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一)(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有人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这句话体现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包括()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解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大变革,而不是“百家争鸣”引起了社会大变革,即b项是原因而不是意义。【答案】b2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解析】根据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明孔子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由此可知,孔子重视尊卑秩序,维护周朝礼制,故选a项。【答案】a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合适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a项的“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符合题意;c项是孔子的德治思想,不符合题意;d项是法家的法治和集权思想,不符合题意。【答案】b4下列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著名论断的思想家是() 【导学号:71640001】a老子 b孔子c荀子 d墨子【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君舟民水”的思想可知该思想家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答案】c5有人阅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后,总结了以下内容,你认为可信的是()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b“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c“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d“若是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解析】a项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b项主张仁政,是儒家思想;c项主张严刑、重罚,是法家思想;d项主张兼爱,是墨家思想。故选a项。【答案】a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提出这一看法的学派是()a墨家 b法家c道家 d儒家【解析】如果君主若能坚决推行法治,国家就能强盛,反之,国家就会衰弱,这是法家的思想主张,b项符合题意。【答案】b能力提升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中国某学派时说:“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该学派是()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解析】道家学派主张消极避世、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不符合材料中思想的特点,故a项错误;儒家注重实用、主张积极入世,注重道德伦理,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根据材料信息“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实用性”“道德体系”“礼仪”“社会责任”等关键词可知符合儒家学说的特点,故b项正确;墨家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材料的思想特点不符合,故c项错误;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用严刑酷法来统治人民,与材料中强调道德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8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a道家、法家 b法家、儒家c儒家、道家 d墨家、道家【解析】儒家强调“仁”和“礼”,注重为政以德,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道德准则。道家主张“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从而为中国的哲学奠定基础。故选c项。【答案】c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太史公仕于乃论六家之要旨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材料二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1)材料一中“天下”处于什么历史时期?(2)“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是对这个时代历史现象的一种总结,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解释这句话的含义。(3)结合材料二,简述当时的法家学说比儒家思想更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青睐的原因。【解析】第(1)问从“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入手分析,可以判断题干中的“天下”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第(2)问应首先理解“务为治者也”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主张虽不同,但都是反映时代需求、为社会变革制造舆论的。第(3)问应从当时的社会需要考虑,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法家思想推动了政治变革,比儒家思想更符合时代要求。【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2)诸子百家的具体思想观点不尽相同,但其学说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即为社会变革服务,“务为治者也”。(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3)儒家重视“仁”“礼”,而法家强调“法治”,君主集权,更符合当时统治者富国强兵、争雄称霸的需求。10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学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材料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材料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荀子(1)材料一反映了商代到春秋时期人们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关于人际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3)根据材料三,指出孟子、荀子对人性的不同看法。他们的思想有何一致性?(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上述思想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尊神”“先鬼而后礼”等信息说明商代尊崇鬼神,重鬼神而轻视礼仪;根据材料中“敬鬼神而远之”等信息说明否定鬼神作用而专注人事;“原因”可以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分析。第(2)问,结合对材料的理解,主要强调“仁”和“礼”,结合两者的内涵分析两者的关系。第(3)问,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恶”,其“一致性”体现在强调道德的重要性。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儒家思想及中华文化的影响角度概括孔子、孟子和荀子的“贡献”。【答案】(1)变化:由商代尊崇鬼神到春秋时期专注人事。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经济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宗法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财务人员年中述职报告
- 电费账务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电费电价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高边坡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高考法国大革命课件
- 电脑知识产品培训课件
- 建设工程士地勘测定界服务合同
- 电脑基础知识培训线下课件
- 电网运行知识培训课件
- 电网培训知识点课件
- 职业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2024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电子学会2024年3月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二级真题(含答案)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
- 四圣心源方剂
- 弱电安全技术交底【范本模板】
- 生物化学之蛋白质化学(唐炳华)
- 产品保修卡模板
- 2024年福建浦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文旅集团招聘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