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次备课1.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春雨1.学会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春雨。3.初步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喜爱春雨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 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板书: 古诗两首)二、教学春雨1. 板书诗题: 春雨2. 解题: 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原诗有八句,这里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3. 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4. 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1) 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2) 指名读诗句。(3)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乃:ni,鼻音。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这里“乃”是就的意思。二次备课随:su,平舌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 ”。“随”是跟从的意思。润:rn,翘舌音,前鼻音。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4) 分句讲读。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 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 (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齐读这两句诗。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人夜”该怎么解释? (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迸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春雨是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你说得真好! 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齐读这两句诗。5.总结。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6.朗读指导。(1) 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好雨/ 知/ 时节。 当春/ 乃/ 发生。 随风/ 潜入/ 夜, 润物/ 细/ 无声。(2) 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二次备课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 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3)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4) 学生自练。(5)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1) 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乃: 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须相连“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 随: 第一笔和第二笔写成的“ ”体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笔写成的“有”宜于偏右略高处定位,中间和下部须留写“ ”的位置,末笔“捺”弯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润: 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横”间距相等,末“横”较长。(2) 学生自练描红“乃、随、润”3个生字。三、布置作业1.朗读春雨,熟读背诵。2.抄写“春”、“时节”各两遍。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春晓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一、检查复习二次备课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雨。2.默写“春雨”、“时节”两个词语。二、教学春晓1.板书诗题: 春晓2.解题: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晓”xio三拼音, 左右结构,左部是“日字旁”,右都是“尧”,上面没有“点”。诗题里的“晓”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3.教师范读,领读一遍。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1) 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 画面上是个什么人? 她左手在拉起什么? 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 (画面上是个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帘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鸟和芭蕉等景物)(2) 指名读四句诗。(3) 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眠:min。前鼻音,三拼音。左右结构,左都是”目字旁”右部是“民”。“眠”就是“睡”的意思。 觉:ju。上下结构,上部是学字头,不是党字头,下部是“见”。“觉”是个多音字,读ju时是觉得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讲生字的意思。(4) 分句讲读。指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能说说“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 (“春眠不觉晓”的“晓”是天亮的意思)为什么这个“晓”和“春晓”的“晓”意思不同呢? (因为联系全句的意思,说成春天睡眠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才好讲,说成不知不觉就到早晨了不大好讲)对,你能联系全句的意思来解释“晓”字的意思,讲得合理,对头,很好! 那么“处处闻啼鸟”该怎么解释呢? (“处处闻啼鸟”就是到处听到鸟叫声的意思) 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写成“处处闻鸟啼”呢? (自答:写诗是要押韵的,这首诗押的是”ao”韵,所以要把”鸟”字放在句末)二次备课谁能补充一些想象,用白已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 想一想: 这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5) 齐读这两句诗。(6) 指名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7) 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写的是昨天夜里的事)昨天夜里听到什么? 想到什么? (昨天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想到这样风吹雨打,花儿不知落下了多少) 请连起来说一说。(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再想一想: 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8) 齐读这两句诗。5.总结。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借春的真挚感情。6.朗读指导。(1) 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春眠 / 不觉晓, 处处 / 闻啼鸟。 夜来 / 风雨声, 花落 / 知多少。(2) 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不觉晓: 反映睡得香,人感到满足。处处闻啼鸟: 反映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象。花落知多少: 反映春光不能常驻,应该加倍珍惜的心情。(3)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4) 学生自练。(5)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7.描红指导。(1) 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二次备课觉: 开头三“点”,第一、二两“点”是“侧点”,第三点是“撇点”, 不可写成“党字头 ”,第四、五两笔写成的“秃保盖”呈下罩势,第六、七两笔写成的“冂 ”体形宜瘦,框内应能包容第八笔“撇”画的上半,第八、九两笔写成的“ ”底部齐平。晓: 左部“日宇旁”体形宜瘦右部上面的“ ”第一笔“横”画应斜向右上,第二笔“斜钩”要有弧度,第三笔“撇”与“斜钩”相交后补满左下空白,右部下面的“ ”,“横”画宜平,“撇”和“竖弯钩”起笔处均顶连“横”画,而彼此互不相连,行笔舒展,保持底部平稳。 眠: 左部“目字旁”体形宜瘦;右部各“横”画间距相等,“竖提”宜直,“斜钩”应有弧度。“竖提”的出“提”部位与“斜钩”的出“钩”部位应横向齐平。 (2) 学生自练描红“觉、晓、眠”3个生字。三、布置作业1.朗读春晓,熟读背诵。 ;2.抄写春晓春雨各两遍。 第三课时课时目标:指导背诵,课堂练习。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晓。2.默写“春晓、风雨”两个词语。二、指导背诵1.指导背诵春雨。(1) 听录音。(2) 教师指着板书引背。(3) 分两个大组,一组读,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4) 各人轻声默念背诵。(5) 齐背。(6) 指名背诵。2.指导背诵春晓,方法同上。二次备课三、课堂练习1.“找朋友”(连词)。春 (春风)(春雨)(春晓)(春光)(春花)时 (时节)(时间)(时光)(及时)(准时)2.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春天 春雨 3.说话练习。(1) 话题: 春天来了(2) 提出要求: 根据第25页上的画面,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春天的美丽景象。(3) 各人发挥想象,构思讲说内容。(4) 同桌二人相互说听、补充。(5) 指名到班上讲说,教师评议,小结。二次备课2.蚕姑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 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 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 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 出示课题: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 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 听后交流。 三、 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次备课2. 反馈自学情况。 音:卵、床、裳、嫩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 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新词。 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3. 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15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新词。 2. 完成课后第一题,按要求写笔画。 二、 学习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 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 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 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ABAC”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 ”来说一说。 2. 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 3. 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4. 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1)、 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二次备课(2)、 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3)、 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 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4)、 指导朗读。 5. 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1)、 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2)、 交流。 6. 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1)、 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2)、 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3)、 齐读4.5自然段。 7. 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四、 课堂作业。 1. 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题。 2. 用“渐渐”写一句话。(完成课后第4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6.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 2.朗读课文。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一、 复习检查。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穿-( ) 新-( ) 嫩-( ) 瘦-( ) 黑-( ) 晴-( ) 2. 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 二、 学习第6段。 1.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 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 二次备课(1)理解“蚕山”。 (2) 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三、 学习第7段。 1. 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 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 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 四、朗读全文。 ( 总结全文) 1. 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3. 完成课后作业题。 板书: 2.蚕姑娘 ABAC 卵 又黑又小 又白又胖 蚕 蛾 又黄又瘦 茧 教学反思:二次备课3.月亮湾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 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义。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理解课文,感知整体画面,知道这是一幅农村风景画。2.学会书写生字“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1 导入。同学们,我们生长在农村,你欣赏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览课文中所写的农村美景吧。2.出示挂图。3 揭题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板书(月亮湾)4 读题。注意正音“亮”(轻声)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初读课文“送生字回家”。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与生字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2 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1) 翘舌音:朝zho 、绕ro ;后鼻音:映yng(2) 指导读好句中轻声。3 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想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4 交流,师生共同评议。二次备课过渡:月亮湾是什么?请读第一自然段。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2 交流:月亮湾是什么?(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是我家住的地方)(是作者的家乡、是美丽的村子)说说是谁的家乡?3 指导朗读。(1) 你觉得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2) 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重读“美丽”一词。四、 过渡: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1 默读全文,找出有关句子。2 交流。(1) 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2) 指导读好长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3)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湾”?3 学生字“湾”。(1) 师述:“湾”本义是指水流的地方,本文中指地名。(2) 比一比,再口头组词(弯湾)。4 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五 布置课后语文实践。1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2 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齐读第一自然段。2 过渡:月亮湾美在哪里?二、细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内容。(一)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 月亮湾美在哪里?轻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用曲线表示)2 交流。指导朗读。二次备课(1)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a. 根据学生回答,词卡“小河”、“河上”。b.观察“月牙一样的小河”,读词卡“月牙”。观察“河上有一座石桥”,读词卡“石桥”。. 指导朗读第一句。 “月牙”重读。领读、指名读、齐读。(2) 学习第二、三句。a.句子“河水饶着村子缓缓地流着”,齐读。帮助理解词语。“缓缓地”一词换词说说。“饶着”一词,请两名学生上前演一个饶着另一个转。b.句子“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c. 指导朗读第二句。先让学生自读体会,并说说怎么读才能读出美来,再适当指导。“缓缓地”读慢一点,后半句读出鱼儿的欢快、自由。d. 这一句写了哪里的美景?(可看看画面, “河里”)过渡:河里还有什么美景?e. 学生交流,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集体交流。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f. 指导朗读第三句,重读“清清的”等词。g. 引读第二、三句。(3) 学习第四、五句。a. 生答“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河岸”。问:哪个词是“种着”的意思?读词“长着”。b. 生答第五句。看动画说说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处?c. 指导朗读第四、五句。重读“许多”、“开满”、“一片”“灿烂”等词。d. 引读第四、五句。(4) 学习第六句。a. 读句子b.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c. 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d. 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 学习第三自然段。1. “山坡”2. 指导朗读“一片”引导学生想象茶树茂盛生长的景象,读出月亮湾人们的喜悦心情。二次备课3 再看画面,提问:(1) 这长满茶树的山坡在哪里?(相机板书“村后”。)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的内容?(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 那么,第二自然段写了哪里的景色?(答后板书“村前”)4 再读第二自然段。(1) 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村前”的景色的?(2) 指名上黑板按顺序排列词卡。(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5试背二、三自然段。(1) 生自由轻声试背。(2) 指名试背。(3) 同桌互背(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 你觉得月亮湾怎么样,你喜不喜欢月亮湾?你想说些什么?(相机板书“美丽”、“热爱”)2 指导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赞美”、“热爱”的语气来。三 总结。月亮湾真是个美丽的村子。学了月亮湾这篇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也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你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去月亮湾看看,看看作者美丽的家乡。四 齐读课文。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巩固本课的生字,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一、复习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口头)填空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美丽)的村子、(粉红)的桃花、(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的朝霞。2 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答后板书: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村后:山坡二写字教学。二次备课1 自学生字。(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2) 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2 交流。(1) 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如:比较法,口头组词。坡缓绕波暖晓(2) 说说汉字笔顺(书空)。“栽”(3) 找出上下结构的字:岸(山字头)3 指导写字。(1) 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2) “绕”字不要多一点,“桥”字右边第一笔是撇,“岸”字下面的“干”应写在“厂”的里面。(3) 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板书设计:3月亮湾美丽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热爱村后:山坡教后反思:二次备课4.快乐的节日教学目标:1. 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在祖国的关怀和培育下生活幸福美好,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报效祖教学重点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3. 进行革命理想教育,结合课文第三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教学难点:1. 训练学生朗读诗歌,要读出语气。 2. 要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实现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从立志今天起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否则远大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会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4.快乐的节日齐读,课题中的“节日”指的是什么节?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图。出示挂图(即课文中的插图。) 1. 先让学生整体看一看图,用一句话说出图上的意思。 2. 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细致观图。 (1)图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 (3)图上还有哪些景物? 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要结合课题来回答。 “快乐的节日”指的是谁的节日?是哪一天?不光让学生知道是因为过“六一”儿童节,所以他们非常高兴,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他们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爱护,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生长,过着美好的生活,所以他们非常快乐。 3. 分小组看着图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练习回答问题,老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 二、初读课文,创设情境 二次备课1. 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小声地自己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 说说诗歌共有几小节。用1.2.3.4标出序号,标在每小节第一行的前边。 3. 请四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 4. 老师范读课文,特别要让学生听清老师读的语气和每小节之间的停顿。 5. 老师指导学生读小黑板上的词语:鲜艳、美丽、小溪、流淌、祝贺、充满希望、感谢、培养、幸福、成长、羽毛、丰满、勇敢、飞翔、理想、快乐时光。 学生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全班一起通过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的意思。 6. 指导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朗读,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快乐的心情。通过声音的轻重,声调的高低、停顿时间的长短不同,读出本课的语气。 7. 这首诗歌是根据歌词改编的,放这首歌的录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8. 学生分小组练习朗读。 9. 全班开展比赛,看谁读课文最有感情。 作业: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幸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导语:每年的六月一日,是少年儿童最高兴的日子,是你们的节日。在我们的国家里,少年儿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被称作祖国的花朵。这首歌表现了少年儿童在节日里的愉快的心情。 二、理解课文内容 1. 一个同学朗读全文,其它同学体会一下少年儿童的心情。 2. 边默读课文边找一找哪小节写出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一、二、四小节)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 3. 分小节学习,体会快乐的心情。 (1)第一小节写了哪些景物?画在书上(小鸟、风、花园、草地、红领巾、衣裳)。二次备课(2)老师指着板书说:在小鸟的带领下,在微风的吹拂中,少年儿童来到了什么地方?(花园,草地)这里景色非常优美,少年儿童们打扮得什么样?(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裳)老师板书:鲜艳、美丽。让学生说这两个词的意思。(3)少年儿童像什么?(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4)齐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这一小节作者是通过什么写出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创设情境,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5)默读第二小节,想:谁向我们唱歌?谁和我们说话?(花儿、小溪) 少年儿童在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太高兴了,所以看到花儿在微风中摆动就觉得是在向自己点头祝贺。看到小溪哗哗地流淌,就觉得是在唱歌,在和自己说话。 (6)齐读最后一小节。问:“快乐的时光”指什么?(六一儿童节)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少年儿童尽情地唱啊、跳啊,和老师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这一节更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以上三小节贯穿一条线快乐。读课文时一定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隔声隔墙设计施工技术方案
- 小学英语音标专项训练指导方案
- 2025年康复护理康复评定与康复方案设计模拟考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血液科治疗方案制定与疗效评估答案及解析
- 多功能液压机械手设计方案报告
- 企业名称社会责任报告2024上半年绩效报告监护类器械
-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考核方案
- 小学毛笔字书写教学方案
- 职场网络礼仪规范及在线培训方案
- 幼教机构亲子活动策划方案模版
- DB51∕T 3060-2023 四川省政务信息化后评价指南
- 2025年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考调/选调工作人员考试(综合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DB4201∕T 645-2021 房地产经纪服务规范
- 2025-2030中国燃气供应系统(FGSS)行业经营现状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板块六 学案40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
- 村集体山林管理办法
- 数独教学课件
- 海绵印拓画课件
- 2025年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知识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惯性导航行业投资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