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 .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 .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 .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 .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c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工商食官”可知,当时的官府控制着绝大部分的手工业品的生产,手工业被官府所垄断。2(2017东城期末)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 母亲 女将展览。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答案b解析材料“该墓共出土礼器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说明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品种繁多,故b项正确。3(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史载:唐代官营丝织业“凡织纴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袘,四曰纱八曰绮”,反映唐代官营丝织业生产()a分工细致 b规模巨大c品种丰富 d供不应求答案c解析“一曰布,二曰绢,三曰袘,四曰纱八曰绮”表明品种丰富,故c项正确。4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这里“吾”的身份是()a官营手工业者 b民营手工业者c家庭手工业者 d雇佣手工业者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生计,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b。5(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a玉米 b丝织品 c马铃薯 d烟草答案b解析由材料“丝路花雨”可知贸易通道流通的主要商品是丝织品,a、c、d三项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材料二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中说“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2)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民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可从历史悠久、器物种类繁多、工艺先进、“远飘世界各地”几个方面回答,这些特征也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特征;第二小问从手工业对农业、商业的影响角度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制瓷业的特点,主要有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者占主导地位等。基础达标1(2017信阳高一期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答案d解析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其产品主要满足官府需要,故d项正确。2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商代青铜器父癸鼎上的蚕纹a冶铁业的进步 b甲骨文的成熟c兴起了棉纺织业 d已经有了养蚕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青铜器上的蚕纹,可以推断商代已经有了养蚕业,故d项正确。3(2016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abcd答案a解析文物a是商代的司母戊鼎,它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故a项正确。4湖南有一座古墓出土了以下文物: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帛布、秘色瓷等。据此可推测该墓最有可能为()a商周时期墓葬 b秦汉时期墓葬c南北朝时期墓葬 d唐五代时期墓葬答案d解析青铜器和帛布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秘色瓷出现在唐朝时期,故d项正确。5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答案a解析抓住时间限定“汉武帝后”。材料介绍的是汉武帝前后汉代冶铁技术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国家政权的支持,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盐铁官营的政策推动冶铁技术的发展。b不符合题意,c出现于东汉初,d不是主要原因,故最佳答案应为a。6(2016海南基础会考)“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a白瓷 b青花瓷c粉彩瓷 d珐琅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可知b项正确。7(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畅销海外的手工业产品有()a丝绸 b钟表c象牙制品 d青铜器答案a解析丝绸是中国畅销海外的手工业品,故a项正确。8(2017如皋高一期中)元人熊磵谷在木棉歌中写道:“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诗中描写的是()a家庭棉纺织生产的景象b青花瓷生产的景象c官营丝织业生产的景象d青铜器生产的景象答案a解析棉纺织业是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a项正确。9(2017临沂高一检测)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a自然经济解体b家庭手工业发展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表明,登州乡村中织布首先自给自足,有余布再少量卖到乡市,再转卖到城市,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10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a青瓷 b白瓷c青花瓷 d彩瓷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回答即可,杜甫在诗中赞赏了白瓷。青花瓷出现于元代;彩瓷是在清代。能力提升11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故d项正确。1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答案c解析材料提到,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注重技术的训练和学习,其目的是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因此选c。a、b、d三项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13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民窑“形器走天下”之说。这充分说明了()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答案a解析从材料“官搭民烧”以及景德镇民营手工业“形器走天下”,说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c项不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是在甲午战争后,故b项不正确;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故d项不正确。14康熙江西通志对景德镇御窑的生产有如下记载,“工匠自洗补至入窑,必看坯胎堪否,然后盖匣封固,起火烧造。如绘画中小器,亦须细看,上下四周,有无疵缪,必体质完美,方可入窑。不然,则徒劳罔功矣。”该记载内容主要反映出()a制瓷工匠工作异常辛苦,常徒劳罔功 b景德镇瓷器工艺先进,产品精湛完美c瓷器烧制过程工序复杂,技术难操控 d工匠制作瓷器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景德镇烧制瓷器艰难,工匠需要十分用心,才能烧制成功,故d项正确。15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b制瓷业开始兴起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答案a解析由材料“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可知,景德镇出现了许多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人,制瓷业及其劳动者、陶瓷产品几乎占据浮梁的一半,故a项正确。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采桑画像砖东汉纺织画像石西汉锦袍折枝玫瑰花金宝地妆花缎材料二杭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毅庵祖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张瀚松窗梦语材料三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车匠立濂溪坊。苏州俗考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四幅图中可以获取怎样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毅庵祖“家业大饶”的原因。(不得摘抄原句)(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有何新动向?答案(1)中国很早就养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