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 群落的结构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不同b泉山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群落c一块稻田中所有兰化螟幼虫、蛹和成虫组成一个种群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是由光照决定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不同,a正确;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因此泉山自然保护区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群落,b正确;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因此一块稻田中所有兰化螟幼虫、蛹和成虫组成一个种群,c正确;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而动物的垂直分层是由食物、栖息地决定的,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种群与群落的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2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一年生草本植物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1972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低于幼苗至成熟阶段的的死亡率b 与其他年份相比,1975年草本植物x种群内的生存斗争程度高c 1975年由于x种群的幼苗数比成熟植株数多,则将来种群数量会增加d 5年内该一年生草本植物x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1972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每个样方个体数减少量接近550株,而幼苗至成熟阶段,每个样方个体数减少量接近200株,所以1972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阶段的死亡率,a项错误;图示曲线的变化显示,1975年每个样方内草本植物x 个体数量较其它年份少,所以种群内的生存斗争程度低,b项错误;植物x为一年生草本植物,1975年x种群的成熟植株数少,产生的后代少,加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将来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加,c项错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5年内该一年生草本植物x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偏低b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 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d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影响因素是光照,动物是食物和栖息空间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生物种类增多,结构越来越复杂,食物链因而延长,群落的范围和边界,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之一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解:a、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分母变小,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高,a错误;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因生物种类增多而延长,b错误;c、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种内斗争,c错误;d、群落的范围和边界,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之一,d正确故选:d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演替4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稳定型种群的数量不可能突破k值b 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 种群密度不能反映出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d 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稳定型种群的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故a正确;s型曲线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不是j型增长,故b错误;种群密度能反应当前种群的数量,而不能反应出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故c正确;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有光照决定,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取决于食物和栖息地,故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b 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c 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d 小鸟与小虫属于竞争关系【答案】d【解析】当敌害来临时,鳄鱼逃走,则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故a对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则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故b对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则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故c对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则小鸟与小虫属于捕食关系故d错【考点定位】种间关系6某生物小组做了有关种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常采用标志法重捕法调查一块菜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b用性外激素杀死雄虫后,昆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同一地点,则二者一定存在竞争关系【答案】c【解析】蚯蚓的活动范围较小,故应该用样方法测量,a错误;性外激素杀死雄虫后,昆虫的出生率会降低,b错误;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正确;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同地点,可能属于竞争,也可能属于捕食等关系,d错误。【考点定位】种群和群落7下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18501950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c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d从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的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8501950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降低,但有些种群密度没有下降,a错误;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趋于简单,b错误;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物种数减少,分层现象日趋不明显,c错误。化肥使用后使种群数量和单一物种的总干重变化,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的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识图析图的能力。8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生活在池塘的不同水层中,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群落的a 水平结构 b 垂直结构 c 初生演替 d 次生演替【答案】b【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群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其他因素,各自活动的空间不同。不同的鱼类在不同水层生活,这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上的差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9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置灯光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趋湿、避高温的特点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取样调查法,原理是利用动物避光、避高温和趋湿、趋暗的性质,在装置上方放置灯光,使小动物向下方的广口瓶移动,计算一定样品中土壤中的动物的类型、数目,进而估测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解:a、放置灯光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趋湿、避高温的特点,a错误;b、灯罩的功能是使昆虫向广口瓶移动,b错误;c、金属网不能阻止昆虫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否则广口瓶中的动物会减少,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d、广口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用于杀死、固定小动物,d正确故选:d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0鹞鹰在对不同大小的鸽群进行攻击时成功的概率为:鸽群的数量(只)1210115050攻击成功的百分比8058168单独的鸽子比在鸽群中的鸽子被鹞鹰抓住的概率更小鹞鹰攻击较大鸽群时不大容易成功鹞鹰只攻击单独的鸽子攻击成功的比例与鸽群的数量成反比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有的生物由于种内互助的关系,大量聚集在一起能使捕食者难以捕捉到猎物,如鸟在孵卵期间,群鸟一起赶走天敌。但有的生物种内互助不强,齐聚在一起,它的天敌得到食物的机会就会增加,如害虫爆发的时候,鸟捕到食物的机会就会增加。由表格信息可知选d。【考点定位】种群数量变化【名师点睛】对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绝对化。不是所有的生物数量增加,其天敌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11下表为某弃耕农田中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年4年15年25年40年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b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c表中的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d该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a正确;乔木阶段物种种类最多,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b正确;采用样方法获取数据时应随机采样,c错误;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物种丰富度、群落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2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 竞争 b 共生 c 寄生 d 捕食【答案】a【解析】在群落中,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种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寄生、捕食和竞争。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苗和草都是植物,生长在一起,因争夺营养物质和空间等资源而进行斗争,属于竞争关系。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特征【名师点睛】1、表解四种生物种间关系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事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大豆与根瘤菌寄生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2、种内斗争与竞争:比较项目范围实例种内斗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竞争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大草履虫与双核小草履虫混合放养后,大草履虫因在食物中竞争失败而死亡3、知识拓展:(1)竞争关系可使劣势物种灭绝,有利于优势物种得到更多的资源与空间。(2)捕食关系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决定数量的种间关系,相互制约着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一般不会因捕食的数量的增多而灭绝。13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的方法是a 样方法 b 标志重捕法 c 取样器取样法 d 五点取样法【答案】c【解析】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故a、b项错误,c项正确;五点取样法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之一,故d项错误。14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b 生态恢复的本质是恢复系统必要的功能并使其能够自我维持c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越强d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答案】c【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a正确;生态恢复的本质是恢复系统必要的功能并使其具有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b正确;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不一定就越强,例如极地苔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在遭到过度放牧、火灾等干扰后,恢复的时间十分漫长,其恢复力稳定性就很低,c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c选项的判断,理解如下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原理、明确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并不都呈负相关(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都很低)是判断的关键。15某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杜鹃、黄鹂栖息在林冠层,山雀、啄木鸟生活在中层,画眉、八色鸫分布在林下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a 水平结构 b 垂直结构c 初生演替 d 次生演替【答案】b【解析】某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杜鹃、黄鹂栖息在林冠层,山雀、啄木鸟生活在中层,画眉、八色鸫分布在林下层,说明鸟类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不同,出现了分层现象,故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16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 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b 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种消失c 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斗争建立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d 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等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详解】林鸽群较大时因为有种内互助,反而不容易被苍鹰捕食,a正确;自然界物种的捕食对一个物种有利,对另一个物种也有利,这是通过捕食关系进行相互选择,优胜劣汰,发展自己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b错误;猴群经过斗争建立优劣等级制度,使猴王具有优先的食物权和配偶权,这对物种的保持是有利的,c正确;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从而控制该物种的数量,防止成年鲈鱼因食物不足而饿死,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d正确。【点睛】地球上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都是对环境的适应,所以,不只是种内互助对生物的生存有利,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和种内斗争,对于该物种的生存来说都是有利的。17下列操作中得到的数据一定比实际数值小的是a 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b 标志重捕法:重捕数量过少c 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的中上层进行取样d 丰富度调查:对所有种群进行统计【答案】c【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随机取样,若在个体密集区取样,会导致结果偏大,a错误;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重捕数量过少,则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b错误;采用抽样检测法时,取样前应将试管摇匀,若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的中上层进行取样,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c正确;丰富度调查时,对所有种群进行统计,比较接近真实值,d错误。二、非选择题18某草原有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糙隐子草、麻花头等草种,为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者将草原划分为无放牧区、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进行研究,2年后的结果如下表。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的多样性指标放牧强度多样性指标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无1411072093轻度1650075094中度1563069090重度1390069089(1)调查植物多样性时常用的方法是 ,该草原的所有羽茅植株总和称为 。(2)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则 。a物种均匀度指数越来越低b物种丰富度指数越来越低c多样性指数越来越低d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3)利用本研究中的数据,你的结论是 。(4)植物物种多样性程度高低,可用辛普森指数表示。辛普森指数计算公式为:设有甲、乙两群落,各由两个物种a、b组成,甲中a、b分别是50个、50个,乙中a、b分别是99个、1个。请以辛普森指数值来说明群落甲、乙的物种多样性程度,并说明物种多样性程度不同的原因。如下图,科学家利用果蝇做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下表是上图中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世代甲箱乙箱果蝇数at1e果蝇数at2e第一代20100%064%20100%065%第四代35089%15%648%28597%8%655%第七代50067%52%622%42096%66%658%第十代56061%89%60%43095%93%65%(5)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小的是 。(6)两箱中,频率比较稳定的基因是 。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 %。【答案】(1)样方法 种群(2)d(3)人类对资源的适度利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但过度利用会降低生物多样性(4)a、b两群落的d值分别为05000和00198,说明群落甲的物种多样性程度高于乙。因为两者的物种分布均匀度不同。(5)乙箱 (6)e(或e) 48【解析】试题分析:(1)调查植物多样性和种群密度都可用样方法同一空间的相同物种的总和称为种群。(2)从表3数据分析可见,多样性的各种指标都呈现先略微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从表3数据可见,轻度放牧比无放牧的各种多样性指标都高,说明人类对资源的适度利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但中度和过度放牧又使各种多样性指标降低,说明过度利用会降低生物多样性。(4)普森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式中:d为多样性指数;n是所有物种的个体总数;ni是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s是物种的数目(种数)据此公式可得出a、b两群落的d值分别为05000和00198这说明群落甲的物种多样性程度高于乙,因为两者的物种分布均匀度不同所致。(5)分析甲箱和乙箱的果蝇数量可知,甲的种群数量大,乙的种群数量少,因此甲箱果蝇的种群基因库大,乙箱果蝇的基因库小。(6)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e基因频率在不同世代之间的变化不大,最稳定;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第十代时,甲箱中,e的基因频率为60%,则e的基因频率为40%,因此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260%40%=48%。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和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计算能力。19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i、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面积。(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从数据上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_,总初级生产量增多,这可能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_增多有关。ii、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_。【答案】 次生演替 逐渐增加 增大 分层 同一 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解析】试题分析: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增加,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也增加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1)表中数据表明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由灌草丛开始的,因此,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表现出层数增多,群落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根据柱形图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2)生态系统的截光率=1-漏射率,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增大,这可能与群落中植物种类增多、分层增多有关(1)种群是生活中一定地域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合,故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同一种群(2)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够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若丙组平均时间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和棍棒的距离是无关变量,应相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20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它们的种间关系是_。(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3)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过程是_,该演替类型属于_。在演替过程中,_的生物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最长。(4)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_的。三类植物在bd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型曲线。【答案】(1)生产者竞争 (2)水平结构(3)先出现草本植物群落,再出现灌木群落,最后出现乔木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 次生演替乔木(4)基本相等“s”【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其种间关系是竞争。(2)ab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均相对稳定,它们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3)由题图可看出该地先出现草本植物群落,再出现灌木群落,最后出现乔木群落,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4)由于群落中三类植物的生物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基本相等。21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图甲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 (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生产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上海灯光秀施工方案审批
- 巡游出租汽车司机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职业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钢结构库房制作施工方案
- 景点建筑方案设计图纸
- 武汉调岗咨询方案
- 建筑临时地面硬化方案设计
- 大学餐饮项目咨询方案
- 中国最好的建筑方案设计
- 电磁学(赵凯华-陈熙谋-)-第二版-课后答案1
- 塔吊临近建筑物的安全防护方案
- 老年安宁疗护病区设置标准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四级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及病历书写规范考核试题及答案
- 学前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 解读
- 常用英语大全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四 装配式墙面
- 金相检验中级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