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作业 (1).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作业 (1).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作业 (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一)发达的古代农业(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牛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解析:根据题干中“伐木”“焚烧”等信息,可知答案为c项。答案:c2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中国人最早培植“六谷”、养殖“六畜”的时代是()a原始社会末期b西周时期c战国时期d明朝时期解析:原始社会有“六畜”,但到西周时才有“六谷”,故最早培植“六谷”、养殖“六畜”的时代是西周。答案:b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b高转筒车的发明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解析:本题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b出现于宋朝时期,c出现于西汉时期,d出现于唐朝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推广,故选a。答案:a4(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解析:本题中最关键的解题信息是“唤取阿香推雷车”,这就说明该“水车”使用的是人力,而非农具自动化,故a项错误; “水车”是灌溉工具,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故b项正确;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的是隋唐出现的筒车,所以c项可以排除;材料中“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以看出农业对自然的依赖,并未摆脱自然的束缚,因此d项错误。答案:b5“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和“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讲究因地制宜c强调精耕细作d注重自给自足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强调因时安排生产,“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强调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这都属于精耕细作的范畴,故c项正确。答案:c6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政府政策的引导b国家统一的完成c生产工具的进步d家庭手工业的出现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工具,故本题选c。答案:c7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解析:材料含义:一夫不耕,天下就有人挨饿;一女不织,天下就有人受寒。因此,神农和他的妻子都要亲自耕织。这是强调耕织的重要性。答案:b8叶茵田父吟诗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a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d赋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解析:从材料中“但求一熟偿逋债”可知,农民债务沉重。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这一状况。答案:d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材料二材料三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后汉书(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2)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8分)解析:第(1)题结合小农经济的基本史实回答即可。第(2)题要结合材料三从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