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指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难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设问法、比较法、联系法和创设情景等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讲授新课】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1)商周时期:商人、商业的出现(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1)重农抑商政策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2)商业的艰难发展:“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3)、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1)原因和条件: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合作探究】1:阅读p12【学思之窗】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答案提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4、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1)条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合作探究】2: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2)表现:宋: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交子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5、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和问题(1)问题:统治者征收重税,压制政策 (2)发展:a、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b、出现许多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商帮(如徽商、晋商)。c、清朝时出现票号。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 1.市的变迁(1)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严格分开;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2)宋:特点: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2.古代大都市的发展(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特点: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2). 扬州、成都特点:商业中心原因: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既是个国家进行贸易。(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5)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原因:海禁、闭关锁国)海禁:中国明代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又称洋禁。始于明初,直至明末,未曾撤销。清朝延续了这一政策。它阻碍了中国与邻近国家的商品交流和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表现为仅广州一处通商,“十三行”;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2、政府对商业的政策(1)朝贡贸易的特点:官府控制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闭关锁国”政策含义:“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