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在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2措施农业方面(改革重点)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3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改革以失败而告终。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2内容(1)企业管理: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2)工业: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3结果(1)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2)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1)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2)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2内容(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3)调整所有制结构;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3存在的问题(1)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4结果:在经济体制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历史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严重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经济严重困难,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具体内容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涉及政治领域,重点在经济体制历史结果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改革造成了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导致了苏联解体相同点背景:都面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都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都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改革均以失败告终,但都冲击了斯大林模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 材料二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却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材料三 勃列日涅夫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故苏联人民讥讽他“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浮肿、步履蹒跚地跨进了20世纪80年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谈谈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起伏的概况,这种起伏与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有什么联系?(2)如何理解材料二对赫鲁晓夫的评价?(3)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相对较高,这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的改革有关。但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体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2)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却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时代的局限和个人品质的缺陷使赫鲁晓夫只能“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 (3)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这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在其执政后期,苏联经济全面滑坡,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作为领导人的勃列日涅夫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图解历史】 苏联解体的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从改革到解体的过程,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它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1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急于向较高的社会发展阶段过渡,而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为建立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和文化前提。2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它的建立和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律可以遵循,所以需要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对自身的不断调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3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4在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特别注意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中的一切积极因素。社会主义必须是富裕的和民主的。改革要特别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建设。5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苏联(19221991年)的历史,是俄国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经验教训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增长到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939年的874%增长到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 200人增加到425 700人,人们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273降到32。材料二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苏联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三,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答案】(1)积极影响: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工业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负面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经济状况:经济衰退(经济恶化)。原因:“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3)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能保持社会发展的活力;经济体制改革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 1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引起了社会动荡b只能在旧体制内徘徊c面临巨大的阻力d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2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a调整了农业政策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d因收购太多而影响了农民积极性3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的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项措施a减少指令性计划,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b坚持计划管理前提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c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增加农民收入d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4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规定,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之后,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这一措施a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b改变了企业“大锅饭”问题c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d使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得到根本调整5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苏联的报纸发行量迅速增长,到苏联解体前,报纸有8 000多种。在办了登记手续的报纸中,苏共掌握的仅占15%。1990年8月,苏联的非正式组织有9万多个,在2 000多个政党中,全国性的政党约20个,共和国一级的有500多个。这一局面说明a政治公开性改革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力量b苏联共产党已失去政权c苏联国内的民族分裂活动已经势不可遏d历史虚无主义空前泛滥6“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这一改革导致苏联a国民经济迅速好转b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c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国内局势失控并最终解体11962年9月,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文章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这文章的发表a表明扩大企业自主权已为苏共中央所认可b表明苏联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c推动了苏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推动了赫鲁晓夫在全国推广种植玉米2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指出:“改革就意味着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将增加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d开辟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新工业化模式3亚历山大温特在其著作中这样写道:“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对美苏关系实质深刻的、概念上的重新评估在这种重新评估的基础上,苏联能够单方面地迅速结束冷战这个似乎已经固化的冲突。”从中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a标志着冷战的结束b使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巩固c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d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964年到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基础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所说的“解冻”即冲破斯大林模式,他所强调的“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表明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能在旧体制内徘徊,故选b。a、c两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及史实,故排除;d项所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2【答案】a 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结合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此人为勃列日涅夫,联系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正确;a、c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排除。4【答案】c【解析】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生产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企业不得自行编制生产计划。而勃列日涅夫规定,企业在完成计划指标后,可以自行生产计划外的产品,可见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积极性,c项正确。a、b、d三项显然夸大了这一措施的影响。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材料信息“报纸发行量迅速增长”“苏共掌握的仅占15%”“2 000多个政党”等可知,苏联共产党放弃了对媒体和政党组织的领导与政治管制,这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有关,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6【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从材料中的“一直到剥光为止”,可见这一领导人把苏联领进了死胡同,这与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相吻合,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不符,故排除;从斯大林时期开始,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现象就一直存在,故c项错误。能力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材料中的“1962年9月”即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期间;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文章,建议工业企业以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生产,企业除了完成国家规定的产品数量、交货期限外、完全自定其他全部的生产计划,旨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该文发表在苏共中央机关报,可见此建议得到苏共中央的认可,故选a。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在农业领域展开,且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该文反映的问题涉及工业领域,故d项错误。2【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教职人员控制数205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三明机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贵州贵阳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江苏兴化市招聘教师67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安全培训教师安全职责课件
- 2025年东北农业大学专职辅导员公开招聘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江西吉安市井冈山大学招聘17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内蒙古赤峰市克旗银都矿业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湖南湘西州吉首市石家冲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招聘见习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河北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财经商贸大类】模拟练习
- 2025年新版中层副职面试题及答案
- 智慧树知道网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福建省榕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矿山设备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数据安全合规审计服务市场爆发及等保测评机构并购价值评估
- 智慧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 二十四山开门放水作灶真诀
- 生物基础电子教案分享
-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全册48课时)
- 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申请书中英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