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一唐山大地震(节选) 学案 (3).doc_第1页
语文版必修一唐山大地震(节选) 学案 (3).doc_第2页
语文版必修一唐山大地震(节选) 学案 (3).doc_第3页
语文版必修一唐山大地震(节选) 学案 (3).doc_第4页
语文版必修一唐山大地震(节选) 学案 (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一唐山大地震(节选) 学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嘈杂()黑魆魆()磋商()高亢() 押解 () 跛子()吞噬() 庇佑() 一瞥()答案:coxcukngjibshb pi2辨别一下字形并组词。答案:袅娜/凫水警戒/告诫引擎/真挚/风驰电掣赎罪/渎职/案牍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1)这个“大户”,有条不紊地开始了非常时期的生活。(2)人们相濡以沫,甘苦同尝。(3)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铺位”前越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答案:(1)有条理,有次序,一点不乱。(2)比喻同处困境,以微小的力量相互救助。(3)彼此间祸福、忧喜都共同承受,指同甘共苦。4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1)高昂高亢从演播大厅里传出他()的歌声。骑兵队伍骑着雄健的战马, ()着头通过了广场。(2)厉害利害他是位棋坛高手,每一着都下得十分()。他们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经济上存在()关系。答案:(1)高亢高昂(2)厉害利害解析:(1)高亢:声音高而洪亮。高昂:声音或情绪向上高起。(2)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是指程度。利害:是指某物对某物的益处或者是害处。5结合自己积累的防震知识,说说在地震中身处险境时的自救方法。答案:首先要保持头脑清醒,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要跳楼。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到墙角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寻机撤到安全处。如被废墟掩埋,要保持体力,及时处理伤口,寻机自救或求救。6填空。本文是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的节选。报告文学是_(体裁)的一种,它融_与_为一体,既要求_,又允许借助_;既要以叙事为主,又要涉及_、_。总之,报告文学必须是以其新闻性为依托的,但又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统一体。答案:新闻新闻报道文学手法报道客观真实文学创作的技巧抒情议论课堂巩固(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整整一天啊,这支刺刀下的救险队伍,没有一刻停歇。囚犯们无言地苦干着,人们只是偶尔能听见几个人的对话:“比海城还厉害啊!”“怎么没预报呢?”“唉,家里人还不知咋样啊”几把刺刀其实是管不住撒在废墟上的这一群囚犯的,可是囚犯们没有忘记有一道无形的警戒圈。直到黑夜降临,唐山市公安局准备把犯人押解到外地去时,看守人员才发现少了三名囚犯。这三名囚犯在抢救完周围的人之后,豁出命跑回家去抢救自己的父母姐妹了。其中两名,在处理完家事之后又主动地到公安局自首,返回了看守所。还有一个正在他家的废墟上忙碌,公安局的摩托车到了。7选文中画线处“无形的警戒圈”指什么?8如何理解三名囚犯的行为?答案:7.指法律对囚犯们的约束、规范。8这三名囚犯抢救完周围的人之后,回家抢救自己的亲人,其中两名主动回去自首,一名正在忙碌。他们的行为是正常的、真实的,先公后私,他们的良心没有泯灭,他们的心灵仍然是美的。作者没有回避他们的优点,这也恰恰反映出新闻的真实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盲人用他们的听觉、触觉和味觉感受着那些灾难的日子。当他们要搬运尸体的时候,他们循着风中飘来的窒息人的气息找到了遗体集结点。当他们要生火的时候,他们嗅着空气里的烟味找到煤和劈柴。喧闹嘈杂的人声把他们引到街心,引到领取救济水、救济米的长长队伍中。空中隆隆的飞机引擎声使他们知道在洒药,于是不再扬着头张嘴说话。他们极其敏感,甚至在救灾部队中吃饭,那汤多米少的稀粥都能使他们立刻意识到救援部队也很困难。“不不,我们不吃了!”资希圣放下饭碗,对一个军官说,“你们缺粮了!”“嗨!我们就是不吃,也不能让你们饿着!”资希圣在废墟上走着,似乎在找他的什么。忽然,他踩到了什么。“嘣”一声悠长的、回音袅袅的琴弦的音响。那声音立刻使废墟上的空气都发颤了。啊,就是它,那是他心爱的三弦,他的生命。一根古老的弦首先在废墟中昂扬地颤响了。八月的骄阳下,盲人们的足迹布满一座废墟又一座废墟。肩上,是那些从废墟里扒出来的被砸断、砸裂了的乐器,缠着绳子,贴着胶布,就像他们头上、胳膊上还缠着的渗血的绷带。他们穿着短裤、背心,有人甚至赤着脚。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他们的脸上没有悲伤和忧郁的痕迹,在这动荡的大地上,他们显得那么安静,那么清醒这又是资希圣的决定:天降大灾,人可不能垮掉。我们要把宣传队恢复起来,去演唱,去鼓舞唐山人民抗震救灾!那情景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在断壁残墙下,在还在清理尸体的废墟旁,在伤员的呻吟中,忽然间,飘来了那些音调不准的乐器的合奏声。也许,从盲人心中流出的音乐似乎更富有一种魅力吧!废墟上回荡着一种奇迹般的旋律。那低声诉说着什么的音响,犹如一条绵长而宁静的气流,默默地穿透着这块刚从黑色灾难中挣脱出来的惊恐的土地。同样是默默地在倾听的人们,仿佛在这旋律中感受着什么。温柔的力,明哲般的力,说不清那是一种怎样穿透血迹斑斑的心灵的力。也许,那盲人,那琴弦,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力。唐山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在这音乐声中得到了一点什么,从而汇成了一个整体,因为每颗心都还活着,就像这旋律,正是这活着的东西,使这些惨遭劫难的人们得以呼吸,得以生存。资希圣那苍凉的声音在黑色的废墟上久久回荡:说的是一九七六年, 七月二十八日那一天, 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 地震的中心在唐山。 许多的房屋被震毁, 许多人压在废墟间。 9画线处“那声音立刻使废墟上的空气都发颤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10画线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含意是什么?答案:9.参考答案:废墟上的空气是凝重的、凄惨的,但是悠长、袅袅的琴声,使人精神振奋、意志坚强,使得这里的空气颤动,变得令人昂扬奋进了。解析:对句子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这一句就是对“发颤”一词的理解,根据上下文“一声悠长的、回音袅袅的琴弦的音响”“就是它心爱的三弦,他的生命”“昂扬地颤响了”等句子即可得出答案。10参考答案: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时的合奏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给予了人们力量。解析:比喻的作用是使表达更形象生动,根据这一句后面的文字“温柔的力,明哲般的力,说不清那是一种怎样穿透血迹斑斑的心灵的力。也许,那盲人,那琴弦,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力。唐山的每一个人从而汇成了一个整体,因为每颗心都还活着,就像这旋律,正是这活着的东西,使这些惨遭劫难的人们得以呼吸,得以生存”可以得出答案。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庇佑(p)追溯(shu) 狼藉满地(j) 数见不鲜(shu)b颤抖(chn) 默契(q) 影影绰绰(chu) 没齿不忘(m)c痢疾(l) 残垣(hun) 有条不紊(wn) 惨不忍睹(cn)d奚落(x) 枢纽(sh) 熙熙攘攘(rng) 休戚与共(q)答案:b解析:a项,“庇”应读“b”,“溯”应读“s”;c项,“垣”应读“yun”;d项,“攘”应读“rng”。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b在这个21口人的大家庭里,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风雨同舟,忧患与共。c一个个囚犯从震塌的监房中钻出来,尚未从惊醒中清醒,便已在枪声的警告下站成了一堆。茫然而不知所措。d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答案:d解析:d项,“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也形容文艺作品中感情抒发得充分。此处不合语境。3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b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造成的。c那也是在唐山最常见的一个“大户”:6个家庭,21口人,在震后聚居到一起。d生态环境随着日益改善,自入冬以来,荣成天鹅湖已迎来了2 600多只从西伯利亚飞来越冬的大天鹅。答案:c解析:a项,成分残缺,“建立”一词缺少宾语;b项,句式杂糅,改为“原因是”或“由引起的”;d项,语序不当,“随着”应提到“生态环境”之前。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映秀镇,体育又回来了记者张悦发自四川映秀镇8月8日晚11时,四川映秀再次被震动了。只是这一次“震中”不再是这里,而是在千里之外的鸟巢。这个时候,在刚出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浩浩荡荡的队伍最前头,在2.26米的代表团旗手姚明身边,一个身高未及姚明胯部、虎头虎脑的孩子毫不怯场地迈着步子。“我们浩浩跟姚明在一起,他也是旗手?!”陈建惊呆了。这个在镜头中与姚明一起出场的小孩是他的外甥,“512”汶川大地震中在映秀小学废墟中救出两个同学的林浩。“这是我们村的福气”大山中的渔子溪村沸腾了。“整个村子都在激动,为映秀为渔子溪出了个小英雄。”陈建说。一大群人激动地跑到村委会附近,大家或者相互拥抱,或者大声欢呼。陈建更是含泪跪在了地上,“这是我们村的福气,浩浩好样的!” 这一安排也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华尔街日报说,“在如此盛大的仪式中,身穿白色t恤和短裤的林浩丝毫不怯场,自然地环视着观众席,冷静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仿佛参加的不是奥运会开幕式,而是周末郊游,那一份镇定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个世界冠军”。身材悬殊的两个身影代表着中国的两种高度,这容易让人想起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的话:中国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精神,本质上和奥林匹克精神一脉相承。“奥运开幕了,大家至少有了种寄托”在8月8日那天,映秀镇卖卫星接收“锅盖”设备的一天之内完成了往常一年半载才能有的营业额。“260元一个,光我们渔子溪村的村民就有几十家买了锅盖。”陈建说。映秀镇副镇长李强告诉本报记者,镇上在挖排污管道的时候,把电缆挖断了。阿坝州电力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出去买了新电缆,拉回来重新装。李强说,重建家园也不可能一两天就好,地震前大家就都盼着奥运了,现在奥运真的来了,我们也希望通过奥运会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感受到凝聚力,这样也可以转移地震带来的不能自拔的低落悲伤的情绪。目前在映秀的居民有六千多人,大部分人已搬入活动板房安置。陈建一家就是在奥运开幕前一周搬入板房的。陈建说,“这一段时间脑子昏了,”房子没了,地没了,汶川的工业生产陷入停顿,连打工的机会都没了,“大家都不知道干啥,现在奥运开幕了,大家至少有了种寄托。”中滩堡村的村民也新搬进了活动板房安置点,这里的电视机是广播站发的,每个组一台。开幕式那天,简陋的活动板房中充斥着欢呼声和玩笑声,还有歌唱声。“奏国歌的时候肯定要唱噻,像我这种不唱出声的人,心里也要唱。”体育终于又回来了映秀也有部分居民未能搬入活动板房,但是他们一样可以享受到奥运。搬运石头、固定铁架、平整场地,8月8日午后,铁军高炮团八十多名士兵冒着酷暑赶建了一个可以容纳上千观众的“露天影院”。一些居民在晚上6时便和家人一起到这里等待。他们说:活着就要开开心心地度过。为迎接北京奥运会,铁军高炮团当天还组织全体官兵理发,以“全新”姿态迎接北京奥运会。一名士兵说,支持北京奥运会的最好方式,是多为灾区做实事,尽早重建家园。驻扎在映秀救灾的济南军区“铁军”则在岷江边上浇上水泥,建成一个标准篮球场,这天正在进行军民篮球联谊赛的半决赛,“铁军”队迎战援建映秀的东莞公安队。这个心碎的地方,此刻,体育终于又回来了。(摘自南方周末,有删节)4这篇通讯以“8月8日晚11时,四川映秀再次被震动了”开头,说说这样开头的好处。5“身材悬殊的两个身影代表着中国的两种高度”,这两种高度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什么内在联系?6文章结尾说:“这个心碎的地方,此刻,体育终于又回来了。”综观全文,“体育”又回到了“这个心碎的地方”,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深刻含意?答案:4.参考答案:(1)这句话中的“震动”一语双关,把5月的汶川大地震和8月的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了;(2)为下文写奥运会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寄托和鼓舞作了铺垫。解析:理解这一句话的关键是“震动”一词,联系上下文,一是指“汶川大地震”,一是指“北京奥运会”给灾区人民带来的鼓舞。5.参考答案:一种高度是指体育健儿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民面对竞争急起直追的拼搏精神,一种高度指抗震英雄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二者都体现了自信、乐观,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解析:由下文“这容易让人想起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的话:中国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精神,本质上和奥林匹克精神一脉相承”可知。6(1)奥运会开幕式上林浩与姚明一起出场,让映秀人以特殊的方式参与了奥运会;(2)在社会和政府的帮助下,灾区人民又能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了;(3)解放军帮助灾区修建标准篮球场,让灾区人民能够开展体育活动。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是,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帮助下,灾区人民已经走出了大地震的阴影,正在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重建家园。三、语言表达7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我们不能选择_,但我们能够选择_。答案:要不要灾难面对灾难的态度解析:本题为压缩题和连贯题的综合题型。既要压缩,不照抄原文;又要注意符合句意,前后连贯。第一空可概括所给材料分号前的内容,第二空概括分号后的内容。8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要求:紧扣画面,鲜明生动,连贯顺畅,不超过45个字。参考答案:时钟见证了512汶川大地震给国人带来的深重灾难,但是,灾难压不垮中华民族的脊梁。四川挺住!中国加油!解析:一是要扣住题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二是要细致观察画面,特别要注意画面上醒目的时钟。类文欣赏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至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 000人,受伤26 206人,被埋9 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地消逝,每一分钟,都有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的一段视频,最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幅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得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被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个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紧张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及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得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她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四川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 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赏析:本文详细描述了官兵们把一个小姑娘从坍塌的瓦砾堆中成功解救出来的情景,这一镜头让我们感到,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可人们面对灾难,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任何困难都是能够战胜的。轻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