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年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范本]_第1页
xx市XX年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范本]_第2页
xx市XX年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范本]_第3页
xx市XX年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范本]_第4页
xx市XX年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XX年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汇报xx市共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514所,其中师范学院1所、高等医学专科学校1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中等职业学校19所、教师进修学校9所、普通高中57所、初级中学196所、小学1802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幼儿园424所。小学教学点2472个。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88258人,其中高校9507人、中等职业学校50110人(不含技校16296人和市外中职15857人)、普通高中112021人、初中305098人、小学669173人、在园幼儿139373人、特殊学校2976人。共有教职工62840人,其中,高校881人、中等职业学校2862人、普通中学23586人、小学31945人、幼儿园3473人、特殊教育学校93人。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初步建立,教育公平逐渐体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顺利。从XX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核拨学生公用经费,全市达 万元, 万名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免杂费补助, 万名贫困中小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金额达 万元,471所半寄宿制小学 万名学生享受省定半寄宿制生活补助。贫困生救助工作成效显著。XX年,市级财政安排500万元用于初中特困生生活补助,各县财政也作了数量不等的安排;中央、省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9%的比例,每生每年1000元资助中等职校贫困生,全市共360多万元;市委政府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自愿捐资助学,从XX年开始每位干部职工每年捐资不低于200元,4年共捐资7400余万元(XX年捐资2100万元),建立贫困生救助基金,全部用于救助贫困学生;积极动员企业和有识之士捐资兴建希望小学,XX年新建10校,全市共有59所希望小学;广泛开展了单位互助、“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等多形式救助活动,全年救助贫困生达20多万人次。二、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危房排除工程成效显著。XX年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 万m2,完成5万m2的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西发”和“明德”项目全面启动。“西发”项目从XX年开始实施,罗平、富源、会泽3个县共75所学校列为“西发”项目学校。XX年下达省级配套资金 万,XX年 万,XX年 万,XX年 万。XX年全市15所“明德小学”项目,获台方赠资600万元,全部竣工投入使用;XX年四个项目学校获台方赠资240万元,XX年又有4个县6所学校列为明德项目。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争取中央、省教育专款 亿元,比上年增加 亿元。各级各类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 亿元,比上年增 亿元;学校图书1019万册。比上年增129万册。学校校舍建筑面积为7640378m2,比上年年增375450m2,其中幼儿园293632m2、比上年增40229m2,小学3340538m2、比上年增39080m2,普通中学3219743m2、比上年增256434m2,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96368m2、比上年增27436m2,高等学校277046m2,比上年增12271m2,特殊教育学校13051m2 。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快速发展。XX年新建幼儿园76所,3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全市省级示范幼儿园共达19所。小学教育稳步发展。XX年有小学在校学生达 万人,比上年增加 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毕业生升学率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 %。新增省一级示范小学5所,全市共44所。初中教育健康发展。XX年全市有普通初中在校生 万人,比上年增 万人;初中毛入学率 %,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 %。新增省一级示范初级中学7所,全市共60所。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育迅速发展。XX年新建普通高中3所,改扩建高(完)中10所。全市普通高(完)中达57所,在校生达 万人、比上年增 万人。新增省一级高(完)3所,全市共11所。全市高中阶段“瓶颈”制约得到缓解,高中阶段招生连续三年提高10个百分点,X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高考质量稳步提升,XX年高考上线21112人、上线率达67%,600分以上498人;XX年高考上线24591人、上线率达 %,600分以上826人,700分以上3人(全省10人)。职业教育跨越发展。全市有职业学校31校,XX年职校在校生达 万人,比上年增 万多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比上年增2个百分点。各级各类学校专业总数达200多个,XX年新评定20个市级、5个省级骨干专业。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达 %,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建成省级示范学校41所,9个乡(镇)评为“无文盲乡(镇)”、全市40个乡(镇)基本达到“无文盲乡(镇)”条件。创建了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有4所,省(部)级职业技术学校3所,省级示范学校有6所。云南省xx职教中心建设已启动。四、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教育整体实力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初步形成领导重视、社会关注、部门配合、家长参与、学校为主的五位一体德育教育大环境。全市已创建省级文明学校66校、市级文明学校230校。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优化,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全市教职工达62840人,比上年增215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普通高中达 %、中等职校达 %、初中达 %、小学达 %,分别比上年增10、6、2、1个百分点。教育科研工作成果显著。XX年完成“十五”期间28项省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同时报送“十一五”省级课题27项、组建市级课题101项。加强教育现代化工程,全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 万元,5064所学校完成远程教育模式一配备、2032所完成模式二配备、229所完成模式三配备,建成乡(镇)信息中心9个 。五、教育改革稳妥推进,民办教育发展迅速以“创新体制、激活机制”为核心,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人民满意”为目标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改革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赋予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改革办学体制,在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逐步形成“一主多元”的办学格局;改革投入体制,在确保教育投入逐年增长的前提下,实行经费总额包干等投入方式;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以校长公选、教职工全员聘任、绩效工资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制”改革。校长管理由任命制逐步向聘任制转变,教职工管理由身份人逐步向岗位人转变,工资待遇由档案工资逐步向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转变。试点单位共公选校长323名,考核选聘校长221名;教师岗位调整468名、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1811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452所、比上年增172所,在校生64367人、比上年增加31548人,专职教师2979人、比上年增1156人。XX年,民办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 万元,比上年增7800万元。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排危和救助贫困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改革与发展依然面临偿还旧帐与加速发展的双重压力,累计已达 亿元。全市尚有D级危房 万m2,46万贫困生、15万特困生需要救助,所需资金缺口大。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宿条件差。学生的住宿面积严重不足,且条件简陋;学校食堂设施简陋,就餐环境差;广大农村学校厕所建设不规范,蹬坑严重不足;学生活动场所不够。三是大班额状况在城镇学校普遍存在。城市常住人口急剧增长,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义务教育段适龄儿童人数连年上升,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受教育人群的需求。四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大难题;高中阶段教育内部结构不均衡的状况突出,要实现普高与职高大体相当的比例困难还很大。五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困难不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绝大多数学校无激励资金来源,拉开绩效分配档次困难话;现行的一些政策与改革的要求不一致,使改革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流动的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限制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六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教师缺额大,且师资来源困难;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编制紧缺,数量不足,流动性大,临时代课教师还有3050名;教师的师德建设、业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XX年要紧扣教育“十一五”发展目标,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着力解决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力推进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加大救助力度,力争救助贫困生20 万人次。二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XX年立项的危改工程到年底全部竣工验收,力争排除20万m2 D级危房,新建中小学学生宿舍、食堂20万m2, 300所学校新建厕所。重点解决部分地区适龄儿童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新建小学4所,初级中学2所。力争启动70所初级中学改扩建工程。完成5万m2 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三是巩固好九年义务教育成果。3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5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0.%以内;初中招生 万人,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 %以内。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8所职业学校(院)进入市职教中心。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5个省级示范专业,力争建成5个高质量的实训实作基地,力争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完成市内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万人。五是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新建1所普通高中,7所普通高中启动改扩建工程。高考上线率、录取率、重点率在上年的基础上稳步提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力争达8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5%。普通高中招生 万人。六是加强德育和师资建设,打造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人民教师队伍,创建良好育人环境。七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今年9月组织检查验收。力争新建一批以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的优质民办学校60所。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 ,比上年提高582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育迅速发展。XX年新建普通高中3所,改扩建高(完)中10所。全市普通高(完)中达57所,在校生达 万人、比上年增 万人。新增省一级高(完)3所,全市共11所。全市高中阶段“瓶颈”制约得到缓解,高中阶段招生连续三年提高10个百分点,X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 ,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高考质量稳步提升,XX年高考上线21112人、上线率达67,600分以上498人;XX年高考上线24591人、上线率达 ,600分以上826人,700分以上3人(全省10人)。职业教育跨越发展。全市有职业学校31校,XX年职校在校生达 万人,比上年增 万多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比上年增2个百分点。各级各类学校专业总数达200多个,XX年新评定20个市级、5个省级骨干专业。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达 ,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建成省级示范学校4l所,9个乡(镇)评为“无文盲乡(镇)”、全市40个乡(镇)基本达到“无文盲乡(镇)”条件。创建了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有4所,省(部)级职业技术学校3所,省级示范学校有6所。云南省xx职教中心建设已启动。四,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教育整体实力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初步形成领导重视、社会关注、部门配合、家长参与、学校为主的五位一体德育教育大环境。全市已创建省级文明学校66校、市级文明学校230校。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优化,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全市教职工达62840人,比上年增215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普通高中达 、中等职校达 、初中达 、小学达 ,分别比上午增10、6、2、1个百分点。教育科研工作成果显著。XX年完成“十五”期问28项省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同时报送“十一五”省级课题27项,组建市级课题101项。加强教育现代化工程,全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 万元,5064所学校完成远程教育模式一配备、2032所完成模式二配备、229所完成模式三配备,建成乡(镇)信息中心9个。五、教育改革稳定推进,民办教育发展迅速以“创新体制、激活机制”为核心,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人民满意”为目标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改革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赋予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改革办学体制,在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逐步形成“一主多元”的办学格局;改革投入体制,在确保教育投入逐年增长的前提下,实行经费总额包干等投入方式;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以校长公选、教职工全员聘任、绩效工资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制”改革。校长管理由任命制逐步向聘任制转变,教职工管理由身份人逐步向岗位人转变,工资待遇由档案工资逐步向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转变。试点单位共公选校长323名,考核选聘校长221名;教师岗位调整468名,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1811名。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452所、比上年增1 72所,在校生64367人、比上年增加31548人,专职教师2979人、比上年增1156人。XX年,民办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 万元,比上年增7800万元。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排危和救助贫困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改革与发展依然面临偿还旧帐与加速发展的双重压力,累计已达 亿元。全币尚有D级危房91 7万m2,46万贫困生、15万特困生需要救助,所需资金缺口大。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宿条件差。学生的住宿面积严重不足,且条件简陋;学校食堂设施简陋,就餐环境差;广大农村学校厕所建设不规范,蹬坑严重不足;学生活动场所不够。三是大班额状况在城镇学校普遍存在。城市常住人口急剧增长,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义务教育段适龄儿童人数连年上升,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受教育人群的需求。四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大难题;高 中阶段教育内部结构不均衡的状况突出,要实现普高与职高大体相当的比例困难还很大。五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困难不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绝大多数学校无激励资金来源,拉开绩效分配档次困难话:现行的一些政策与改革的要求不一致,使改革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流动的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限制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六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教师缺额大,且师资来源困难;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编制紧缺,数量不足,流动性大,临时代课教师还有3050名,教师的师德建设、业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XX年要紧扣教育“十一五”发展目标,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着力解决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力推进教育健康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