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 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案.docx_第1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案.docx_第2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案.docx_第3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案.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目标导航1.了解农奴制改革前的准备。(重点)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重点)3.认识“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难点)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1)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2)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尝试都因封建地主的阻碍而不了了之。2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3过程(1)思想:借助报纸舆论力量宣传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2)组织: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3)方案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也不愿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工商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赎金。草原地区:地主们逐步分给农奴土地,但农奴要服劳役。4结果:经过激烈讨论最后拟订了改革法案。易错提醒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二、“二一九法令”1签署: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2内容(1)政治上: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处理;他们享有公民权利。(2)经济上:规定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特别提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个方面,其核心是解放农奴。法令颁布后,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一块份地。三、进步与局限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进步性(1)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3)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3局限性(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仍被束缚在土地上。(2)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地主盘剥和奴役。思维点拨对比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可以发现,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农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土地。但农奴制的废除解放了生产力。由于农奴制的废除,工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国内市场扩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史论要旨1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的统治,主要目的是缓解社会矛盾,发展经济,增强抵御西欧国家侵略及扩张的能力。2“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3改革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知识图示主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及依据史料一我不愿农奴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奴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史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史料解读反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指出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问题思考(1)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提示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提示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史论总结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及依据(1)性质: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依据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从内容上看:a.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b.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地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地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答案b解析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增强国力,其改革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该法令的内容肯定不包括()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地主不能赠送和抵押农民c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份地d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答案d解析1861年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自身统治,所以改革措施中不可能有“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的条文。3观察右图,俄国1861年农奴改革后,图中所示部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沙皇政府国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图片式选择题。根据图示当时土地分成两部分,大部分是由地主保留。图中所示部分的土地是农奴高价赎买的份地,其所有制形式是农民土地所有制。4(2017巴中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期待着、众多领地上的那些有头脑的领主们自己来表示,他们打算多大程度上可能改善自己农民的命运。 扎哈罗娃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农民无非从两种立场出发一是历史权力,二是物质利益来看这个问题,从这两种观点看,解放法案对此问题并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华莱士俄国(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俄国的贵族阶层同意改革农奴制的因素。(2)改革后俄国农奴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失望的原因。答案(1)因素:俄国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尖锐;解放农奴的方案尽可能的保护了贵族的利益。(2)变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原因:仍受村社的控制;获得土地要付出高额赎金;农民实际获得的土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未缴清赎金前,农民仍受农奴主的剥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