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一陈情表 学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隙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淮南、衡山谋反。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乃上书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病有瘳,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 称:称赞b.食不重肉 重:重叠、重复c.虽详与善 详:通“佯”,假装d.是章朕之不德也 章:显扬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又缘饰以儒术 初淅沥以萧飒b. 故人所善宾客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力行近乎仁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 因赐告牛九杂帛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孙弘小时候家里很穷,到中年才开始做学问,60岁还仕途不顺,属大器晚成之人。b. 公孙弘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对门客却很大方,将自己的俸禄全都供给他们,家里没有什么余财。c. 公孙弘不敢在朝廷与皇上争辩,曾经因顺从皇上的意图而背弃与大臣们的约定而遭到汲黯得指责。d. 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时,公孙弘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做宰相的职分而主动请求辞官,但遭到皇上的拒绝,最后终于任上。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厉贤予禄,量能授官。译文:_(2)愿归侯印,乞骸骨,道贤者路。译文:_【答案】1. a 2. d 3. b 4. 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 5. (1)现在陛下亲行大孝,建立起像周代那样的治国之道,鼓励贤才,给予俸禄,根据才能授予官职。(2)我希望交回侯印,辞官归家,给贤能让路。4.在“二岁中”表示时间处断开,在“至左内史”表示官职处断开,在“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表示事件处断开,在“汲黯”“弘”“天子”表示人称变化处断开,“所言皆听”断为一句。5. 翻译的重点词语:“躬”“厉”“予”“量”“愿”“乞骸骨”“道”。 注意译文语意通顺,文气畅达。参考译文: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的人,表字叫季。他家里穷,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武帝建元元年,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武帝元光五年,菑川国又推荐公孙弘,封他为博士。公孙弘为人雄伟奇异,见闻广博,经常说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肉菜。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于是皇上观察他,发现他的品行忠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在两年之内,他便官至左内史。他曾经和主爵尉汲黯请求皇上分别召见,汲黯先向皇上提出问题,公孙弘则随后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皇上常常很高兴。他所说的事情都被采纳,从此,公孙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帝的亲近,地位显贵起来。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责备公孙弘说:“齐地之人多半都欺诈而无真情,他开始时同我们一起提出这个建议,现在全都违背了,不忠诚。”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诚。”皇上赞同公孙弘的说法。皇上身边的受宠之臣每每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发厚待公孙弘。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公孙弘病得很厉害,他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功劳而被封侯,官位升到丞相,应当辅助贤明的君王安抚国家,使人人都遵循当臣子的道理。如今诸侯有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都是宰相工作不称职的结果。于是,他向皇帝上书说:“过去说,努力实践接近于仁,喜欢询问接近于智,知道羞耻接近于勇。知道这三种情况,就知道怎样自我修养了。知道怎样自我修养,然后知道怎样治理别人。天下没有不能自我修养却能去治理别人的,这是百代不变的道理。现在陛下亲行大孝,以三王为借鉴,建立起像周代那样的治国之道,兼备文王和武王的才德,鼓励贤才,给与俸禄,根据才能授予官职。如今我的才质低劣,没有汗马之劳,陛下特意把我从行伍之间提拔起来,封为列侯,把我置于三公的地位。我恐怕先于陛下的狗马而死去,最终无法报答陛下的恩德和搪塞责任。我希望交回侯印,辞官归家,给贤者让路。”武帝答复他说:“古代奖赏有功的人,表彰有德的人,守住先人已成的事业要崇尚文德教化,遭遇祸患要崇尚武功,没有改变这个道理的。我从前幸运地得以继承皇位,害怕不能安宁,一心想同各位大臣共同治理天下,你应当知道我的想法。你不幸得了霜露风寒之病,何必忧虑不愈,竟然上书要交回侯印,辞官归家,这样做就是显扬我的无德呀!”于是,武帝赐给他牛酒和各种布帛。过了几个月,公孙弘的病情大有好转,就上朝办理政事了。武帝元狩二年,公孙弘发病,终于以丞相的身份死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今虽未能王,其以为安也,不亦易乎!此赵宣盂之所以免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古之大立功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无他,其必此之由也。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昔赵宣孟之绛,见骫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视。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与脯二,拜受而弗敢食也。问其故,对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与女。”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处二年,晋灵公欲杀宣盂,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致酒于宣孟。宣盂知之。中饮而出。灵公今房中之士疾追而杀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舆!吾请为君反死。”宣孟曰:“而名为谁?”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盂遂活。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博则无所遁矣。孟尝君于薛,荆人攻之。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盂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为忧,吾无以复侍矣。”淳于髡曰:“敬闻命矣。”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谓也?”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齐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薛,薛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荆亦甚固。”齐王知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举兵救之,由是薛遂全。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见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岂用强力哉?强力则鄙矣。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选自吕氏春秋报更,有删减)【注】髋(wi):弯曲。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 食:供养b羞行乞而憎自取 羞:使羞 c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宁:安宁d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 陈:陈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文王之所以王也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b宣孟曰:“而名为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先君之庙在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d若自在危厄之中 王曰:“若是其甚与?”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b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c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d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即使小,只要用钱财对待天下的贤士,国家就会安定,百姓也会免除灾祸。 b在去绛的路上,赵宣孟遇到一个饿倒的人,赵宣孟不仅给了他食物充饥,还又给他肉干和钱财。c孟尝君对淳于髡以礼相待,后来在淳于髡的劝说下,齐国出兵保全了薛。 d齐国出兵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救薛国,更是为了保护在薛国的齐先王宗庙。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孟遂活。译文:_(2)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译文:_【答案】1b2d3c4a5(1)(他)反转身快跑回答说:“为什么问名字/问名字干什么呢?我是弯曲的桑树下饿倒的那个人。”他返回身去与兵士搏斗而死。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2)劝说而不被听从,责任不单单在被劝说的人,也在劝说者自己。参考译文: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与天下的贤士为伍/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现在虽然不能称王,用它来安定国家,还是容易做到的。与贤士为伍,这是赵宣孟(赵盾)免于被杀、孟尝君使楚军退却的根本原因所在。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国家、免除自身灾难的人,没有别的途径,必定是遵循这个准则。贤士,不可以用高傲的姿态使他受到屈辱。从前,赵宣孟将要到蓟 j国都绛jing邑去,看见一棵弯曲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倒躺在那里起不来的人,宣孟停下车,让人给他食物吃,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赵宣孟对他说,“你为什么饿到这种地步?”他回答说:“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粮,以去乞讨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宣孟给了他两块干肉,他拜着接受了却不敢吃。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家有老母亲,我想把这些干肉留给她。”赵宣孟说:“你全都吃了它,我另外再给你。”于是又赠给他两捆干肉和一百枚钱,就离开了。过了二年,晋灵公想杀死赵宣孟,在房中埋伏了兵士,等待赵宣孟到来。灵公于是请赵宣孟饮酒,赵宣孟知道了灵公的意图,酒喝到一半就走了出去。灵公命令房中的士兵赶快追上去杀死他。有一个人追得很快,先追到赵宣孟跟前,说:“喂,您快上车逃走,我愿为您回去拼命。”赵宣孟说:“你名字叫什么?” 他反身快跑回答说;“问名字干什么?我是弯曲的桑树下饿倒的那个人。”他返回身去与灵公的兵士搏斗而死。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这就是尚书上所说的“恩德再微也无所谓小”的意思啊!赵宣孟对一个人施恩德,尚且能使自身活命,更何况对万人施恩德呢!所以诗经上说:“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屏障。”“人才济济,文王因此安康。”君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怜贤士呢?贤士是很难了解到的,只有广泛地寻求才可以,广泛地寻找,就不会失掉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上丞相留忠斋书(节选)(宋)谢枋得七月吉日,门生衰绖谢枋得谨斋沐裁书百拜,托友人吴直夫献于内相尚书大丞相国公忠斋先生钧座:惟天下之仁人能知天下之仁人,惟天下之义士能知天下之义士。贤者不相知多矣,能灼见三俊之心者,必圣人也。某自壬戌以后,小夫竿牍不至门墙者二十七年,孰不以为简?先生曰:“斯人也,非简我也,必爱我也。”今天下能知某之心者,孰有过于先生乎?事有当言而不言,则非所以待知己,某敢不避诛斥而僭言之。君子之所为,必非众人之所识。汤可就桀亦可就必道义如伊尹者能之伯夷柳下惠不能也佛肸召可往公山弗扰召可往必圣神如孔子者能之曾颜闵不能也。传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先生之所能,某自知某必不能矣。某江南一愚儒耳,自景定甲子以虚言贾实祸,天下号为风汉,先生之所知也。昔岁程御史将旨招贤,亦在物色中,既披肝沥胆以谢之矣。朋友自大都来,乃谓先生以贱姓名荐,朝廷过听,遂烦旌招。某乃丙辰礼闱一老门生也,先生误以忠实二字褒之。入仕二十一年,居官不满八月,断不敢枉道随人,以辱大君子知人之明。今年六十三矣,学辟谷养气已二十载,所欠惟一死耳,岂复有他志?自先生过举之后,求得道高人者物色之,求好秀才者物色之,求艺术过人者物色之,奔走逃遁,不胜其苦。今朝廷欲根寻好人,不亏面皮正当底人,某决不敢当此选。先生若以三十年老门生不悖负师门为念,特赐仁言,为某陈情,使江浙行省参政管公愿移关诸道、路、县及道录司,不得纵容南人贪酷吏多开骗局,胁取银钞,重伤国体,大失人心。俾某与太平草木同沾圣朝之雨露,生称善士,死表于道曰“宋处士谢某之墓”,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感恩报德,天实临之。司马子长有言:“人莫不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先民广其说曰:“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先生亦可以察某之心矣!干冒钧严,不胜恐惧战栗之至!【注】留忠斋:留梦炎,号忠斋,南宋末年人,中进士,恭帝时官至左丞相,宋朝灭亡,降元,又做了大官。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三俊:一般指微子、箕子、比干三人。 风汉:疯汉。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夫竿牍不至门墙者二十七年 竿牍:书札b. 非简我也,必爱我也 简:选择c. 以虚言贾实祸 贾:买,引申为招惹d. 俾某与太平草木同沾圣朝之雨露 俾:使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孰有过于先生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事有当言而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c. 先生之所知也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d. 乃谓先生以贱姓名荐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枋得用语谨慎,比如首段先说“先生您最懂得我的,事情应该说而不说那不是用来对待知己的”,然后再开始阐述理由,这种写法让老师也能从感情上接受。b. 作者将拒聘的理由说得非常动情,与有情有理有据的李密的陈情表有异曲同工之妙。c. 文如其人,这封信写得恳挚、刚强、沉痛,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坚守气节、宁死不屈的高尚人格,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谢枋得对留忠斋的极度鄙视和不满。d. 留梦炎十分器重谢枋得,所以举荐他,谢枋得坚决拒绝,作者由于当时环境所迫,有些话没法直接说,所以作者的本意与字面意思未必一致,或反话正说,或言在此而意在彼。1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昔岁程御史将旨招贤,亦在物色中,既披肝沥胆以谢之矣。译文:_(2)入仕二十一年,居官不满八月,断不敢枉道随人,以辱大君子知人之明。译文:_18. 用“/”给文中画线的文段断句。汤可就桀亦可就必道义如伊尹者能之伯夷柳下惠不能也佛肸召可往公山弗扰召可往必圣神如孔子者能之曾颜闵不能也【答案】1. b 2. b 3. c 4. (1)前几年程御史拿着皇上的诏书招纳贤才,(我)也在考察对象之列,(当时)己经诚恳地谢绝了。(2)(我)进入仕途二十一牟了,实际任职不足八个月,我绝对不敢违背道义随从别人,从而使您知人之明的名声受到辱没。 5. 汤可就/梁亦可就/必道义如伊尹者能之/伯夷/柳下惠不能也/佛肸召可往/公山弗扰召可往/必圣神如孔子者能之/曾/颜/闵不能也4.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旨”“物色”“既”“居官”“断”“辱”。5. 重点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必”“柳下”“公山”“必”。参考译文:君子的所作所为,一定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可以到商汤(圣君)那里去(就职),也 可以到夏桀(暴君)那里去(就职),一定是像伊尹那样有道义的人能够做到,像伯夷、柳下惠等人也未必能做到;佛肸召唤了他可以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财产分割补充协议公证及财产分割执行服务协议
- 冷静期协议执行监督与离婚手续办理合同
- 社会保险基金应收账款质押担保及资产评估合同
- 国际贸易合同签订中的合同履行期限与法律风险
- 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征文
- 校园开学交通安全教育
- 校园安全教育涂鸦图片
- 市政塑料围挡施工方案
- 二手车买卖双方车辆交易税费及手续费协议
- 国际学术交流项目招生资料保密及互惠协议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法兰克王国
- 整理黑龙江基准地价与标定地价早
- 牙及牙槽外科牙拔除术
- 2023三基三严考试题库及答案
- GB/T 90.2-2002紧固件标志与包装
-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 建筑防火设计-教学课件作者-主编-李耀庄-徐彧-建筑防火设计课件
- 静脉输液风险评估
- 水力发电厂生产安全性评价
-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