时。归纳第1213段内容。第12段:文泽后世,德胜众杰。第13段:悲叹其志,德耀千秋。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拨。在讲第13段时,补充贾谊服鸟赋部分内容。三、梳理文脉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拨。点拨:明线:屈原的命运(见任见疏见绌被放见迁自沉)暗线:楚国(王)的命运(被骗被袭客死灭亡)四、分析屈原和司马迁不同的生死观。1.出示屈子行吟图和“史圣司马迁”的图片。出示多媒体课件2.讨论和思考题: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点拨:司马迁的志向:完成史记择生以生践志屈原的志向:“存君兴国”择死以死明志五、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即不同于一般史传文的写法。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拨。点拨:“传评结合”的写法,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即史传中的“变体”。主要原因:司马迁写此传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六、从屈原开始谈起:传统文化的淡忘和民族精神的重振。1、思考: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点拨:不仅仅是端午节,屈原给我们留下的真正财富是精神和文化。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其实,中华民族从不缺少像屈原一样有”存君兴(爱)国”之志的人。 他们,共同筑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2、出示苏武、文天祥、谭嗣同的图片见多媒体课件点拨: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3、思考:今天的我们丢掉了什么?点拨:是传统是文化是精神。我们深受西方服饰、饮食、娱乐 等的影响,已逐渐失去我们本民族的文化。 实际上,我们丢掉的还很多!4、出示有关节日民俗的图片见多媒体课件点拨:节日民俗是平常生活中的诗歌 ,可我们已永远失去很多很多的节日民俗。幸好我们还有希望!5、出示有关复兴传统文化,尤其是复兴汉服的图片见多媒体课件点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左传定公十年疏6、出示孙异重回汉唐歌词并播放歌曲。见多媒体 课件点拨:汉服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始。服饰、礼仪、精神、文明,一脉相承, 层次递进, 凝聚民族精神,传承华夏文化 ,复兴中华文明。7、感受中国人曾经的有过的诗意生活。出示严凌君古典的中国前言节选小儿郎,上学堂;月光下,背诗行。二司马细说历史,八大家铺陈文章;李杜诗篇在,光芒日月长;魏晋妙人多,人心知音赏;举杯邀东坡,低回菊花黄;闲暇无事说聊斋,梦入红楼卧厢。三月三的雅集,曲水流觞诗意清朗;五月五的龙舟,先贤之风山高水长;七月七的新月,女孩乞巧心爽事旺;九月九的登高,青云之志任君逍遥;还有中秋的朗月除夕的岁火,亲友团圆滋味无疆二十四番花信风,江山岁月色多娇;二十四个节气,大地母亲呼吸酣畅。四季轮转,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五更鸡志士其舞,三更火读书灯亮,暮鼓晨钟割昏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一天都是创世纪这是我的日历。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半耕半读一品人家,田园和书斋将身心安放;亦儒亦道半仙人物,庙堂与江湖意气舒张;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不愧君子;读圣贤书,立天地心,是大丈夫;敢取义成仁,存救世热肠这是我的人生信条。8、其实,我们可以让中华美!点拨:像屈原立下“兴国”的志向一样,同学们也要立下鸿鹄之志志洁行廉,自强不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外国人和我们接轨”。让我们共同努力,因为我们:“同祖同宗是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分式》定向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 药店制定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测试题(附答案)
-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辆在生物质能设备厂运输领域的市场需求与应用报告
- 基础强化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标准卷附答案详解
- 解析卷四川荣县中学7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 概率初步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蜜蜂养殖与深加工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版农业机械设备租赁及技术支持合同
- 2025版商铺装修与物业精细化管理及增值服务协议
- 孟良崮战役课件
- 幼儿园物资采购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山东省济南中考数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安全心理学概述PPT通用课件
- 2022年妇科三基考试题库(导出版)
-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导手册(20130703)
- 中国瓷器发展史ppt
- 钢筋加工机械技术状况常检查记录表
- 梁俊娇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