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学案.docx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学案.docx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学案.docx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学案.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知识点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里,国民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状态。2.标志: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意义: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知识点二 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初步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2)普遍实行: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3)内容: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3.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国内,改革遇到阻力;在国际上,社会主义运动普遍遭遇挫折。改革进入关键时期。2.提出(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3.发展完善: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基本建立: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5.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考点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例1】1976年10月,胡耀邦提出“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与上述认识相吻合的中央决策出自()a. 中共八大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剖析】关键信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停止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可知,b项正确。依据教材知识,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例2】下图是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颁发的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张执照成为新时期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此举()a.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终结 b.意味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开始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改革 d.揭开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序幕【剖析】观察图片中的时间,开业时间是1979年,发证时间是1980年。人民公社是农村农业方面的内容,温州市工商局颁发的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则属于城市工商业方面,故a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b项错误。个体工商业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等共同构成了多种所有制,故d项正确。【答案】d考点二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例3】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时期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一年26.632.141.3第二年27.234.338.5第三年28.836.734.5a. 19491951年 b. 19531955年c. 19581960年 d. 19791981年【剖析】从统计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工业总量占绝对优势,农轻重比例较协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稳步、协调发展。【答案】d考点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例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如下图所示:材料三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非公有制经济40%29%7%24%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种经济成分的演变过程?(2)材料二中的三个饼状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分析造成这些重大变化的原因。(3)材料三与材料二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原因。(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剖析】本题通过图表的形式对建国前后的经济结构进行了考查。材料一描绘了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轨迹;材料二体现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并最终取得绝对优势地位;材料三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2)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原因: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0年,国家合理调整工商业;1953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3)变化: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使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