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44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44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44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44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44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必修一 说课内容 一 教材简析 本课为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本课以第10课 鸦片战争 的学习为基础 又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起着承上启下的突出作用 而且 学习这一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关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等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提高提炼信息 归纳理解分析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 使学生对中国近代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 感悟农民的斗争精神 评价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引发学生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三维目标 二 教学目标 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难点 对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重点 难点 三 学情分析 望城一中高一的学生整体素质较高 思维较活跃 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喜欢直观的 趣味性的知识 他们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分析和归纳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 教法学法 教法 讲述法 图示法 视频法 问题法 角色扮演法 情境法 比较法等 学法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等 设计思路 依据课标 突破教材 图片导入 带着问题 激发兴趣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背景 合作完成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 运用角色扮演 自主学习 比较归纳等方法 重点学习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并比较其异同 出示材料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师生共探 分析运动的影响和败因 特点 由学生家乡的图片导入 提出问题 采用角色扮演 自主学习 分组讨论 材料分析 归纳总结等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发挥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的作用 五 教学流程 望城靖港古镇 靖港水战古战船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人教版必修一 加剧 刺激 自然灾害 阶级矛盾 自主学习 列强入侵 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 探寻背景 1 清政府腐朽统治造成阶级矛盾激化2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导致民族矛盾加剧3 自然灾害严重 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 直接原因 组织基础 4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 探寻背景 归纳概括 1 有人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反侵略的继续b 鸦片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激化了阶级矛盾而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 鸦片战争促进中国农民从中世纪的睡梦中惊醒而奋起反抗d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 小试牛刀 金田 永安 全州 长沙 武昌 南京 1 兴起与发展 2 高潮 3 转折 4 失败 请你当老师 二 平地一声惊雷起 感悟过程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 长沙之战 西王牺牲 定都天京1853年 全州之战 南王遇难 金田 永安 全州 长沙 武昌 南京 建号太平天国 运动兴起 分封五王 二 平地一声惊雷起 感悟过程 1 兴起与发展 北伐 西征 东征 2 高潮 结合图片 增强趣味 二 平地一声惊雷起 感悟过程 1 兴起与发展 2 高潮 1 兴起与发展 3 转折 天京变乱 1856年 二 平地一声惊雷起 感悟过程 天京陷落 二 平地一声惊雷起 感悟过程 2 高潮 1 兴起与发展 4 失败 3 转折 1864年 简又文的 太平天国全史 中认为 太平军攻克武昌后 没有全军北上 而是定都天京 犯了大的战略错误 这成为天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你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史家观点 结合材料 合作探究失败原因 材料一 天平天国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 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没有任何口号 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马克思 中国纪事 材料二宗教的第一句话就是谎话 宗教一开头向我们说明某种人的事物的时候 不就把这种事物说成某种超人的 神的事物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版第1卷 材料三 洪秀全的天王府 城周围十余里 墙高数丈 内外两重 外曰太阳城 内曰金龙城 殿曰金龙殿 苑曰后林苑 雕琢精巧 金碧辉煌 如大兰若状 张德坚 贼情汇纂 材料四李秀成乘胜东征 一直打到上海近郊 在进攻上海时 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太平军损失惨重 退回苏州 引自人教版必修一历史教材 1 主观方面 1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无科学的理论指导 定都天京后 领导者贪图享乐 特权思想膨胀 2 战略上的失误 如偏师北伐 孤军深入 2 客观方面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理解归纳 三 革命文献丰碑立 分析文献 三 革命文献丰碑立 分析文献 凡分田 照人口 不论男妇 算其家人口多寡 人多则多分 人寡则寡分 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人 分三人好田 分三人丑田 好丑各一半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 则迁彼处 彼处不足 则迁此处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也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 天朝田亩制度 凡当收成时 除足其 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 馀则归国库 凡麦 豆 宁麻 布帛 鸡 犬各物及银钱亦然 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 天下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 则主有所运用 天下大家处处平匀 人人饱暖矣 土地分配的方法 目的 土地分配的原则 产品分配的方法 产品分配的原则 穿越时空 我 农民 地主 商人 评 天朝田亩制度 角色扮演 1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2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3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4 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落后于时代潮流 天朝田亩制度 1 目的 2 内容 3 评价 建立 四有二无 理想社会 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 革命性 空想性 落后性 1853年 天朝田亩制度 具有绝对的平均主义性质 因为它规定a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b 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c 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d 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沙场点兵 太平天国后期的治国方案 三 革命文献丰碑立 分析文献 资政新篇 自主学习 对比归纳 材料1 逆贼洪秀全 杨秀清自清称乱以来 于今五年矣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 一旦扫地蔼尽 引自曾国藩 讨粤匪檄 材料2 由于农民群众分散的落后的经济地位 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思想上不可克服的缺陷 作为小生产者 狭隘的 闭塞的自然经济使农民目光短浅 自由散漫 心胸比较狭窄 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较强 这就不容易形成长久坚强的内部团结 作为小私有者 农民阶级私有观念比较强 这正是历史上农民领袖往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的思想根源 探究 怎么看待历史事件的影响 1 定性分析 2 依据史实一分为二 客观评价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 功过留与后人评 反思影响 方法指导 1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 意义 3 教训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分析综合 四 功过留与后人评 反思影响 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 清朝统治腐朽 社会矛盾激化2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3 自然灾害严重4 洪秀全创立 拜上帝教 发动和组织群众二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 兴起与发展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2 高潮3 转折颁布 资政新篇 4 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 性质2 意义3 教训 随堂演练 1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了 资政新篇 主要表明 a 反抗外来侵略的愿望b 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c 严厉打击商人d 反对地主剥削的思想 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 则迁彼处 彼处不足 则迁此处 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 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 弟等细思安徽 江西米粮广有 宜今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 照旧交粮纳税 御照 胞等所议是也 即遣佐将施行 材料三 兹本大臣恭奉王命 莅临斯土 催办钱漕 兼取贡税 田赋虽未奉其定制 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 暂依旧例章程 如数如期完纳 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材料四 至于业户 固贵按亩输粮 佃户尤当照额完租 兹值该业户粮宜急征之侯 正属该佃户租难拖久之时 倘有托词延误 一经控迫 抵租与抗粮同办 各宜禀遵无违 太平天国1861年指示请回答 1 上述四则材料 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 2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 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 3 这种变化 从所有制方面来看 其实质是什么 4 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超越课堂 关注生活 关注今天我国农民的生活状况 以 小议农民生活的变迁 为题 写一篇小论文 字数不限 提示 可以将古代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政权下农民的生活状况与今天农民生活状况做一个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