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了解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3.认识古代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兴起春秋战国时期(1)商业繁荣,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2秦汉时期艰难发展(1)政策: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比较艰难。(2)特点: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发展比较艰难,总体水平不高。3隋唐时期发展(1)发展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2)表现: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4宋元时期繁荣(1)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表现: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5明清时期继续繁荣(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3)出现晋商和徽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易混易错虽然隋唐到明清商业不断发展,但政府重农抑商的压制政策一直存在,因此其发展一直是艰难的,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里居次要地位。思维点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2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时期宋朝以前宋朝政策严格控制放松控制商业地点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政府管理官府设市令或市长进行严格管理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经营时间按时开市、闭市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2.城市的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2)表现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图解识记“市”“坊”的发展与演变易错易混正确辨析“市”“草市”“夜市”(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则指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延长到夜间贸易,冲破了“市”的时间限制。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1)西汉: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清朝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1)官府控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2)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特别提示正确认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并非取消一切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朝仍然开放广州一处口岸与外国通商。主题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1先秦时期的商业史料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司马迁史记史料解读白圭是战国时期的大商人,关键词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若猛兽挚鸟之发”“犹之谋”。问题思考据史料,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及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提示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掌握经商时机,当机立断;讲究经商计谋策略。特点:战国出现大商人2唐朝商业的发展史料一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李白估客乐史料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唐王建夜看扬州市史料解读史料一反映了唐朝一些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史料二反映了唐朝商业经营的状况。问题思考根据史料一、二说明商业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提示概况:唐朝时,商品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出现不受时间限制的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原因:唐朝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的繁荣。3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史料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家,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史料解读史料划线部分反映了明代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婚姻观念的转变。问题思考根据史料说明婚恋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的原因。提示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原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拜金逐利之风兴起;商人实力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史论总结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1)商业市场的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有早市、夜市等,城郊和乡村有草市等。(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主导地位。主题二古代城市的变迁1宋代以前城市的发展史料一下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史料二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史料解读史料一中图左上角的“东市”“西市”说明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图中带“宫”字的建筑区域说明城市政治功能突出。史料二中划线部分说明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街取代了原来的“市”问题思考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2明清城市的发展史料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中国古代商业史史料解读由划线部分“向农村延伸”和“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这两个关键信息得出其特点。问题思考根据史料归纳明清城市发展具有什么特点?提示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史论总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1)从城市的功能看,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德镇等。(2)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工商业城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3)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荣。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从城市经济发展看,明朝中后期,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从地区分布看,古代城市的发展呈现不断南移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特别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大批工商业市镇。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1商业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宋元时期这一限制被打破。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5城市职能的变化: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发展。6交易范围的变化: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发展。1(2017淄博高一检测)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下列对图片中集市的解读正确的是()a交易时间不受限制b受到政府严格监管c交易场所遍及城中各处d起源于农村的“草市”答案b解析在画像中,有“北市门”“南市门”可见交易必须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故b项正确。2史记货殖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西汉初期()a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答案a解析“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政府政策松动的表现,但不是重商政策,故a项正确;b项错在“重商政策”“民营手工业”上;c项“交通便利”表述片面;d项材料未体现出来。3(2017天门高二期末)美国学者查尔斯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中国“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因素”。其依据是()a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早市夜市普遍且昼夜相连d出现地域性的商帮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含有近代商业因素的表现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商业发展的媒介,故b项正确。4(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对材料理解较为合理的是()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商品经济发达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d劳资矛盾尖锐答案b解析商标侵权案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达,故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5(2017盐城期末)明代由于大部分文人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而出现了大量文人为商人写墓志铭的现象。这说明()a明代政府不再实行抑商政策b八股取士堵塞文人仕途c商人成为明代社会主流群体d文人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文人甘心给商人写墓志铭,与传统文化对商人的评价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反映出文人价值观的变化,故d项正确。6(2017徐州学业水平测试)商业是古代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聚集),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盐铁论力耕材料二马行街铺席: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卷三材料三(嘉定县南翔镇)“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但自明至清,“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摘编自南翔镇志(1)据材料一,概括“殷富大都”的特点,判断其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经济发展情况。(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商业有哪些新发展?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城市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答案(1)特点:位于交通便利处;商业繁荣;出现富商大贾。朝代:西汉。(2)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赔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清远入城证申请合同范本
- 自制挖掘机租赁合同范本
- 派遣员工终止合同协议书
- 鱼缸消毒灯销售合同范本
- 股份合同终止协议书范本
- 珠海住宅装修协议书范本
- 灯具工程分包合同协议书
- 特许经营权协议合同范本
- 签订房屋期权买卖协议书
- 语言学纲要(新)课件
-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中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风冷热泵机组调试方案
- 《园林主要病虫害防治一览表》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作文审题训练题目
- 李中莹心理创伤简快辅导技巧(课堂PPT)
- VS1真空断路器说明书
- JTT230-2021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_(高清-最新)
- 监理周例会总承包单位工作汇报PPT课件
- 生态融合绿色发展(EOD)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四大经典之温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