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作业 .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作业 .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作业 .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作业 .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作业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一个欧洲人谈及其在美国的见闻时说:“这种地方真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工人的帐篷营,尤其是还有无数在建铁路的护路工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他描述的这一现象最早发生于()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c19世纪初 d20 世纪初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符合题意。2(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在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b蒸汽机的发明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03”“1913年”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3(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答案b解析美、德在1860年和1900年占世界制造业的比例都有很大的提高,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b项正确。4(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史载:1800年前后,在英国工人周薪约0.51英镑,养家糊口都极为困难。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工人工资有了稳步增长。1900年,熟练工人的周薪达到10英镑。英国工人工资收入发生上述变化,源于()a英国具有“世界工厂”的地位b19世纪英国代议制度日趋完善c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的推动作用d英国存在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答案c解析工人工资的提高源于生产力的进步,在当时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是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故c项正确。5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 00027 200产量(吨)3 200 00029 500 000投资额(美元)121 000 000590 000 000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答案c解析1870年是本题的题眼,因为187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私人垄断时代到来。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1)材料描述的“这一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2)材料一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3)结合史实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材料二中的“联系”是怎样体现的?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2)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3)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通过殖民活动和奴隶贸易将两者联系起来。在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把两者联系起来。解析第(1)问通过“汽车、有轨电车、飞机”等即可判断。第(2)问应考虑其动力来源。第(3)问应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基础达标1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时代即将过去。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电气时代即将到来,据此d项正确。2(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 621座,总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这预示人类进入到()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 d智能时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述时间和现象可知b项正确。3(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主要动力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c机械特色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答案a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故称“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动力,故称“电气时代”,故a项正确。4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项目192819501990煤75%50%30%水力8%17%14%石油、天然气17%30%50%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答案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b项正确。51889年,自1867年以来的第三次万国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如下图),正值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物品有()发电机电话三轮汽车飞机a bc d答案c解析发电机、电话、三轮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故说法与材料时间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6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a垄断组织出现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c化学工业建立d汽车制造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答案b解析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工业生产结构”。a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c、d两项是新兴产业,包含在b项当中。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成为主要生产部门。7全球通史说:“(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a兴起于重工业 b电力的广泛使用c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答案d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配备着科学家”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8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为代表的全球历史观的开创者,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 b欧洲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漫长过程c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 d近代史上野蛮和文明进程的交织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英国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9(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d重商主义理论的盛行答案a10(2016浙江10月选考)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扩张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铁路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c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d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答案c解析19世纪末汽车的发明,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故c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与公路交通的发展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能力提升11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b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c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d时代需要呼唤电气时代到来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交流电问世后,受到传统技术和观念的抵制,导致其被爱迪生攻击,故b项正确。12.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组成吞并”可知,生产更加趋向于集中,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垄断组织的形成并不断扩大。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答案d解析抓住题干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及“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可以得出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由此得出答案为d项。14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答案d解析从图表可以看出,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到1900年,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生产力飞跃的结果,d正确。15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答案c解析人造纤维等人工合成材料,依赖的正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16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答案(1)进步: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