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共22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共22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共22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共22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共2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情境渲染导入法 中国 西方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讲授人 李福南 第14课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江西省历史特级教师南昌市第17中学 即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目标 探究1 依据图文中的信息 你认为林 魏开眼的原因是什么 学思之窗 一 开眼看世界 1 背景 歌诀法 清朝危机又四伏 欧美列强崛起夫 经世致用吹号角 战争惊醒民自觉 师生 互动 历史巧记 1 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请思考 魏源 不善师外夷者 外夷制之 善师四夷者 能制四夷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书影 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代表作 海国图志 最详实的历史地理专著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2 为什么说魏源也是倡导者 2 概况 顺口溜 林则徐 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 出了名 3 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4 特征 简记法 双重性 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 保留着浓重的纲常色彩 器物层次5 评价 浓缩法 爱国进步 启迪作用 维护统治 未能实践 历史巧记 探究2 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 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 在这种形势下 你认为清政府会怎么办 实践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哪些内容 2 含义 理解法 中学为体 传统文化 西学为用 近代科技 3 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二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1 背景 简记法 内忧外患 4 特点 四字诀 技术层次 实践失败5 评价 浓缩法 近代化第一步 西学创环境 局限性 仅仅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未触动封建旧制度 历史巧记 多种史学范式评价 中体西用 革命史范式近代史范式整体史范式文明史范式 深化 提高 维护封建统治 近代化第一步 西方工业文明扩展 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冲突 探究 延伸 瓜分狂潮 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强占租借地 划分 势力范围 门户开放 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破坏中国的主权 大量掠夺中国的资源 占领中国的市场 破坏领土主权 破坏行政主权 破坏关税主权 严重的民族危机 附 调查委员会结构示意图 维新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行为调查委员会 评估总结中心组 康有为调查小组 梁启超调查小组 严复调查小组 合作探究 分组活动 探究3依据调查小组 从康有为 梁启超和严复三个方面 收集相关人物的有关材料 包括他们的维新观点和具体行为 最后选派中心发言人总结陈词 形式不限 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 三世说 进化论 据乱世 生平世 太平世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梁启超 变法通议 抨击专制制度和顽固派宣传申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 严复 批判君权 民主君仆 主权在民动摇君权论的基础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成因 特点 三结合 把西学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把救亡与图存相结合 把维新思想 理论 与维新变法活动 实践 相结合 原因 四根源 经济根源 根本因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阶级根源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 社会根源 客观因素 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水平很低 特别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 封建顽固势力很大 思想根源 历史原因 中国传统思想根基深 深化 提高 三 维新变法思想 类似比较法 vs 洋务运动的展开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西学东渐 政治 民族危机加深 2 经济 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 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 王韬 薛福成 郑观应等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等 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 和外国进行商战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文化上兴办学校 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康有为 把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2 梁启超 伸民权 设议院 变法图存 3 严复 国家属于人民 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初涉政治制度层次 2 没有进行实践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把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2 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3 付诸实践 如戊戌变法 为康梁维新思想出现创造有利条件 2 没有进行实践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 起启蒙作用 促进人民的觉醒 3 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楒找根据 导致变法失败 都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 实行君主立宪制 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等 2 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 3 都是爱国和进步 4 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 康梁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巧记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开眼看世界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维新变法 器物阶段 制度阶段 活动表演结尾法 课堂小结 一条主线二个转变三大派别 空当接龙 以下图片人物中 哪些属于维新派 王韬 林则徐 西太后 郑观应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曾国藩 一网打尽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天地 2 登陆百度网站 键入关键词 如 林则徐 洋务派 中体西用 等 寻找你所感兴趣的相关知识 享受学习的乐趣 探究学习 一 本课测评 1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为什么成为洋务派反对维新派的思想武器 思路 解题关键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实质与维新变法思想的区别 洋务派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 而维新派则希望通过变法 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