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件(32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件(32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件(32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件(32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件(3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 文字起源 2 文字演变 1 脉络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2 趋势 一 汉字与书法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中国汉字起源于什么 何时形成完整体系 简述其演变脉络和趋势 六千多年前 图画文字 商代甲骨文 由繁到简 二 书法 1 两个阶段 魏晋 自发阶段 自觉阶段 3 书体 2 总特点 实用 审美价值 观察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详备严整实用 简约流畅审美 兼具 魏晋 定鼎 钟 王唐 盛世 欧 颜 柳 魏晋以来 名家辈出东晋王羲之 王献之唐张旭 怀素 东晋王羲之 唐颜真卿 北宋苏轼 元赵孟頫 明文征明 二 笔墨丹青的中国画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 1 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2 夏商周三代的绘画 3 秦汉时期 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4 魏晋南北朝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 5 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 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 6 两宋时期 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 7 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1 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 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 有彩陶画 岩画 壁画 地画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彩陶画 鹳鱼石斧图 鹳鱼石斧纹 彩陶钵绘鸟纹 2 夏商周三代的绘画 这一时期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 画在墙壁上 丝帛上 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造型准确 线条流畅 色彩绚丽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龙凤人物图 人物驭龙图 3 秦汉时期 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绘画门类丰富 有壁画 帛画 木刻画 木版画 画像石 画像砖等 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壁画 夫妇宴饮图 夫妇宴饮图 4 魏晋南北朝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 这一时期士族兴起 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 他们的文化修养很高 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 此时人物肖像画是主要的创作主题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还提出 以形写神 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女史箴图 列女仁智图 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 以形守神 迁想妙得等观点 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 观察 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 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 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 即以形写神 洛神赋图 局部 东晋顾恺之 5 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 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 中国绘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的 隋唐时期 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吸取印度 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 隋朝展子虔的 游春图 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的传世作品有 步辇图 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在人物画 含宗教画 和山水画领域里都有重大贡献 他的人物画 尤其是宗教人物 被誉为 六法俱全 人物衣带如风吹波动 人称 吴带当风 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成熟 其代表作是 送子天王图 孔子像 等 后人称他为 画圣 唐阎立本 步辇图 吴道子 天王送子图 6 两宋时期 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 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 画学兴起 适应民间需要 绘画成为商品 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最高的风俗画 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 清明上河图 长卷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是了解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史料 7 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文人画集文学 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强调表现个性 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元代王冕的 墨梅图 明代徐渭的 牡丹蕉石图 清代郑板桥的 墨兰图 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元王冕 墨梅图 题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徐渭 牡丹蕉石图 徐渭晚年又号青藤道人 性情奔放 不拘礼节 画法学米南宫 山水 人物 花鸟 虫鱼都极佳妙 笔简意赅 善于概括事物的形象 实开明代以来水墨写意一画的新风格 此幅墨韵气势 奔放横溢 其特点更在于他以笔墨形象寄予浓烈的思想感情 兰竹石 相继出 大君子 离不得 一竹一兰一石 有节有香有骨 一片青山一片兰 兰芳竹翠耐人看 洞庭云梦三千里 吹满春风不觉寒 郑板桥 1693 1765 即郑燮 字克柔 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 生于1693年 卒于1765年 康熙秀才 雍正举人 乾隆进士 客居扬州 以卖画为生 为 扬州八怪 之一 其诗 书 画世称 三绝 画擅兰竹 三 京剧的出现 1 戏曲的发展历程 原始歌舞 春秋战国优伶 元杂剧 京剧等各剧种 2 京剧的形成 乾隆末年 徽班进京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光绪年间走向成熟 三 京剧的出现 3 京剧的基本知识 角色 生 旦 净 丑 特征 唱 念 做 打 舞融为一体 乐器 打击乐 脸谱 程咬金 廉颇 包拯 曹操 吕蒙 宇文成都 三 京剧的出现 图画文字 天象 大篆 小篆 甲骨文 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