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作业.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更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为全世界。”这场“战争”a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b使美国成为超级大国c解放了黑人奴隶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答案】d2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a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b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c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材料反映了一战期间美国政府确立了由战时工业局、军需品供应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战时保险局等机构组成的、加强对国民经济计划与统制的战时体制,对后来罗斯福新政期间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实践经验,故选a。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与经验,应开始于一战后的20年代,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前美国仍盛行自由放任政策,故c项错误;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故d项错误。3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赋予了劳工组织工会和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这些规定刺激了工会组织的发展,如美国矿工联合会、国际女装工人工会和防治工人联合会等工会会员迅速增加。这反映出美国a劳资矛盾的缓和使危机得以消除b政府注重保护劳工权益c政府加强对工业生产的控制调节d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答案】b41935年7月,美国新闻评论家、作家李普曼说:“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使他能够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率领他们。现在战斗业已结束,宝剑应该入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尚方宝剑”指新政时期总统获得了立法权b“战斗业已结束”指美国的经济已经恢复c“宝剑应该入鞘”指限制总统推行新政时膨胀的权力d美国民主政治的根基在新政中遭到破坏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新政期间,罗斯福并未获得立法权,a项错误;美国经济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是在20世纪40年代,b项错误;美国民主政治的根基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新政得到了巩固,排除d项;“宝剑应该入鞘”指限制人民在特殊时期给予总统的“膨胀的权力”,故答案为c项。5下表是关于美国19131938年的一项统计资料,这一统计资料可能是a失业人口b汽车产量c破产企业d耕地面积【答案】b61933年7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要求美元贬值。这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力支持。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罗斯福新政危害了相关国家根本利益b罗斯福与凯恩斯的经济主张有相似性c罗斯福新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d凯恩斯的主张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缓解美国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罗斯福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力支持”说明当时罗斯福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与凯恩斯主义有相似之处,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实践早于凯恩斯主义的提出,故c项错误;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不能说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故d项错误。7有西方学者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开始后,西方国家为拯救本国经济,纷纷效仿罗斯福新政而采取的种种政府干预的措施都能在新政中找到根源。但有些措施实际上阻滞了经济的增长,并导致生产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该学者抨击的是罗斯福新政a进行救济并兴办公共工程b美元贬值刺激企业的出口c颁布法律实行最低工资制d命令银行业暂时停业整顿【答案】c【解析】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某些措施阻碍了经济增长,导致失业率上升。a、b两项显然有利于经济增长,与题意不符;d项也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排除。罗斯福新政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最低工资制,这可能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降低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可能减少雇工的数量,增加失业率,故c项符合题意。819331939年美国联邦资金在全美各地区的分配中,美国西部17个州获得的资金在各州中名列前茅。有人认为“在促进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经济发展中,公共资金正在取代私人资本,使一些西部人关注点从华尔街转向了华盛顿”。这说明了罗斯福政府a扩大了在西部的影响力b把西部开发作为新政的核心c推动了西部的经济转型d打击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扩张【答案】a9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凡遵守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记,以示守法和致于复兴。几周之内,250万雇主签署了这个法规,全国近90%的企业参加了“蓝鹰”运动。“蓝鹰”运动a消除了企业间的盲目竞争b有利于企业的合法规范经营c是企业国有化的调整过程d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答案】b10罗斯福总统的幕僚塞缪尔罗森曼多年后回忆,当时国会满是总统的政敌,企图阻扰其振兴经济方案通过,但每当利用“炉边谈话”通过收音机向民众进行广播后,这些国会议员都收到潮水一般的选民信件,催促他们支持总统的方案,这成了总统的秘密武器。这说明a总统魅力决定新政成败b舆论导向有较大盲目性c国会决议受到传媒左右d政府公关借力大众传媒【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新政的成败并不是总统魅力决定的,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媒体的作用,并不是消极影响,故b项错误;国会决议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传媒影响,不能说是左右,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罗斯福借助传媒的作用让民众知道他的方案,故d项正确。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通过德国皇帝在帝国议会发表了一篇有着深远影响的演说。他郑重地向帝国议会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就是在这篇演说里,宣布了实行三种保险的计划。这一计划经过议会长时间的辩论,陆续在议会通过。由于德国这三个保险立法实施得最早,它们在其后的30年里,成了其他欧洲国家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的“典范”。这几个立法经过以后一些局部性的修改,一直沿用至今。黄素庵: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材料二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福利制度确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德、美社会保障的共同特点。【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奠定了资产阶级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政党政治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运动;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福利制度的建立。(2)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企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为工人提供了劳动保障;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了系统的福利制度体系。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社会立法强制性推动。第(2)问,依据对材料二“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概括归纳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综合两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比较、概括归纳德、美社会保障政策的共同特点。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改为“资源委员会”),主要职能在于对全国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财政经济、工业原料、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土地及粮食和专业人士等进行调查研究,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后增设了“计划部”,列为各处室之首,并立即着手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等重要经济建设计划。该计划要求3年内投资27120万元,在湘、鄂、赣一带建立一个国有化重工业区,兴建冶金、燃料、化学、机械、电气等30余个国有化大中型厂矿,奠定中国重工业基础,并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该计划未能完全实现。但尽管如此,其为抗战所做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摘编自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材料二 胡佛水坝在1931年3月动工,1935年水坝提早两年完工。水坝经费由政府资助,由于当时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大增,因此为水坝的建造提供了一群数量可观的廉价劳工。胡佛水坝建成后形成人工湖米德湖,它不仅景色优美,成为美国人游艇、滑水、钓鱼、露营度假圣地,而且能灌溉庄稼和利用水力发电,对发展生产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胡佛水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美两国经济建设的背景及影响。【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全面规划;发展经济与备战结合;以重工业为基础多种经济行业共同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