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河流与湖泊 一 河网分布的差异性南美洲河流的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1759km3 在世界各大洲中仅次于亚洲 全洲平均径流深度为661mm 居各洲之首位 在地形结构 气候等因素直接影响下 南美洲河网分布首先突出表现为东西之间的差异 其次是东 西部本身各自所反映的南北差异 二 内流区的局限性 南美洲的内流区面积及其所占大陆比率是很小的 这是南美洲水文网分布的又一独特性 全洲内流区面积约141 104km2 仅占总面积的8 局限于安第斯山的玻利维亚高原 阿根廷西北内陆和巴塔哥尼亚高原北的内格罗河与丘布特河之间的地区 内流区河网稀少 水量很小 且具间歇性 多盐沼和盐湖 三 湖泊的贫乏性 南美洲大的湖群和大湖很少 这在世界各大洲中也具有独特意义 南美洲唯一堪称得上湖群的是在40 s以南的安第斯山区 该湖群比之北美洲北部和欧洲北部湖区 也相形见拙 全洲只有3个面积在8000km2以上的湖泊 玻利维亚高原上的的的喀喀湖 西北沿海的马拉开波湖和东南沿海的帕托斯湖 南美洲第四纪冰川的厚度较小 一般为高山冰川的延续 同时大陆面积又在中高纬度大大减小 根本不具备产生大湖或大湖群的空间 南美洲湖泊的成因类型及其分布大致如下 构造湖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山间高原地区 最突出的便是的的喀喀湖 南美洲最大的湖马拉开波湖是个断层湖 湖盆与委内瑞拉湾相通 40 s以南安第斯山的小湖群 均系冰川成因 大陆东南部沿海地带的帕托斯湖 米林湖等 是因沙洲发育 阻蓄水流而成的潟湖 大河河谷低地 多牛轭湖 内流区域多盐湖和盐沼 在安第斯山的火山带 还有火口湖和熔岩堰塞湖 四 三大水系 一 亚马孙水系河网密度 流域面积和水量均居世界首位 长度也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 亚马孙河上游为乌卡亚利河和马腊尼翁河 它们分别发源于秘鲁南部和西部的安第斯山西科迪勒拉东坡 流域面积达705 104km2 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 范围之广 为世界各大河所远远不及 主流水量极大 河口年平均流量21 104m3 s 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达6600km3以上 约占全世界河流每年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4 在远离河口320km的大西洋上 还可以看到亚马孙河的黄浊河水 因此有人把这一带称为 淡水海 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加以南 北流域雨季错开 主流水量在不同时期得到补偿 变化幅度和缓 洪水期与枯水期平均流量比率为5 1 体现了赤道型水系的特点 亚马孙河每年携带出海的泥沙量约5 108t 与其巨大的水量相比 河流的含沙量并不太高 这与流域内茂密的森林被覆有关 近期由于河口地区下沉作用 入海泥沙又为沿岸海流带走 所以没有出露三角洲 而形成宽敞的喇叭状三角港 这为海潮入侵提供了方便 水力资源相当丰富 仅在巴西境内即有8000 104kw的水力可资利用 二 巴拉圭 巴拉那 拉普拉塔水系 这是以巴拉那河为主干的南美洲第二大水系 巴拉那河上源是格兰德河 1287km 和巴腊奈巴河 1000km 均发源于巴西高原的东南边缘 巴拉那河流至阿根廷的罗萨里奥折向东南 最后与由北向南流的乌拉圭河交汇 注入拉普拉塔河 拉普拉塔河系该水系的河口段 320km 向东南注入大西洋 由于近代下沉作用 形成巨型喇叭状三角港 河口最宽处达223km 自格兰德河源头起 包括巴拉那河和拉普拉塔河 总长5607km 流域面积320 104km2 三 奥里诺科水系 主流源于圭亚那高原西南部的帕里马山 绕行于高原的西部和北部边缘 最后向东流注大西洋 全长2060km 流域面积88 104km2 在上游处 奥里诺科河通过一条长约363km的天然水道 卡西基亚雷河 与亚马孙河左岸支流内格罗河相连 下游地区由于比降较小 冲积作用旺盛 河床淤浅 雨季时甚易泛滥 泛区范围可沿主流两侧宽及10 15km 河口年平均流量为14000m3 s 奥里诺科河每年挟带4500 104t泥沙入海 在河口一带形成面积约26000km2的三角洲 主流在这里被分成17股水道 向大西洋倾泻 第五节土壤 植被和动物界 一 植物区系的形成和发展南美洲大部分属于新热带植物区系中的两个亚区 安第斯山以东和40 s以北地区为热带植物亚区 40 s以北的安第斯山和它以西的沿海地带为安第斯山植物亚区 40 s以南 包括巴塔哥尼亚 智利南部 火地岛 马尔维纳斯群岛等 属于南极植物区系 南美大陆曾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 在植物区系的形成上有其同一性的一面 自中生代末以来 逐步与其他大陆分离后 植物区系又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 演变为上述三大植物亚区 在植物的种类成分上 南美洲一方面显著地表现了自己的独特性 同时也显示了与其他大陆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以热带植物亚区来说 其种类成分极其丰富繁多 并且很多是特有种 巴西一国 就有40000个植物种 其中12000种是特有种 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中 拥有很多典型的科 如凤梨科 仙人掌科 兰科 棕榈科 美人蕉科 巴拿马草科等 它们或仅分布于南美洲 或以南美洲为主 在植物种类成分上又与古热带植物区系的非洲有密切联系 二 植被 土壤类型组成及其结构的特点 南美洲植被 土壤类型组成及其结构特点 基本上是和气候类型一致的 南美洲拥有多种多样森林 草原和荒漠以及相应的土类 并突出表现了以热带类型为主的特点 另一个特点是亚热带 温带类型面积狭小 在水平地带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苔原 冰沼土和冰原 三 主要植被 土壤类型 一 热带常绿雨林 砖红壤分布于亚马孙平原及其附近安第斯山低坡 还包括哥伦比亚西岸 圭亚那高原东北沿海和南回归线以北的巴西东岸 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 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 南美的热带常绿雨林一般称为希列亚群落 植物种类成分极其丰富 而且相互杂生 很少形成纯林 其中1 3种是南美特有种 生长期连续无间 植物终年葱绿繁茂 无数的乔木 灌木以及草本 藤本 附生植物 组成多层次的郁闭丛林 一般有4 5层 多者可达11 12层 树冠成锯齿状 参差不齐 由于各部分所处地理位置 地面高度以及排水情况的不同 各种乔木的组合也有所差异 希列亚群落可分为三个不同类型 1 红树群落 分布于沿海一带 2 低地常雨乔木群落 又称伊加泊群落 发育于低湿河漫滩以及其他沼泽性卑湿地带 林木比较稀疏和低矮 3 高地常雨乔木群落 又称埃特群落 发育于高位平原地区 种类成分较前者丰富 植物生长也更为繁茂 热带常绿雨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是砖红壤和具有灰化现象的红壤 前者分布在地势较高 排水良好 并且有着比较少雨季节的地区 如亚马孙河中 下游地区 地表还往往分布有砖红化壳 后者主要分布在各季降水丰沛 森林郁闭 草本植被缺乏的亚马孙平原西部地区 土壤的淋溶过程特别旺盛 此外 在排水不良的沿海地带 红壤遭受沼泽化 在河漫滩地带 冲积土广布 二 热带半落叶林 红壤 砖红壤 这是一种稀树乔木群落 部分为落叶树种 部分为常绿乔木 两者混交 故称半落叶林 热带常绿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的过渡地带 如圭亚那高原西部 年降水量约1000 1500mm 适宜乔木生长 但冬季比较干燥 全年有4个月平均降水量低于50mm 所以乔木多数矮小 分布稀疏 干季落叶 林下光照充足 生长着灌木和草本植被 土壤的淋溶过程弱于热带常绿雨林地区 主要土类是无灰化现象的红壤和砖红壤 三 热带稀树草原 红壤 巴西高原内陆和奥里诺科平原 这里气温终年很高 年降水量介于500 1500mm之间 但干湿季分明 干季约占4 5个月 草原中散生着能适应较长干季的乔木树种 巴西高原的部分称坎普群落 因排水良好 易受干旱 草本植被的分布往往并不连续密实 散生于草被之中的是个别旱生 矮小的乔木树种 如具伞状树冠的合欢亚科 波巴布树 茜草科 大戟属 桃金娘科 夹竹桃科等 热带稀树草原的典型土类是红壤 在具有明显干季的气候条件下 化学分解和淋溶作用均不及热带常绿雨林地区 也逊于热带半落叶林地区 土壤无灰化现象 又因草本植被占优势 所以腐殖质的聚积也较丰富 尤其是奥里诺科平原的红壤 甚至呈现黑色 在干季较长的地区 地表广泛分布着砖红化壳 如巴西高原的中部和奥里诺科平原东部的北岸一带 四 热带干燥森林和热带荒漠疏林 红褐色土 红棕色土 处在内陆的格兰查科地区 在气候上表现出从北向南和自东向西趋于干旱 植被 土壤类型的分布比较错综复杂 本区属热带范畴 年降水量500 1000mm 夏雨冬干 占优势的植物 土壤类型是热带干燥森林和红褐色土 森林比较稀朗 间以成丛分布的带刺灌木 主要乔木树种是克维伯树 又称破斧树 属漆树科 该群落另一特点是草本植被很贫乏 在少雨长旱 有机质供应不多的条件下所发育的红棕色土 腐殖质含量比红褐色土更少 所以土色进一步变淡 五 热带荒漠 原始荒漠土和山地荒漠土 这是分布在3 30 s之间的秘鲁和智利北部的沿海地带 包括太平洋沿岸荒漠和山地盐生荒漠 在降水极为稀少的气候条件下 植物非常贫乏 只生长一些多年生带刺 垫状的旱生灌木和一些仙人掌科植物 沿河或地下水较丰富的地带 可见到金合欢和含羞草 但还有不少沙丘连绵的不毛之地 发育着生长迅速 能在很短期内结束营养期的短生植物 它们由显花植物 球茎类和块茎类植物组成 一般称洛马群落 中央纵谷地带 尤其在阿塔卡马沙漠中 由于干盆地的存在 多盐沼 发育了盐生灌木荒漠 热带荒漠中的成土过程十分微弱 一般是所谓原始荒漠土 中央纵谷地带分布着山地荒漠土 并有盐碱滩形成 六 亚热带湿润森林 红壤和黄壤 巴西高原南部约23 30 s之间的地区 亚热带湿润气候 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已不存在干季 发育了由针叶林和一些阔叶树种所组成的森林 占优势的树种是耐霜的南美杉 这是一种高大挺直的乔木 阔叶树种构成它的下木 故称该林型为南美杉林 本区的亚热带红壤和黄壤的成土母质为富含铁 镁化合物的辉绿岩 腐殖质含量也较高 所以具体表现为一种深暗的紫色土 土层深厚 粘性很强 七 亚热带草原 潘帕斯草原 红化黑土 这是南美洲比较独特的类型 占据着30 s以南的大陆东岸地区 包括巴西高原南缘 乌拉圭 阿根廷的河间区南部以及潘帕斯东部 气温年较差不大 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 应该宜于森林发育 实际上除了沿河两岸有走廊林外 基本为无林草原 一般称潘帕斯群落 由于植被发育历史不长 所以特有种比较贫乏 发育着草原黑土 腐殖质含量很高 足够降水 所以土层中一般缺乏钙积层 本区气温较高 土壤表现了一定的红化现象 这二点使它有别于温带草原的黑钙土 故称红化黑土 八 亚热带灌木半荒漠 灰褐色土 灰钙土 从格兰查科热带干燥森林往南 潘帕斯亚热带草原以西 进入阿根廷西北部干燥潘帕斯的领域 居内陆位置 气候的大陆性和干旱性逐渐显著 气温年较差增大 年降水量一般不足500mm 雨季集中 变率很大 植被类型更替为亚热带灌木半荒漠 是一种以灌木为主的灌木 短草植物群落 也称蒙特群落 与蒙特群落相应的土类是灰褐色土和灰钙土 九 亚热带干燥森林和灌木 褐色土 30 37 s的智利中部地区 所占面积较小 典型的土类是褐色土 占优势的植物为桃金娘科 樟科 金合欢 柚木等 生长于沿海地带的比中央纵谷茂密 本区北部气候趋于干旱 植物群落的旱生特征逐渐显著 向热带荒漠过渡 南部气候趋于湿润 逐渐转为温带湿润森林 十 温带灌木半荒漠与荒漠 棕色荒漠土 巴塔哥尼亚地区 这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意义 在气候的具体特征上有别于世界其他温带荒漠区 如冬夏无极端的低温和高温 年较差相对不大 降水有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 这反映在植物群落外貌上 不象一般荒漠那样贫瘠 甚至具有草原的一些特征 本区属于旱生灌木与稀疏短草相结合的植被类型 主要由垫状的灌木 矮生的仙人掌和一些有刺 硬叶禾本科草类组成 占优势的土类是棕色荒漠土 典型的荒漠仅限于降水稀少 气温较高的北部以及砂岩或砾岩裸露地区 本区西部和南部边缘 表现出温带草原特征 十一 温带湿润森林 棕壤 37 s以南的智利南部地区 在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 发育着由各种阔叶林所组成的温带湿润森林 37 40 s之间为一过渡带 分布着以落叶山毛榉属为主 并杂有针叶树种的森林 前者如南极假山毛榉 匍假山毛榉等 后者有弗茨柏属 柏科 智利紫杉 覆瓦状南美杉 智利肖楠属等 40 48 s之间 降水充沛 发育了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 森林高大郁闭 其繁茂程度可与热带常绿雨林相比 只是乔木树种比较少 故有 半希列亚群落 之称 48 s以南 由于气温较低 形成山地湿润混交林 也称亚南极森林 温带湿润森林的相应土类是棕壤和山地棕壤 48 s以南的山地棕壤还有一定的灰化现象 十二 安第斯山山地植被 土壤类型 安第斯山区的植被 土壤类型非常复杂 它一方面跨有南北水平方向的各种主要类型 同时又兼具垂直分布的各种类型 而南北各地段所表现的垂直带彼此又存在着差异 同一地段内东西坡的类型也不相同 安第斯山东坡 在3 n至15 s的范围内 800 1400m以下的低坡和山麓地带 发育着山地希列亚群落 山地砖红壤 安第斯山西坡 赤道以北的部分与低纬东坡相似 经过赤道至3 s的过渡带 热带半落叶林 热带干燥森林与疏林 向南转入山地热带灌木半荒漠与荒漠 山地荒漠土 只有在1000m或2000m以上的地带 方生长一些稀疏的旱生灌木和草类 四 动物界 一 动物区系的主要特征南美洲是新热带动物区系的主要构成部分 该区还包括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 并以墨西哥高原的南部边缘与全北区的新北区 北美洲为界 南美洲的动物区系与世界其他大洲相比 具有许多独特之处 概括起来就是多样性 特有性和原始性 南美洲既拥有发育于本大陆的各种动物 又兼有从其他大陆移入的成分 南美动物区系首先表现了种类成分的极其丰富多样性 在哺乳纲中 有袋目 翼手目 啮齿目 贫齿目 阔鼻亚目等种类繁多 而且都有典型的科或种 食肉目动物也很丰富 如鼬鼻科 浣熊科 猫科 偶蹄目和奇蹄目也不乏代表 水生哺乳动物中如啮齿目的水豚 海牛目的海牛 鲸目的亚马孙海豚等 南美洲鸟类的种类 在各大陆中具有绝无仅有的多样性 仅巴西一国就有1600种之多 其中600种只见于南美洲 爬行类和两栖类也非常丰富 如生活于热带常绿雨林中的两栖类树蛙科就有350种以上 几乎占世界已知种的一半 以淡水鱼类来说 单亚马孙水系就拥有2000种左右 昆虫种类 尤其鞘翅目和鳞翅目等 南美洲也是突出的 例如蝴蝶这4560种 几乎和世界其他各洲总和相等 当然 南美洲也缺乏一些目 科 种 但对比它的多样性来说 这是次要的 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南美洲动物的特有性 各科 各目的动物中 许多都拥有特有种和固有种 并且表现了多种适应生境的形态 南美洲动物区系的代表动物贫齿目 包括犰狳 食蚁兽和树懒三科 与贫齿目同样具有代表性的阔鼻亚目的猿猴类 有袋目的新袋鼠亚目有4个特有种 多门齿亚目的负鼠达30种 也是特有种 翼手目在南美有两个特有种 叶口蝠科和吸血大蝙蝠科 啮齿目中多数是特有种 如单齿亚目的树豪猪 在有蹄动物方面 偶蹄目中胼足亚目的原骆和奇蹄目中的貘 基本上也是南美洲的特有动物 丰富的鸟类中 许多都属高等分类范畴的类群 也是南美洲所特有的 两栖类中特有种 树蛙和负子蟾 后者是南美固有种 淡水鱼类中 有世界最大的淡水鱼皮拉鲁库鱼 生有发电器官的电鳗 电鲶 南美肺鱼等 以上所例举的南美洲典型动物多数具有原始的生态特征 南美洲动物区系所显示的原始性或古老性仅次于澳大利亚大陆 二 动物区系的形成 动物也是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 南美洲动物区系显示的多样性 特有性和原始性 同样是与现代地理环境和大陆的发展过程密切不可分的 第六节地域分异特征和自然地理区 一 地域分异特征从全局来看 它们均以热带类型为主 并突出地体现着热带湿润的特性 从而构成了作为一个巨大自然综合体的南美大陆的总体特征 这有别于其他大陆的独特性 主要决定于大陆的位置 形状和地形结构 并通过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而形成的 南美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在其类型的分布 排列上也独具一格 对比世界其他各洲 南美洲的非纬向地带性结构是比较突出的 特别是高大连绵的安第斯山 就南美大陆本身来看 在纬向地带性与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的结合中 纬向地带性结构主要体现于东部地区 尤其是南回归线以北大陆的主要部分 二 自然地理区 根据南美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 首先可以分为安第斯山以东和安第斯山及其以西两大地区 东部地区构造基础为陆台 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 在大气环流方面主要受大西洋气团控制 西部地区的构造基础为阿尔卑斯褶皱带 年轻高大的山地地形占绝对优势 在大气环流方面主要受太平洋气团控制 一 东部八个自然地理区 1 奥里诺科低地区 低平的冲积平原 自然景观综合体现干湿季节交替的热带草原特征 构成本区显明的相对一致性 2 圭亚那高原与沿海低地区 古老结晶岩高原为主 占优势的热带干湿季气候及其相应的自然景观类型 是这一个自然地理区基本特点 同时区内又表现了由热带草原向热带常绿雨林过渡的特点 在局部地段两者交错分布 在沿海低地甚至以后者为主 3 亚马孙平原区从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主要方面来看 本区的相对一致性非常鲜明突出 低平坦荡的平原 终年高温多雨的赤道多雨气候 水量巨大 季节变化较小的赤道型水文特征 占优势的热带常绿雨林和砖红壤 以及新热带动物区系的充分发展等 它不仅体现了南美洲的总体特征 而且在世界同类型区域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4 巴西高原区 这是南美洲幅员最广的一个区域 跨越了不同的地带 地理环境富于多样性 但是从主要方面来看 相对一致性仍是基本的 构造上属巴西陆台的一部分 具有前寒武纪古老的基底 地形上广泛地表现为波状起伏的高原 在气候类型上 大部分属热带干湿季气候范畴 反映在河流水量变化上 普遍具有夏汛冬枯的共同性 在植被 土壤类型上 则以热带稀树草原和红壤分布最广 区内的差异性 如南部巴拉那高原属亚热带范畴的南美杉林 东部边缘沿海地带具有热带常绿雨林的特点等等 与本区的相对一致性相比 仅居次要地位 南美洲的自然地理区划1 奥里诺科低地区 2 圭亚那高原与沿海低地区 3 亚马孙平原区 4 巴西高原区 5 格兰查科平原区 6 潘帕斯平原区 7 科迪勒拉前山与干盆地区 8 巴塔哥尼亚区 9 北段安第斯山区 10 中段安第斯山区 11 南段安第斯山区 12 西岸热带荒漠区 5 格兰查科平原区 本区占据拉普拉塔平原北部 因地处内陆 气候上表现着一定程度的干旱性和鲜明的季节性 自然景观也相应地体现着这样的特性 例如植被以热带干燥森林和疏林为主 土壤以红褐色土占优势 另一方面 区内又具有比较显著的差异性 但显示了共同的变异规律 这就是从北向南 从东向西均逐渐趋于干旱 6 潘帕斯平原区本区占据拉普拉塔平原的南部 已属亚热带范畴 这里坦荡的平野 冬温夏暖的亚热带湿润气候 以禾本科草类为主的潘帕斯草原群落以及广布的红化黑土 构成本区有别于邻区的主要特点 亚热带草原景观出现于大陆东岸的临海位置 这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意义 此外 区内差异体现着一个总的规律 即从东向西逐渐显露干旱的特性 7 科迪勒拉前山和干盆地区首先本区以独特的地貌形态 山岭与干盆地交错 区别于邻区 其次 亚热带内陆位置和上述地形特点的影响 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型企业员工聘用合同书5篇
- 正式的地域买卖合同6篇
- 农村卖房屋合同范本
- 小区锅炉用工合同范本
- 英文企业合作合同范本
- 镇江砂石供应合同范本
- 净化车间劳务合同范本
- 工业加工企业合同范本
- 影视传播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
- 新能源汽车趋势
- 国家电网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应聘登记表
- GA 1801.4-2022国家战略储备库反恐怖防范要求第4部分:火炸药库
- 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 GB/T 4623-2006环形混凝土电杆
- GB/T 36572-2018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 甲状腺危象教学课件
- GA/T 970-201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则
- 外科学-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课件
-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教育课件
- 督查督办培训课件
- 202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