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件(63张) .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件(63张) .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件(63张) .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件(63张) .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件(63张)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关于陶渊明 陶渊明 1007 1072 名 字 号先生 世称先生 时期诗人 有 陶渊明集 传世 他的作品质朴 冲淡 自然 也有一些被鲁迅先生称为 金刚怒目 式的抒发政治理想的作品 如 咏荆轲 读山海经 精卫衔微木 等诗 有悲愤慷慨之情 这说明他对政治并没有忘怀 元亮 潜 五柳 东晋 田园 靖节 诗词积累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五柳先生传 节选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贫 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簟瓢屡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 陶潜传 素简贵 不私事上官 郡遣督邮至县 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 解印去县 乃赋 归去来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最后一次出仕 做了85天的彭泽县令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 要他束带迎接 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即日解绶去职 赋 归去来兮辞 古代文体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形式自由 句式散文化 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 二句为一组 以六字句为主 多用 兮 到了西汉 赋在辞的影响下产生 是有韵的散文 而辞仍是诗 四句一节 大多每句三拍 归去来兮辞 语气助词 回去吧 回去 题解 相当于 啊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也称楚辞 辞 一般要押韵 文体简介 文中的韵脚字 第一段 押两个韵 u 韵 韵脚是 归 悲 追 非 u 韵 韵脚是 衣 微 第二段 押两个韵 un韵 韵脚是 奔 门 存 樽 an韵 韵脚是 颜 安 关 观 还 桓 第三段 押一个韵ou 韵脚是 游 求 优 畴 舟 丘 流 休 第四段 除 曷不委心任去留 以上几句 其余押i韵 韵脚有 之 期 耔 诗 疑 归去来兮辞 序文 余家贫 耕植不足以自给 我家境贫困 耕田植桑不够用来供给自己 生活 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 未见其术 家中孩子很多 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 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 我也 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脱然有怀 求之靡途 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 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 但 求官又没有门路 归去来兮辞 序文 会有四方之事 诸侯以惠爱为德 恰逢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 地方大吏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用于小邑 我的叔父因为 看到 我贫苦境况 就加以推荐 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于时风波未静 心惮远役 在那时 战乱还没有平息 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 彭泽去家百里 公田之利 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 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 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 及少日 眷然有归欤之情 但 没几天 思念田园 有辞官回家的想法 何则 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什么道理呢 因为我的 本性坦率自然 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 归去来兮辞 序文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饥冻之事虽然急迫 但违反自己的意志 身心都感到痛苦 尝从人事 皆口腹自役 我 曾经做过官 但 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于是怅然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 于是感到烦恼不已 觉得实在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归去来兮辞 序文 犹望一稔 当敛裳宵逝 只想等到秋收以后 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情在骏奔 自免去职 不久 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 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 就自己弃官离职了 因辞官而顺遂心愿 写了篇文章命名为 归去来兮 乙巳年十一月 仲秋至冬 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 命篇曰 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从秋到冬季 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 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背景出仕经过辞官原因 归去来兮辞 序文 思考 小序中讲到了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有哪几点 你觉得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并列出来 1 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2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3 深愧平生之志 4 程氏妹丧于武昌 其中前3个是根本原因 归去 来兮 田园 将芜 胡不归 既 自以心 为形役 奚 惆怅 而独悲 悟 已往 之不谏 知 来者 之可追 实 迷途 其未远 觉 今是 而昨非 舟 遥遥 以轻飏 风 飘飘 而吹衣 问 征夫 以前路 恨 晨光 之熹微 朗读节奏 第一段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 田园将芜胡不归 回去吧 田园快要荒芜了 为什么还不回去呢 既然自己的心志被形体役使 那又为什么还要惆怅而独自伤悲 第一段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实迷途其未远 觉悟到过去做错已不可挽回 但知道未来的事情尚可补救 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算太远 现在已经觉悟到今天归田是对的 以前出仕是错的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舟遥遥以轻飏 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摇荡着前进 微风吹动着我的衣裳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 只恨晨光朦胧 天还不亮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复返自然的舒畅心情 归心似箭 田园将芜 悟已往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1 第1段 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从这些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自责 自悔 自醒 2 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 能记得其中可以印证他的这种后悔 觉悟的那些诗句吗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3 结合这些诗句和本段内容 可看出陶潜什么样的情怀 蔑视权贵 鄙弃官场 追求自由 热爱自然 向往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 叙事思路 决心辞官 归途 自责自悔自醒 情感思路 乃瞻 衡宇 载欣 载奔 童仆 欢迎 稚子 候门 三径 就荒 松菊 犹存 携幼 入室 有酒 盈樽 引 壶觞 以自酌 眄 庭柯 以怡颜 倚 南窗 以寄傲 审 容膝 之易安 圆 日涉 以成趣 门 虽设 而常关 策 扶老 以流憩 时 矫首 而遐观 云 无心 以出岫 鸟 倦飞 而知还 景 翳翳 以将入 抚 孤松 而盘桓 朗读节奏 第二段 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 童仆欢迎 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第二段 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 我一边高兴 一边奔跑 家僮欢快地迎接 孩子们在门口等候 院子里的小路接近荒芜了 松菊还是原样 带着孩子们走进屋里 美酒已经满觞 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圆日涉以成趣 门虽设而常关 眄庭柯以怡颜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 看着院子里的树木 觉得很愉快 靠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情怀 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 院门经常关闭着 每天在园中散步 成为乐趣 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松菊的象征象征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表示某种抽象的情思和理念 当外物的品格与诗人的情志相一致时 诗人往往借物言志 托物抒情 诗人将松树的傲岸不群 挺拔向上 菊花的素雅淡泊 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自然联系起来 使松菊成为自己坚贞 不同流合污的逸士之操的象征 1 陶渊明抵家时的欣喜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载欣载奔 童仆欢迎 稚子候门 可以感悟出主仆俱迎 妻子皆乐的情景 进了院子 看见 三径就荒 看上去似乎有些伤感 而 松菊犹存 让自己感到欣慰 松菊 毕竟都是经得起风霜 有品节的草木 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 好像是没出来迎接 但由 有酒盈樽 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 2 本段 引壶觞 以后各句是写他到家后的日常生活 看看作者都喜欢干些什么 试着用两个字概括这段生活的特点和作者的心理感受 1 喜欢 饮酒 引壶觞以自酌 出神 静默 发呆 眄庭柯 倚南窗 散步 园日涉 策扶老以流憩 远眺 时矫首而遐观 流连大自然 抚孤松而盘桓 2 闲适 补充 审容膝之易安 句 让我们很容易就想起刘禹锡的哪两句名句 陋室铭 斯是陋室 唯吾德馨 3 作者的心里除了 闲适 在心理底层好象还有一种东西存在 你读出来了吗 松经烈冬而不凋 覆冰雪而不弯 乃刚劲之木 由此可见 他的辞官归隐 不全是因为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还有对互相倾轧 混沌污浊 没有自由 没有尊严的官场的厌倦和鄙视 倚南窗以寄傲 抚孤松而盘桓 孤傲之气 4 他的这种热爱自由 厌倦官场 热爱自然的情感在本段的那几句表现得最充分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这几句通过物的象征 无心 可见自由 倦飞 可见厌弃 知还 可见醒悟 景的渲染 云 鸟 夕阳自然而和谐 且合于诗人内心的闲适 行的含蕴 直到日落天晚 还恋恋不舍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 自然的无限向往和眷恋 对官场的极度厌倦 叙事思路 决心辞官 归途 自责自悔自醒 情感思路 抵家 室内 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朗读节奏 第三段 归去来兮 请息交 息交 断绝交游 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 言 语助词 焉求 何求 悦亲戚之情话 情话 知心话 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 有事 指耕种之事 于西畴 畴 ch u愁 田地 或命巾车 巾车 有布篷的小车 或棹 本义船桨 这里名词做动词 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 y oti o 水路深远曲折 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 善 喜好 羡慕 感吾生之行休 行休 将要结束 指死亡 重点解释 回去吧 我要断绝与官场的交游 既然世俗与我相违悖 我驾车出游有什么可追求 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 抚琴读书可借来解闷消愁 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 要耕耘 秋天 我将要到田边去收获 有时驾着篷布小车 有时划着一叶 小舟 时而沿着蜿蜒的溪水进入山谷 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 树木欣欣向荣 泉水涓涓流动 我羡慕万物生长及时 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参考译文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1 请息交 以后三句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这三句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极度厌弃 息交 绝游 相违 焉求 等词语充分而直接地表现出作者的不屑 厌倦和鄙薄 再次显示了诗人固穷守节的隐士情怀 三 交游之乐 2 本段中 陶潜乡居的生活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1 促膝闲谈的家庭之乐 悦亲戚之情话 2 琴书消忧的本色生活 乐琴书以消忧 3 自然和谐的乡邻交往 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4 车舟观览的山川之游 窈窕寻壑 崎岖经丘 山林泉水 万物得时 补充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 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 自己却是旁观者 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真正的劳动实践者 这些乡居生活的乐趣 再次呈现出诗人躬耕田园 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 3 本段说 将有事于西畴 在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 这首诗中 他如实地记载了自己从事农耕的生活情景 请背诵这首诗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4 本段的最后两句可以说是触景生情 睹物感怀 简要分析这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内容上 表达了从春天万物的欣欣向荣中 感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 也抒发了人生苦短 当及时行乐的思想情感 结构上 承上启下 为末尾一段的抒情性议论作铺垫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籽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朗读节奏 第四段 重点解释 已矣乎 已矣乎 犹言算了吧 寓形宇内复几时 寓形宇内 寄身于天地之间 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不 何不 委心 随自己的心意 去留 指生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遑遑 心神不定的样子 何之 到哪里去 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 帝乡 天帝之乡 指仙境 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 植杖 把手杖插在地上 耘 y n云 田地里除草 耔 z 在苗根培土 登东皋以舒啸 皋 g o 水边高地 舒啸 放声长啸 啸 是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临清流而赋诗 聊 姑且 乘化以归尽 乘化 随顺著大自然的运转变化 归尽 归向死亡 乐夫天命复奚疑 算了吧 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 何不顺从心意来听凭自然地生或死 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 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 寻觅仙境不可期冀 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出游 要不就倚着手杖在田 边去除草培苗 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 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 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 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啊 参考译文 登皋以舒啸 聊乘化以归尽 四 乐天安命 1 寓形 两句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叹人生苦短 当自由自在 2 作者想要 委心任去留 从这一段内容看 他心里到底想要什么 他的人生要追求些什么 欲何之 似乎是说对前途有些迷茫 其实不是 他只是在设问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追求富贵 不指望着得道成仙 他只想趁着美好的春光 独自出去走走 或者是放下手杖在田里 给庄稼除除草 培培土 或是 登东皋舒啸 或是 临清流赋诗 这样顺乎自然地在山野田园间走完生命的旅程 乐享上天赋予的生存时光 别无他求 自责之辞 安慰之辞 辞官归田 田园生活 乐天安命 居家 出游 归途 归心似箭 抵家 欣喜若狂 室内 园中 心志 交往 出游 所见 归去来兮辞 所感 第1节 第2 3节 第4节 归途 抵家 居室 涉园 欣喜若狂 归心似箭 舒适安逸 留连忘返 行文线索 一 叙事线索 自责自悔 1段 自安自乐 2 3段 乐天安命 4段 居家之乐 2段 田园之乐 3段 室中之乐 园中之乐 二 感情线索 人情之乐 农事之乐 出游之乐 全文主旨 归去来兮辞 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 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 想家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古代的隐士很多 比如巢父 许由 伯伊 叔齐 你觉得陶渊明的归隐和他们是否一样 陶渊明是因为仕途不顺 觉得官场污浊而弃官归隐的 可以说是不求名 也不求利 只求享受人生的乐趣 享受家庭的温馨 他只是不愿追求功名富贵 并不愿脱离人间凡俗 而古代的许多隐士却都怀有其他的目的 巢父是逃避责任 伯伊 叔齐开始也是这样 许由应该有 求名 之嫌疑 伯伊 叔齐后来的饿死不食周粟可以说是明志 但也有 求名 之嫌 至于其他隐士 就各有各的不同了 参见 中国古代十种隐士 中国古代十种隐士 一 完全归隐 归于此类的隐士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 即使朝廷派人多次来请 他们也拒不出仕 如晋宋间的宗炳 元代的吴镇等 二 仕而后隐 这种类型的隐士在中国很多 当过官 因为对官场的不满而解冠归去 这其中 名气最大的是东晋的陶渊明 其隐逸的名气甚至超过了其诗名 三 半仕半隐 此类人先是做官 但后来不愿做了 可辞官又不保生计 于是虽做官 却不致力于政事 实际过着隐居生活 虽然不具隐士之名 但却具有隐士的思想 如唐代的王维 四 忽隐忽仕 如元明之交的王蒙 明末的董其昌 均是先做官 然后又隐居 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 又复出仕 之后再归去 五 隐于庙堂 这类隐仕 虽然做官 但不执着于政事 六 似隐实假 如明代隐士陈继儒 虽不做官 但好和官家打交道 有人写诗讥笑他 翩翩一只云间鹤 飞去飞来宰相家 七 名隐实官 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 人称陶隐士 虽然隐居山中 朝中大事还向他请教 被称为 山中宰相 这种隐士实际上不具隐士思想 他不做官只是为了更自由而已 八 以隐求仕 通过隐逸来博得名声引起朝廷的关注 然后出仕 即所谓的 终南捷径 如唐代的卢藏用早年考中进士后 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 等待朝廷征召 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 授官左拾遗 他曾对友人指着终南山说 此中大有嘉处 九 无奈而隐 此类人实际上最热心于时局 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 黄宗羲等人 他们 隐居 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 实际上从事最激烈的反清斗争 十 真隐而仕 此类隐士在隐居时基本上都是真隐 但当时机来临时就出山 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